初读之十六:“观象系辞焉”的辨析
1.圣人是通过“设卦”、“观象”、“系辞”来作《易》的。前文解读的“圣人设卦”,指出了:融天人地为一体的思维框架,是圣人作《易》的思维假设前提(心智模式)。本文要解读的是圣人又是如何“观象”和“系辞”的。
2“.观”作动词之古义,在此可释为示也,《朱注》:“观者,有以中正示人,而为人所仰也”;视也,《正字通》:“远视、上视,曰观;近视、下视为临”。此处之“象”,主指《易经》的符号系统,广义当有三义:其一,卦爻象及其变化;其二,包含有“易”数的观念〈占筮之数、阴阳之数、爻位之数);其三卦爻象征的自然、社会与人事之实象及变化。故圣人“观象”,即分析卦象爻数及其变化所显示的象征意义,来推断所占的自然、社会与人事之实象及变化的未来吉凶。
3.“系”作动词之古义,在此可释为联结也,相连也,继之也。此处之“辞”,主指《易经》的文字系统,卦辞是解释整体卦象的辞句,阐释卦的整体形状及其意义,其文系于卦象之下;爻辞是解释爻象的辞句,分别阐释六爻的意义,一般系于卦辞之后。卦爻辞可分为四类:记事之辞,取象之辞,说事之辞,断占之辞。其功能是为人们辨析所占的自然、社会与人事未来之吉凶,提供思考之范围和方向。故圣人“系辞”,乃是集以往无数筮辞,经其整理加工编纂而成经文。
4.由上所述,《系辞传》作者认定:《易经》由“象”〈符号系统)和“辞”(文字系统)两部分组成,两部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。所以《易传》中既讲象数,又讲义理。象数是《周易》之体,义理是《周易》之用,体用合一,不可割裂!这理当是圣人作易的思维逻辑!
5.写至此,反思自已,审察周边,圣人作《易》的思维方式和逻辑,传承弘扬得如何?实在是羞于言语,无颜以对!作秀之风劲吹,求真之德日落,林林总总,不挑亦明,说又何用?孰清孰浊,均出内心!
1.圣人是通过“设卦”、“观象”、“系辞”来作《易》的。前文解读的“圣人设卦”,指出了:融天人地为一体的思维框架,是圣人作《易》的思维假设前提(心智模式)。本文要解读的是圣人又是如何“观象”和“系辞”的。
2“.观”作动词之古义,在此可释为示也,《朱注》:“观者,有以中正示人,而为人所仰也”;视也,《正字通》:“远视、上视,曰观;近视、下视为临”。此处之“象”,主指《易经》的符号系统,广义当有三义:其一,卦爻象及其变化;其二,包含有“易”数的观念〈占筮之数、阴阳之数、爻位之数);其三卦爻象征的自然、社会与人事之实象及变化。故圣人“观象”,即分析卦象爻数及其变化所显示的象征意义,来推断所占的自然、社会与人事之实象及变化的未来吉凶。
3.“系”作动词之古义,在此可释为联结也,相连也,继之也。此处之“辞”,主指《易经》的文字系统,卦辞是解释整体卦象的辞句,阐释卦的整体形状及其意义,其文系于卦象之下;爻辞是解释爻象的辞句,分别阐释六爻的意义,一般系于卦辞之后。卦爻辞可分为四类:记事之辞,取象之辞,说事之辞,断占之辞。其功能是为人们辨析所占的自然、社会与人事未来之吉凶,提供思考之范围和方向。故圣人“系辞”,乃是集以往无数筮辞,经其整理加工编纂而成经文。
4.由上所述,《系辞传》作者认定:《易经》由“象”〈符号系统)和“辞”(文字系统)两部分组成,两部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。所以《易传》中既讲象数,又讲义理。象数是《周易》之体,义理是《周易》之用,体用合一,不可割裂!这理当是圣人作易的思维逻辑!
5.写至此,反思自已,审察周边,圣人作《易》的思维方式和逻辑,传承弘扬得如何?实在是羞于言语,无颜以对!作秀之风劲吹,求真之德日落,林林总总,不挑亦明,说又何用?孰清孰浊,均出内心!
《易经*系辞》辨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