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读之四十五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”的辨析
1.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”,是《系辞上传》第五章第二段的第二句,前接“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”,后连“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”。本句中的“见之”,如从“见之于行”来理解,则指的是对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践行中的见解或认识。
2.“之谓”与“谓之”在词义上是有区别的:“之谓”前后连接的两个词,在本质上是具同一性的,故译成今文乃“就是”之意,“一阴一阳就是道”;“谓之”前后连接的两个词,在实与名上是有差异性的,故译成今文乃“认为”之意,在对“一阴一阳就是道”的认识上,仁者“认为”是仁,知者“认为”是知。
3.“仁”与“智”,均是就人的德性而言,是对“成之者性也”的展述。早期儒家认为:养成仁、义、礼、智四种道德,就达到了人性的完满。所以此句中的“仁”与“智”,仅当从相对有别于“义”与“礼”的狭义去理解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恭敬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”。
4.朱熹对此句的评注是:“仁阳知阴,各得是道之一隅,故随其所见而目为全体也”。意思是说仁者以恻隐之心,往往仅体悟到道之阳的属性;智者以是非之心,往往仅体悟到道之阴的属性。两者在践行中,均把对道的局部体悟,视作为对道的整体认识了。
5.如上述四个假设前提成立,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”,译成今文,是否可这样表达:
6.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能感知到的有限世界中,仅是真实无限世界中极小的一部分;我们的现时生命态,仅处于生生不息、往复无穷过程中,瞬息即变的生命时点上。
7.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其对待自然、自已、社会的认知及其行为过程中,所表现出来善恶与是非观念,都是相对的,有局限性的。
8.就如:仁者以恻隐之心,往往仅体悟到道之阳的属性;智者以是非之心,往往仅体悟到道之阴的属性。两者在践行中,均把对道的局部体悟,视作为对道的整体认识了。
9.学习阴阳学说,反思并改过以往的思想陋习,运用融天人地于—体的系统思考方式,在生命过程中去不断完善做人应有的德性,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正道!
1.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”,是《系辞上传》第五章第二段的第二句,前接“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”,后连“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”。本句中的“见之”,如从“见之于行”来理解,则指的是对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践行中的见解或认识。
2.“之谓”与“谓之”在词义上是有区别的:“之谓”前后连接的两个词,在本质上是具同一性的,故译成今文乃“就是”之意,“一阴一阳就是道”;“谓之”前后连接的两个词,在实与名上是有差异性的,故译成今文乃“认为”之意,在对“一阴一阳就是道”的认识上,仁者“认为”是仁,知者“认为”是知。
3.“仁”与“智”,均是就人的德性而言,是对“成之者性也”的展述。早期儒家认为:养成仁、义、礼、智四种道德,就达到了人性的完满。所以此句中的“仁”与“智”,仅当从相对有别于“义”与“礼”的狭义去理解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恭敬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”。
4.朱熹对此句的评注是:“仁阳知阴,各得是道之一隅,故随其所见而目为全体也”。意思是说仁者以恻隐之心,往往仅体悟到道之阳的属性;智者以是非之心,往往仅体悟到道之阴的属性。两者在践行中,均把对道的局部体悟,视作为对道的整体认识了。
5.如上述四个假设前提成立,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”,译成今文,是否可这样表达:
6.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能感知到的有限世界中,仅是真实无限世界中极小的一部分;我们的现时生命态,仅处于生生不息、往复无穷过程中,瞬息即变的生命时点上。
7.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其对待自然、自已、社会的认知及其行为过程中,所表现出来善恶与是非观念,都是相对的,有局限性的。
8.就如:仁者以恻隐之心,往往仅体悟到道之阳的属性;智者以是非之心,往往仅体悟到道之阴的属性。两者在践行中,均把对道的局部体悟,视作为对道的整体认识了。
9.学习阴阳学说,反思并改过以往的思想陋习,运用融天人地于—体的系统思考方式,在生命过程中去不断完善做人应有的德性,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正道!
《易经*系辞》辨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