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读之四十八:“显诸仁,藏诸用,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,盛德大业至矣哉”辨析(中)
1.本文解读“藏诸用”,辨析三个问题:其一,“显”与“藏”的关系;其二,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关系;其三,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的主体是谁?
2.“显”与“藏”的关系:朱熹评注,“显”,自内而外也。“藏”,自外而内也。也就是说,“显”与“藏”,是外与内的关系。—般来说,“显”,指的是用,“藏”,指的是体。体“藏”于内,属阴;用则“显”于外,属阳。这当是无疑义的。
3.可是,按此理来解读此句,“显诸仁”中的“诸仁”,似当为用;“藏诸用”中的“诸用”,似当为体。似乎有些说不通呵!果然,在当今学者的译文中,亦是各异。
4.如有学者在其专著中,译成如此今文:“阴阳之道,明显表露出来的是对万物的仁爱,隐藏难知的是生成万物的功能”。还有学者在其《××大全》中,作如是说:“天道以仁爱的面貌显现使其恩泽普施天下万物,隐藏在日常生活中而不被察觉”。更有学者以“现代”散文诗的风格,写道:“通过养育万物,大地将她仁爱的厚德向我们显示出来。…,在大地仁爱里难道不是深深蕴藏着上天无形的恩德吗”。
5.拜读上述译文,品味其异同,受其启迪,这里的“诸仁”、“诸用”的本义究竟是什么?两者是怎样的关系?南师(怀瑾)指示:解读经典,最好是以经解经,最能切合本义。所以,带了这二个问题,重读了上文提及的《论语·里仁第四》和《中庸》。
6.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关系:首先要明确《系辞传》作者撰写该章的写作思路,是阐发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的体用关系。前段着重论述其体用合一中之体(道);这段着重论述其体用合一中之用。其次从另二本经典中得到佐证:相对于“一阴—阳之谓道”的总体而言,“诸仁”侧重于人道而说,即仁义之道,又具体为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;“诸用”的本体是“诸仁”,“诸用”讲的是“诸仁”、即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,在人类各种交往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。因此,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关系,就是上文所说明的体用关系,即“诸仁”为体,属阴;“诸用”为用,属阳。
7.在认识上,如何把“显”与“藏”的外内关系,和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体用关系,在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中统一起来?关键是要懂得:体用关系是相对的,即同一个概念,相对于什么时谓之“体”,相对于什么时又谓之“用”。“显诸仁”,乃阳中有阴;“藏诸用”,乃阴中有阳。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的本质,还是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呀!
8.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的主体是谁?是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是应用之道。相对天人地整体,“诸仁”侧重于人道而说,即仁义之道,又具体为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,而不是笼统地指“阴阳之道”、“天道”、“大地与上天”。
9.从佛学中“体、相、用”三者关系来解读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,是否可这样来理解:“体”,乃是“一阴一阳谓之道”,由内向外谓之“显”,依序是仁义之道,即人道、就是中庸之道;内显为“相”,即孝、悌、忠、信等“诸仁”;外显为“用”,即“诸用”,这种道,彰显在人类真实交往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中。
10.如上述辨析成立,将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,合译成今文,是否可这样表达:
11.“显”,自内而外;“藏”,自外而内。“显”与“藏”,是外与内的关系。“显”,指的是用;“藏”,指的是体。体“藏”于内,属阴;用“显”于外,属阳。体用关系是相对的,即同一个概念,相对于什么时谓之“体”,相对于什么时又谓之“用”。。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的本质,还是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呀!
12. 相对于“一阴—阳之谓道”的总体而言,“诸仁”侧重于人道而说,即仁义之道,又具体为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;“诸用”的本体是“诸仁”,“诸用”讲的是“诸仁”、即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,在人类各种交往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。因此,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关系,是体用关系,即“诸仁”为体,属阴;“诸用”为用,属阳。
13. 人类在“诸用”,即与其身心、与自然、与社会的各种交往的生命活动过程中,无不从善的一面,均能感受到以“仁爱”为本性的“诸仁”之道性的普遍、真实之存在!
(附:对一位好友关于古“诸”字义来信的回复:
谢谢您的宝贵提示!您的理解,就用法而言,是完全准确的!“诸”字用在句中,当“之于”解。
我之所以把“诸仁”当作词组来解读的理由是:
1.古文往往—字多义,取何义,首先取决于内容,其次因循于用法。
2.钱锺书老师,对此句专门考证作文,见《管锥编》第七十三页,谈的是“道无心无迹”、“天地不仁”,故不与圣人同忧。由此返思“仁”,仅指三才之道中的人道。再读出于孔子同一手笔的《论语·里仁篇第四》和《中庸》,仁道亦称中庸之道,具体表现为孝、悌、忠·信等道,潜藏于人类社会各类各级关系之中。
3.又有朱熹自内向外发散为显、自外向内凝聚为藏的评注,我揣摩把“诸仁”和“诸用”作为词组来理解,似乎更能通顺丰实些!(古文“诸”字亦有“各个”之义)。
4.君不见,《易经》译文各异,只要不离本义能自圆其说,有助于自己理解古义就可以了!之于各异是好事,有异才能比较,引发更深更新的思考!(南师怀瑾语)
十分有幸,能有您这样认真务实的朋友,一起切磋,共同提高,再次真诚地谢谢您!)
1.本文解读“藏诸用”,辨析三个问题:其一,“显”与“藏”的关系;其二,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关系;其三,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的主体是谁?
2.“显”与“藏”的关系:朱熹评注,“显”,自内而外也。“藏”,自外而内也。也就是说,“显”与“藏”,是外与内的关系。—般来说,“显”,指的是用,“藏”,指的是体。体“藏”于内,属阴;用则“显”于外,属阳。这当是无疑义的。
3.可是,按此理来解读此句,“显诸仁”中的“诸仁”,似当为用;“藏诸用”中的“诸用”,似当为体。似乎有些说不通呵!果然,在当今学者的译文中,亦是各异。
4.如有学者在其专著中,译成如此今文:“阴阳之道,明显表露出来的是对万物的仁爱,隐藏难知的是生成万物的功能”。还有学者在其《××大全》中,作如是说:“天道以仁爱的面貌显现使其恩泽普施天下万物,隐藏在日常生活中而不被察觉”。更有学者以“现代”散文诗的风格,写道:“通过养育万物,大地将她仁爱的厚德向我们显示出来。…,在大地仁爱里难道不是深深蕴藏着上天无形的恩德吗”。
5.拜读上述译文,品味其异同,受其启迪,这里的“诸仁”、“诸用”的本义究竟是什么?两者是怎样的关系?南师(怀瑾)指示:解读经典,最好是以经解经,最能切合本义。所以,带了这二个问题,重读了上文提及的《论语·里仁第四》和《中庸》。
6.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关系:首先要明确《系辞传》作者撰写该章的写作思路,是阐发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的体用关系。前段着重论述其体用合一中之体(道);这段着重论述其体用合一中之用。其次从另二本经典中得到佐证:相对于“一阴—阳之谓道”的总体而言,“诸仁”侧重于人道而说,即仁义之道,又具体为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;“诸用”的本体是“诸仁”,“诸用”讲的是“诸仁”、即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,在人类各种交往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。因此,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关系,就是上文所说明的体用关系,即“诸仁”为体,属阴;“诸用”为用,属阳。
7.在认识上,如何把“显”与“藏”的外内关系,和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体用关系,在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中统一起来?关键是要懂得:体用关系是相对的,即同一个概念,相对于什么时谓之“体”,相对于什么时又谓之“用”。“显诸仁”,乃阳中有阴;“藏诸用”,乃阴中有阳。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的本质,还是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呀!
8.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的主体是谁?是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是应用之道。相对天人地整体,“诸仁”侧重于人道而说,即仁义之道,又具体为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,而不是笼统地指“阴阳之道”、“天道”、“大地与上天”。
9.从佛学中“体、相、用”三者关系来解读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,是否可这样来理解:“体”,乃是“一阴一阳谓之道”,由内向外谓之“显”,依序是仁义之道,即人道、就是中庸之道;内显为“相”,即孝、悌、忠、信等“诸仁”;外显为“用”,即“诸用”,这种道,彰显在人类真实交往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中。
10.如上述辨析成立,将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,合译成今文,是否可这样表达:
11.“显”,自内而外;“藏”,自外而内。“显”与“藏”,是外与内的关系。“显”,指的是用;“藏”,指的是体。体“藏”于内,属阴;用“显”于外,属阳。体用关系是相对的,即同一个概念,相对于什么时谓之“体”,相对于什么时又谓之“用”。。“显诸仁,藏诸用”的本质,还是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呀!
12. 相对于“一阴—阳之谓道”的总体而言,“诸仁”侧重于人道而说,即仁义之道,又具体为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;“诸用”的本体是“诸仁”,“诸用”讲的是“诸仁”、即中庸之孝、悌、忠、信等诸道,在人类各种交往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。因此,“诸仁”与“诸用”的关系,是体用关系,即“诸仁”为体,属阴;“诸用”为用,属阳。
13. 人类在“诸用”,即与其身心、与自然、与社会的各种交往的生命活动过程中,无不从善的一面,均能感受到以“仁爱”为本性的“诸仁”之道性的普遍、真实之存在!
(附:对一位好友关于古“诸”字义来信的回复:
谢谢您的宝贵提示!您的理解,就用法而言,是完全准确的!“诸”字用在句中,当“之于”解。
我之所以把“诸仁”当作词组来解读的理由是:
1.古文往往—字多义,取何义,首先取决于内容,其次因循于用法。
2.钱锺书老师,对此句专门考证作文,见《管锥编》第七十三页,谈的是“道无心无迹”、“天地不仁”,故不与圣人同忧。由此返思“仁”,仅指三才之道中的人道。再读出于孔子同一手笔的《论语·里仁篇第四》和《中庸》,仁道亦称中庸之道,具体表现为孝、悌、忠·信等道,潜藏于人类社会各类各级关系之中。
3.又有朱熹自内向外发散为显、自外向内凝聚为藏的评注,我揣摩把“诸仁”和“诸用”作为词组来理解,似乎更能通顺丰实些!(古文“诸”字亦有“各个”之义)。
4.君不见,《易经》译文各异,只要不离本义能自圆其说,有助于自己理解古义就可以了!之于各异是好事,有异才能比较,引发更深更新的思考!(南师怀瑾语)
十分有幸,能有您这样认真务实的朋友,一起切磋,共同提高,再次真诚地谢谢您!)
《易经*系辞》辨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