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艮卦与震乃一卦颠倒而成两卦。传曰震起也。艮止也。即一始一终之意。言自震起始。至艮终止也。又兼有动与定。初与成。本与末。下与上之别。而俗称日出而作。日入而息。作息亦震艮也。行道者由甲地道途。达乙地休止。首途休止。亦震艮也。皆首尾去来之地。初终往返之时。概人事天道而言者也。有始则有终。有往则有复。理数如此。德用亦然。故震动于前。艮止于后。震起于下。艮休于上。震往则艮来。震升则艮降。犹日月之代明也。朝夕之相继也。岁时之往复也。荣枯之代谢也。有春有冬。岁序乃毕。有朝有夜。日用乃成。故艮者终也。成终者成其始。如夏正建寅。岁之始也。而由子丑至寅。亦可视为终。地之两极。终也。而由南北极以往返者。亦可视为始。故曰艮成终始。又曰成言乎艮。以艮一陽由初起者震。历中爻则坎也。至上止则为艮。三陽卦。非三陽并见。乃一陽历三级。而着其初成。示其升降耳。升者自下。降者自上。升极必降。降极必复升。来往亦然。直立者升降之道。平行者来往之途。故震起者。至艮则止。道若相反。德实相成。不有其止。何来自起。不有其终。何来所始。故成终者亦成始。而艮则终明乎始者也。艮主土。后天代坤。为五行之母。故艮始终。兼往返。概初成。天道人事举不能外。以物象之。则山也。土之积也。土积而高出地面者为山。山高而气下。为其升而有降也。山之脊曰艮。音转为冈。冈者刚也。陽止于表也。俗犹有呼艮者。讹作峎。人之脊。亦艮也。陽行于背。上达于巅。以脊主之。艮之道也。故人立必赖脊。俯仰动息。必藉脊椎之力。人思必赖脑。精神气血。必藉脑之运用。脑之本。亦交脊下达于肾。中注于心。督脉所司。神气所贯。为其善止。故亦能行。为其有终。故亦能始。则艮者限也。范之也。有度有节。不偏不激。故中和不二。艮有退也。返本复始之道也。至极则变。达至则囘。行而先止。动以后静。故道功本焉。道以返原为的。逆行为用。故贵艮止。止而后定。定而后静。定静而后返于所始。复其天性。故止者一切之妙谛。而必适于进。遵乎道。盖非徒止也。止中之起。静中之动。是纯乎性。全其天者。不动以动。不行以行。无为以为。无思以虑。则艮之极。则道之至功。天地犹不能违。而况人乎。此震之次。必为艮也。周易之序。后天人道所遵也。
艮卦以陽在上。下覆两陰。与震卦以一陽承两陰者。恰相反。陽止于上。则不复升进。故义为止。而以中爻九三六四。合成既济之象。故利于行。止其所而利其行。则行止皆宜。是以为人道之本。下经三十四卦。艮当二十一卦。孚三七之数。亦与人道协。人道因于地。孚于天。天道七日来复。故艮数七。人道也。而合天地人三者。成其始终。则以人备天地之德。兼刚柔之道。具位育生成之功。而赅博厚高明悠久者也。乾以大始。坤以永终。合而为艮。一陽两陰。陽奇陰偶。匹配以成。动定终始。互底于平。此艮虽陽在上。而其用不穷也。推之一切。善进者退。善行者止。柔而济刚。终以为始。山之巍峨。土之突峙。升降以时。初成可纪。其对为兑。洼下以瀦水。水之与土。皆生机之始。立乎至中。俯以万里。气根于下。形着于外。中藏至柔。安贞无碍。坎险不陷。乾刚不害。合以中互。雷水为解。解蹇往来。一艰一怠。止于所止。乃持其界。不偏不倚。乃慎所戒。此无咎之道。不求于外也。坎离之用。其道光明。震艮之交。其用成平。九三上九。相应而不亲。六二六五。重柔而体乎坤。故艮者得乾而归坤。持陽而返陰。其义则止。其利则行。高而自卑。满而不盈。达于其极。而志夫中庸。一止以息。守贞而得中。体用兼善。是人道之宗。斯行藏之莫悖。而利义之攸同也。
《宗主疏述》
艮为少男。乃乾气之将尽。如人老年少孑。一陽在上。陽升至极。不得复进。故艮为止。言不能前行也。若进则反为退。故退字从艮。亦言其为止也。降者至初为极。升者至上为穷。艮陽已穷。而气已衰。于物为老。而称少男。是以得乾之气先后别之。先者为长男。即震也。一陽在初。继者为中男。即坎也。一陽在中。后者为少男。即艮也。一陽在上。与巽离兑之三陰卦。分长女。中女。少女者相对。皆自其所出名之。故艮之陽虽穷。而年犹稚。以出乾晚耳。三画卦如是。合为六画卦亦然。不过成一起一伏之象。故艮象辞。称为兼山艮。以艮象山。重艮则为兼山。兼犹连也。重叠连接之意。夏后氏之易曰连山。即以艮为首。明取两山相连之义。与震之洊雷。坎之水洊至固同。即与巽之随风。离之明两(是否缺一“作”字)。兑之丽泽。亦无非上下相接。前后相随之象。而艮则如山之静而崇高。峻而巍峨。有挺出之势。有重镇之形。巍然独立。卓而不移。俯临下土。超越诸物。以在地上者。惟山为高。风雷日月。虽高于山。非立于地。不得与之并论也。故高者山。低者泽。两相对照。而若主宾。故艮兑先天对位。其用相反。艮以高而不危。峻而不险。特立独行。超群迈类。故拟诸人道。谓人之德性。当如艮也。知止而止。知退而退。致于至善。归于中和。此艮为人卦。与乾天坤地。并称三才。而夏后氏本之以立治焉。夏重人时。商重地利。周重天道。三代之易。各异其首。即夏首艮。商首坤。周首乾。而岁时亦如之。夏建寅。商建丑。周建子。观其历数。知其治功。艮本人道。则凡仿艮者。皆人事之所本。人者仁也。论语曰仁者乐山。以其德性近也。
艮震往来。一卦颠倒。故震往艮来。行有异方。事有异宜。而震中互蹇。艮则互解。蹇解亦往来卦。以中爻言。蹇六三九四。与未济同。艮则九三六四。与既济类。既未济亦往来卦也。故艮震之用恰相反。如行者背道而驰。传称震起也。艮止也。一起一止。亦相违。即一动一静。一作一息之意。物极则反。道穷则变。震动之后。必属艮止。故序卦传曰。物不可以终动。止之。故受之以艮。言两者相调剂也。以道言为反背。以用言为调剂。此震艮之异。当于中爻证之。行者必止。进者必退。为防其穷。则必变而反其道。推之如剥与复。亦本此理。地雷复者。震之道也。山地剥者。艮之道也。消者以息。盈者以虚。陽共陰相推。刚与柔相荡。此天地生化之妙。即在震艮往来中见之。震者振作之义。其行易躁。艮者休息之义。其志易怠。欲孚于道。必去其弊。欲成于用。必戒其过。此山雷颐为养正。而雷山小过反为过失也。盖颐陽表陰里。小过刚中柔外。一顺天行。一违物理。各有殊也。故艮字义取山冈之挺拔。而不失其静守之道。俗有呼山脊曰艮者。讹作峎。冈音之转。象本卦一陽在上。覆两陰也。陽昂于外。而陰伏于中。此德用克谐。偶以待奇。静以御动。此道功所本。故大学称知止。佛教明止观。止乃天下大本。一切动作。皆自止出。大哉止乎。不止将何所行。道以静坐为本。先求止而已。故不独人道重艮。仙佛亦自艮成。学者习艮卦。当先明此义耳。
艮其背。不获其身。行其庭。不见其人。无咎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彖辞也。艮卦以陽止于表。刚章于外。如人之背脊。故曰艮其背。背与面相反。见其面者。不见其背。今艮其背。自不得见其身。身以向我言。向背犹表里也。如人之行向前者。在后不得见其人。但见其背影而已。故背字对向言。兼有背驰之意。又悖也。相违也。人行固有向背。立时亦然。此背字赅立行言。惟见其背。而不相向。是以不得其身。不获即不得。不得见其人耳。与下不见其人一义。而以背言。故称身。艮者止也。止于背者。即限于所止之地。止则不复动转。故以背止者。不获其身。如背我而立。不能见其人也。虽见之。亦不知其为谁。以不见其面目。无以辨其人也。而艮之象。一陽在上。如山之脊。人之背。背脊之外无物也。背脊之内。则不得知。为其蔽也。艮止也。而兼限义。限于其背。则背外无可得。则所知者。惟背而已。以卦与震颠倒。震为进。艮为退。震为前。艮为后。故见震者得其前身。见艮者止其后背。正相反也。如登山者。见山之脊。不见其山之面。若不登山。则见之矣。而艮者。止而不移。故不动转。止于上者。何以窥其侧面哉。此明示艮止之道。不务旁观。不求多识。不期移转。不志前行。此所以为止。止于所止。永不改也。而知有限焉。行有界焉。思有位焉。见闻有所域焉。不随物以回圈。不遂事以周旋。不因人以穷达。不缘数以得失。此艮者有限者也。限于其地。限于其时。纵可得者背。而全身不可得也。可言者后。而其面目不可言也。故艮止。一切动作云为皆止。虽有智者。不可易也。故有目无覩。有耳无闻。有口无言。有知无觉。则艮之境。静定之至。无所有也。无所得也。无知亦无得也。故有行若无行。有人若无人。为耳目不用。聪明不施。神识不动。一无所触。则心亦止。物之示我者背。我之示人亦背。背外更无可见。则虽行其庭中。不见其人。然人之见否。在我之耳目神识。觉察与否定之。庭中固未必无人。而行者不之见也。以心已止。则物不干。聪明已塞。则闻见不复达于外。此藏精去智。存神知化者也。故虽不见而无咎也。推之于道。止于一者。不知其余。化于虚者。不辨其有。有自无出。果心已无。更何有哉。众自一分。果志已一。更何分哉。故一止天下同止。利害皆泯。得失皆删。险夷皆平。祸福皆净。则更何咎哉。故艮彖辞。道之至也。推之人事。亦将如之。人事之艮。当退休之时。潜藏之际。亦以艮背为用。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者。即不获其身之谓。盖以艮一陽止于表。不复前进。刚昭于外。利用退藏。则有其功名者。必急流勇退。着其声誉者。必知止不殆。此正所以保全其身。无害于人。塞其聪明。清其心志。则人莫之见。亦不为世咎也。以卦爻言。中互解有懈怠之势。中藏坎。有险陷之虞。故德业不可复加。行藏必有其度。此艮其背。犹山之已崇高。尚何求于腾越哉。巍峨之极。留为万方所瞻。峻拔之余。将以培育其下。此山之气反下达也。故善进者先思退。善飞者先求息。以天道不可过也。此艮之用。人道所循。行以期止。则止为道。止以备行。则行不諐。故崇高者志于卑。升进者志于退。勤作者志于息。功成名立者。志于休养。皆以中多险陷。人易懈怠也。见闻之极。反为不见不闻。荣显之余。转成无荣无显。非故为之。数有必至。非强致之。理有固然。艮承震动之后。不得不思其止矣。故无咎者。不止则有咎。知止则免耳。两陽介四陰中。柔乃胜之。以陰在下也。陰本于坤。安贞之德。行地无疆。非由其善静乎。静以为动。则动亦静。止以为行。则行亦止。困卦曰。入于其宫。不见其妻。与此行于其庭。不见其人。皆由坎用之应。困以坎在下。而艮则中藏坎。宫者。妻所居。而不见。庭者。人所在。亦不见。岂非当见而无见乎。当见而无见。是时位为之。非人力所强。故由道言。谓之塞兑。由人言。谓之反常。塞兑者。内静之功。反常者。天数之变。内静者。去其妄。存其真。天变者。应于时。制其义。故曰艮限也。如节度也。适其节度。而不鹜于外。守其界限。而毋求于他。则艮之道尽矣。艮之为德。仁者之事。仁者静而乐山。依艮以成名。故与震相反相成。成其生化也。天道生化皆有其时。不逾其限。寒暑有度。荣枯有数。不相失也。不相过也。故极于一。致于中。易言之。皆止也。止则永用其极。恒持其中。中极者艮也。万物莫不有其中极。则莫不终始于艮。如行路然。果无所止。将何以行。行行止止。斯利于用。陽刚在外。有其威仪。陰柔在内。有其涵养。定以御动。后以待先。故不获其身。身不损也。不见其人。人无恙也。茫茫无际。而中有不移。历历如波。而内无所动。故艮者道之本。德之纲。天之所以神。人之所以善。虽万物万事。不戾其用也。大哉艮乎。大学首谓止于至善者乎。
彖曰。艮止也。时止则止。时行则行。动静不失其时。其道光明。艮其背。止其所也。上下敌应。不相与也。是以不获其身。行其庭。不见其人。无咎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彖辞之义。明艮卦之用。人道之所本也。以彖辞仅指其象。示其所限。及所成用。明德达道之旨。而关吉凶者。只无咎二字。亦不及乾坤四德孰多孰寡。人多疑之。以为艮为人道。人道法于天地。何以元亨利贞四德。艮无一焉。而首称艮其背。末称无咎。似艮之道。止于此而已。不知艮之为义。在于善止。一切德用。均自止成。故首曰艮其背。明所止之处也。末曰无咎。明已止之功也。不及吉凶者。吉凶悔吝生乎动。既止则不动。不动奚有吉凶。不明言乾坤四德者。四德皆自乾元出。而非返于乾元之先者所能显。艮止以为返本复始之道。故无复后天生成之用。则无所昭其四德焉。乾坤四德。皆溯本至末。自初至终。后天之所见也。在人谓之仁礼义信。仁礼义信。德之所名。而原于道。存于性。艮止以循道归性为旨。则不复及性道所生之德也。故艮止者。一止皆止。既无动作。自无吉凶。志在先天。自不重后天四德。此彖辞不及指出也。观震彖辞首称震亨。即可见震与艮之异。震者自出者也。故曰帝出乎震。艮者自成者也。故曰成言乎艮。成者诚也。诚者一也。极也。返本复始。归于太极。太极而无极也。盖自上而下。由一而众者。震也。自下而上。由众而一者。艮也。艮握其机。而无思无为。以达于上天之载。无声无臭。得乾之一陽在上。而不复动。动则顺夫乾元用九之道。上天之则。与震之一陽在初。秉乾初九潜龙之用。主万有之始。为天道大生。乾道知始之则者。恰相对反。震为起始。则为德用者自众。艮为成终。则为德用者难明。一则形而下。一则形而上也。故艮彖辞先明所止。次明其虚。虚无之道。不闻不见。故有行可也。有见不可也。有止可也。有得不可也。此艮其背。不获其身。而行其庭。不见其人。不得其身。无我也。不见其人。无人与物也。人我同无。物我同净。则更何咎哉。故无咎。非免也。直无之。无之者。虚之也。空一切也。道曰虚无。佛曰空。儒曰止。皆此义也。释彖曰艮止也。时止则止。时行则行。动静不失其时。其道光明。此数语。即申释艮之大用。而由艮止之义。推出止与行。静与动之相连。更以一时字。一道字。明其为止为行。为静为动。举不能外此。即示人道之本。体用之间。有不可分离者存。艮固以止静为本。然其用。却非止静所能限也。有止则有行。有静则有动。行止动静。互相连系。互成因果。且亦由比例而见。形容以显。则后天事物。不得离陰陽配合。不得以孤独成名。此所谓对待必需之则。如行与止对待。动与静对待。果有其一。必有其二。若无其二。不得称名。犹人与己。物与我。来与往。进与退是也。不有人。何以名己。不有物。何以名我。不有往。何谓之来。不有进。何谓之退。故止者对行言。静者对动言。易言之。即无行自无止。无动自无静。如人永止永静。而终不行动者。此先天也。后天则否。故止者不行也。静者不动也。因其行已。故名不行为止。因其动已。故称不动为静。盖其用原相及也。如令之止。必前之已行。此之静。必彼之已动。而人动以生者。事业行以成者。果无行动。即无人物事业可言。此有止必有行。有静必有动。且不得或相违也。艮震往来。震者行动为用。艮者止静为旨。则艮由震出。而反艮者。亦必归于震。是止者终必行。静者终必动。为后天以循环往复。盈虚消息。永相继承。而不停歇也。然既继承不歇。则究以何而止。以何而行。由孰以动。由孰以静哉。斯则有主之者在。即时也。道也。道立其体。时明其用。非时则不宜。悖道则不利。宜与利者。事业所由成。化育所由见。虽天地不违。而况人乎。故止者时也。行者亦时。静者道也。动者亦道。道与时不二也。言时赅道。言道赅时。为天道必以时行。人道亦以时立。故曰时止时行。动静不失时。其道光明。光明者。正大之象。成功之期。无不宜也。无不利也。如日月中天。德用不可量也。以艮之止。非故止之。则其行也。亦非强为。艮之静也。非智静之。则其动也。亦非力使。此所以归于时与道耳。时不失。道自孚焉。有不光明者哉。光明与暗昧反。中道而行。随时而作。则更何暗昧之嫌。此光明者。易道所重。人道所本。由卦爻言。中藏坎而上有一陽应之。转成离之大象。离为光明。坎之对也。故依时道者光明。悖时与道。则反暗昧。以不能坦示其中。而险陷其内。则坎之误。不得离之照耀也。艮既善止。则决不陷于险。故蹇卦以反于艮。则蹇难可除。而爻辞分往来以喻之。谓往者循坎之险。而来者。用艮之止也。故艮之用。止固不失时。行亦如之。静固不违道。动亦如之。为克知止而能静。乃能成其行。致于动。亦如蹇之来较往宜也。艮其背者。以艮为止。而知止为始。止得其所为终。止其背。犹止于至善。方得其成。故曰止其所。言艮非徒止也。必得其地。得其时。犹黄鸟止于丘隅。得其地也。雌雉止于山梁。得其时也。时地一也。举地赅时。故止其所。即得其时。而上卦以陽在上。不能再升。则不得不止。是即止得其所之义。亦即艮其背之旨。陽动而自止于上。岂非宜于时。孚于道乎。如日月昭于天中。万方皆被其明。若潜于地下。是止非其所。则不得光明之称。故明入地中为明夷。而明出地上为晋。明夷为伤。晋则进也。即风地观。两陽在上。亦光明下照之象。若分而合之。即两艮相错也。艮之陽高而视下。故得光明之称。而为止其所之象。惟以下包两陰。柔以刚内。全卦均不相匹应。故曰不相与。言不相协济。如人之不相得耳。初与四。二与五。皆柔。惟三与上为刚。刚柔相背。即艮其背之辞所由来。谓艮以求止静。故不志于合同。如人苦修不复恋亲戚之乐。家庭之情。悠然长往。与世无洽。则终成其道。永乐其净。亦时止也。以一陽既自初至上。阅世已多。反省自易。清高之念。不移于富贵之情。光明之心。不蔽于尊荣之欲。是艮之成终也。而胸中豁达。无所留滞。耳目虚空。无所见闻。此彖辞其不获其身。不见其人。无咎。释文更申言之。使读者知艮止以清静为重也。物欲不起。神志永一。即止也。止于至善。必由此致之。故在卦爻。为不相应。在人物为不相与。而在道。为独全其天。在时。为善超于物。此中精义。非谙于修持者。难骤明也。
《宗主附注》
艮卦释彖辞中。艮其止。止其所也。系艮其背之讹。以彖辞称艮其背。释文明指为止其所。即言止其背者。得其所止之地也。后人误背作止。与彖辞不合。夫子命改正之。
象曰。兼山艮。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卦象辞也。兼山者。就六画卦言。艮为山。上下重艮。故为兼山。兼犹连也。合并也。叠也。两山重叠。接连不断之状。曰兼山。亦与兑称丽泽。震称洊雷同意。皆指原卦既重之象。若徒原卦。不得称洊或兼。而兼与洊。亦颇有别。洊者前后相继。如水之波。以其动也。兼者东西相望。如城之连。以其静也。有如人之并立。物之同峙。虽若分立。而实相衔接。虽若独崇。而实成起伏。故曰兼。以一卦而兼两山。古亦谓之连山。兼连同义。连则指其不断。兼则示其更续。不断一续。而仍连接。一内一外。而仍合并。故名兼山。以上下相合为重艮。故曰兼山艮。上下即内外也。远近也。由卦爻言为上下。由物象言为内外。由事理言为远近。因观山者立于一面。自近至远。视其起伏。自有异也。山静而不动。艮止而不行。人道则之。亦以止于其所。勿志于外。故曰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位者所止之地。亦即所守之分。如立者足所履。卧者身所安。皆位也。推之一切。无不有其位。位以限制其所为。范围其所作。而艮者止也。不以作为为先。则所限者。所范者。自思起。行之先必思。思存于心。行见于事。思且不出其位。何况行乎。故言思。即足概一切言行也。又思者欲也。愿望也。中庸曰。君子素其位而行。不愿乎其外。正与此辞同义。以人道法艮。必先知止。既知止。必知所止之位。此所以不复思于外也。
思不出位。包一切德用言。位在卦为爻。在事物为用。在人为德位兼时也。而其行则功用也。其成则德也。故大学止于至善。先求所止。如为人君。止于仁。为人臣。止于敬。为人子。止于孝。为人父。止于慈。与国人交。止于信。仁敬孝慈信者德也。亦即所止之位。所行之功。非仅以守为限。守即有行。故在此曰位。在一切亦曰分。分即位也。止位即守分也。各守其分。则皆成其德。天下无有乱者已。守分不失。即守正不阿。正从一止。止于一谓之正。各有其分。则皆止于其位。更何悖谬之行哉。故艮曰艮其背。背犹悖也。不顺于正为悖。或谓之逆。顺受其正。即听命于天。天命为性。止于一者。归于性。故守分不失者。正命不违。君子居易以俟命。即止于一。以守其分。亦即思不出其位也。正位者。天之命。本分者。人之命。持正不逆。则永正其位。安分不二。则长得其所。故善止者止于德。止于德。即止于位。亦即守其分。传曰。何以守位。曰人。人者仁也。人道配天地。仁德冠诸行。故人以守位。即成德以止至善。所谓成性也。立诚也。致一也。用中也。皆止也。皆止于其位也。圣人之大宝曰位。此位即分。即命也。性也。岂徒尊崇安富之为位哉。艮止而以不出位为先。足见君子之重所止。在明其性。立其命。成其德。达其道而已。简言之。即守其分。乾坤四德。守分为贞。贞者人道之本。或谓之节。或谓之操。皆贞也。正也。一也。守节不移。守贞不失。人道斯固。而后可推为利。广为元亨。利者。用之着。元亨者。道之达。而贞正者。德之始。分之所由明。位之所由保也。故易卦言位必赅德。德与位不离。离则失其正。失其正。即失其守。斯悖矣。故艮其背。犹曰杜其悖。艮止即杜塞也。不进则止。不通则塞。杜塞其悖逆。则所行无不顺以正。在道为止于背。不以向人。在德为杜其悖。而顺于正。此义似二。实一贯也。故象辞申之。以思不出位。思而出位。即不克杜其悖。而将徇其欲。以成其恶。是恰与止善之义背驰。故有位以限其思。有分以制其欲。有德以昭其道。有正以明其守。思发于心。而易徇于情。悖于性。戾于命。逸于分。乖于德。惟以不出位为诫。斯免矣。此彖占无咎。实与艮其背相应。悖行既止。顺正于性命之原。思念既纯。安贞于道德之内。则更何由乱其心。迷于艮哉。故曰艮者限也。限之以位。方止得其所。止者包禁止之义。以位禁止之。则天下皆止于其位。此艮之有成也。艮与坤易位。故法艮之止。必师坤之安贞。知止为始。安贞为终。一静永静。念亦不起。则何患思之出位哉。思指心之所念。心好动而难止。果限其思念。则心亦随止。此止静工夫。必自去妄念始。念未必皆妄。而出位之念必为妄。思不出位。与中庸发皆中节。恰是一理。发皆中节。则情不害性。思不出位。则念不动心。旨哉言乎。明道达德。必从事斯语。
初六。艮其趾。无咎。利永贞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初六爻辞也。初六在下。故曰艮其趾。与彖辞艮其背相应。背指全体之背。趾则足之趾。亦背之一部也。如他卦称趾。不必别其向背。而艮之初。为趾同。为指为跟则异。艮之初六。可释为足趾之跟。跟犹根也。亦从艮。固谐声。兼会意。谓止于其所。为立定之本。而止于前进。为限制之势。如以物范之。使勿动也。限其趾。则可知其不行。止其跟。则可见其稳立。不行则无前进之思。稳立亦鲜倾跌之患。是全秉坤安贞之道。厚载之功。而不失其静定之德者也。故无咎。以初六柔爻刚位。勿用之时。在下而陰柔。宜静不宜动。如艮之本旨。虽非艮主爻。却得艮正用。故曰利永贞。以全卦言。不及四德。以初六言。则兼利贞。利贞者。性情也。在人为重。而实法于地。地先利贞。人道师之。则利永贞。此三字。与坤上六同。坤利永贞。以大其厚载之德。艮利永贞。以明其知止之方。知止而至于永贞。是止于一。止于一。则就于正矣。故于利贞二德间。加一永字。永久也。恒久不变。长守不失。方为永贞。永贞以为利。则利自永贞成。虽乾坤贞利平等。而自人道言。则贞为本。利为用。贞为内。利为外。必先贞而后有利。不贞则亦不利。且利出于贞。其利可久可大。为有本也。如人之行。必先知止。行出于止。则行可远可广。以有基也。故艮其趾。非徒止之。将以便于行。非徒限之。将以助其进。此益在下者之志。居卑者之情。不可假也。不可强也。然必有其道。依其德。遵其时。先立其本。故行者先止。进者有限。皆立本也。本固用宏。不有守。安有为。不能贞。安得利。此利永贞。实艮全卦之道。而于初爻即明示之。初为始。始正则终亦正。始孚于道。则以后咸孚于道。故君子作事谋始。为立本也。艮而在趾。其本已立。如人之立已稳。则举足成行。此所以为利也。
象曰。艮其趾。未失正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初六在下。原非正位。而以其善止。止得其所。故孚于正道。是以为未失正。正字从一从止。止于一也。而四德贞为正。以有守也。非正则不可守。故失正二字。就止之用。与贞之德言。既止于一。得正之本。孚于贞。就正之道。此所以为未失正。言虽远于正位。而德不违于正义耳。凡物之称正者。必先稳定。必先安和。稳定则不倾邪。安和则不偏倒。故正必中必一。必用其极。必不失其重心。而必先固其本。全其基。厚其下。坚其内。盖始则求其正而不邪。次更求其永正而不变。如初不克正。固非正。即使暂正而不能恒久。是仍非正。艮之初六。以重于下之正。而有趾之止。得永贞之德。孚中和之用。是以不必正位而称正。有本有守。斯为正已。
六二。艮其腓。不拯其随。其心不快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六二爻辞也。六二坤之正位。而为离中爻。离坎相对应。在身则心与肾主之。艮以背为重。由下而上。初为趾。二为腓。皆足部。腓者腿后肥大部。欲曰腿肚。亦因艮其背。见其所止。止于腓。则可知足之未举。即人之未行。体之未动。体动必先其腓。人行必举其足。今艮其腓。是全身同止之象。而自限其腿足。不志于行进。则虽能止。究乖于行。虽能静。却戾于动。是艮其腓者。不克遂其用。故曰不拯其随。随犹遂也。顺也。俗称手足不仁不用者曰不遂。或作不随。谓肢体之动。必随于其心。遂其所志。心命之。志率之。而后动。若无心之命。志之率。而动者。病也。非狂即厥。狂者火之过。厥者水之过。俗称为风痰。内经曰。风婬末疾。即水火失治。筋脉失主。而搐搦。而牵拘。而促缩。而掉振也。总名之不随。谓不随其心志也。六二居中。心志之位。以艮其腓。而失其所止。限其所用。故曰不拯其随。拯者振拔也。援救也。不拯则不克振作。不能提携之意。则不得随其心志。以动以行。又不拯者。不正也。其随者阿顺也。不正而阿顺之。是徇其情欲。发于病态。非命之率之之效。则戾于心。故曰其心不快。谓不相应也。二五正位。内外重柔。上下睽隔。不能调协。虽居中位。无所用之。又不拯其随。亦包有不能顺遂其所止。以孚于安贞之德。达其厚载之道。且不能发于文明之象。成其光大之功。则以艮六二不克充坤离两卦之用也。重柔者。用变于刚。重陰者。情徇于陽。此过犹不及。举失其中和也。凡易辞称随者。与泽雷随有关。艮震往来。与兑亦对反。故六二爻恰与随戾。言不得与兑震协也。而兑震之合者。随之外。有归妹。归妹女之穷。即陰极。为坤道之尽。重坤必乾。穷极变通。故不拯其随。数当变化。变则反常。故心为之不快。快从夬。亦由兑来。兑主说言。心不快者。必有所不足。是即夬也。缺陷也。以六二至六四为坎。为陽陷。而象于肾。肾称小心。足腓者肾之属。肾有所限。则不得上奉于心。而水火不交。反成未济。是由中爻言。固孚既济之象。由二五正位言。则恰濒于未济也。此心不快。乃二失其应。五失其辅。中夹一刚。成梗阻之象。宜其为不拯其随也。梗于中者。不能振以升之。阻于内者。不能顺以出之。此六二之艮。为非止之所宜。不似初六之趾。犹未失正也。则初六虽在下。却远于九三之刚。而柔顺其止。可孚于贞守之正。六二以位故。而德不称。知止之善。而无以全其守。知行之艰。而无以拯于正。此爻辞以为有所病也。
象曰。不拯其随。未退听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六二本在下正位。有奉上之诚。而以艮止之在腓。离于其心。心肾不交。乃成不快之病。肾主耳。心主目。耳目为视听之官。而神志实心志之宰。则心不快者。耳失其聪。肾不奉者。目失其明。今以在下。专主肾言。故但称耳。而未及目。耳之不听。由于心不下交。故曰未退。言未能降以交于肾。以成其听。耳之能听。固肾之职。亦心之交。心肾永不相离。离则病而死。更何听哉。故不拯其随。为心之不退于下。即振举者。不得相随之意。心振举于上。肾奉承于下。两相随和。乃成视听。若不随。安能听哉。又听字亦含随顺之义。如俗称任之曰听便。任诸天命。曰听天由命。是听字即由随字来。即顺也。顺于所止。而合成其德。则何心之不快哉。今曰不快。正以其不能俯就。而顺于正命耳。顺于正命。为易之要义。人之要道。而艮之要德。果失其正。将何止为。故未退听。即言上下相违。二五相失。心不自降。而昂然自得。故曰未退。退字从艮。亦止也。不知止。以就于下之正。故为未退听。未退听者。成心不快之病。自贻伊戚。故不及吉凶。视在上者之能降心相从否耳。降心为退。相从为听。合言之。则聪明所出。视听所成。此听字兼二义。不可拘于耳病言。由爻象坎。坎为耳病。后人多执以释听字。不知此仅一义。不足尽易辞之精也。
九三。艮其限。列其夤。厉薰心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九三爻辞也。九三居内卦之终。为中爻之始。以刚加刚。重刚失中。而外接六四。则孚于既济之象。内刚外柔。得其协济。故曰既济。九三艮之主爻。主用所在。与上九应而不协。是艮之本色也。然以中互言。九三至六五为震。震艮相反。三五同功异位。原居多凶之地。特以重刚为震起之基。则有其进取之用。故由艮言为限。限者制止也。由震言为夤。夤者进行也。爻辞兼着其义。乃首曰艮其限。继曰列其夤。明九三一止一起。各尽其道。一退一进。皆有其时。九三刚过。而得中爻之道。有可济之功。此二者不偏废也。限者界也。居两者间。如竹之节。如地之疆。自成界限。不相混淆。故曰艮其限。言止于所止。不踰其次。限于所限。不出其界。即象辞不出位之义。盖九三人爻之始。人道之基。其所思行。即君子之所志。君子之道。可由九三见之。九三本乾之九三。朝乾夕惕。若厉无咎。戒惧之所尚。谨慎之为先。故艮师之。亦如其训。守其诫。不或踰越。而自止于所限。限犹艮也。止之见于外者曰限。禁止之。毋陵躐。毋规避。毋躁进。毋怠惰。此所以不曰止而曰限。明有所制也。止于其制。斯为艮其限。如人一身。腰以上者为天。腰以下者为地。天地之间。人之界也。肾藏所居。命门所系。内通丹田。外达于脊。艮以背重。则所限者。腰脊之中。小心之位。难经曰。七节之内。中有小心。即指此限。元陽之源。真炁之穴。虽藏于腹。而外着于脊椎。即七节椎之地。为人所止。止得其中。上下无碍。神志皆和。骨脉之宗。气血所汇。故为生之本。命之门。上在目瞳。下在小心。性命之根。精神之原。设失其养。生命乃倾。故精败者腰先折。肾败者脊先偻。神败者睛失明。心败者神无舍。内外维系。上下交接。皆以此小心为限。限之所为。行固有度。思亦有节。动固有则。静亦有守。此先天之气。生生之府。而易以坎当之。九三坎之中爻。乃有此象。陽内于陰。奇存于偶。水以济火。柔以育刚。合乎中和。致于一极。两仪还为太极。万善归于一心。故艮其限不可忽也。而为时位之所关。则动静异宜。行止异利。故虽艮其限。不徒止也。徒止是促其生机。停其生息。故必列其夤。以推进之。以阐运之。列者排列。即整齐之也。又如辨别其次。高下其位。优劣其才。贤愚其分。使各得其所。故谓之列。列其夤。则乃顺序以进。攀援以升。此由下而上。由中出表之所法也。与六二之拯其随相应。六二随之。九三夤之。乃顺就于正。各得所止。此九三之能列以夤者。刚之德也。有艮止为本。依震起为用。秉乾三之戒惧。免坎中之险陷。故贵在列其夤。若六二。则虽得位而无其德。故不拯其随。此柔之失。徒用坤之安贞。而忘乾之刚健也。故九三以乾之用。得艮之功。而其所为。亦如乾。故曰厉薰心。此厉字即乾之若厉。危也。自励也。自砺也。以免于坎之险陷。而思法乾之乾惕也。薰心者。刚在内。陽居中。如火之薰灼其心。心在上在外。原居君火之位。今坎中之陽。上与之合。是薰陶之。以成其生化之用也。而其过。则薰灼之。以干于自焚之危。故称厉。亦言其甚也。俗称过甚者曰厉害。即指太过言。刚过则反焚其中心。此既济以水上于火贵也。
象曰。艮其限。危薰心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以九三刚在中。居内外四陰之界。故曰限。而在两者间。当以通达为用。方得成其生化。大其作为。若竟止之。则害之也。故释文申之曰。危薰心也。危字指厉字言。而九三实含有危害之患。则为坎之中爻也。在六二。以其不克随。使心不快。亦由上下不相应耳。而幸在正位。有所守。故虽不快。而无危害。若九三。则重刚不中。上九相妬。上下难和。此所以有艮其限之占。而其害乃薰其心。薰心之患。又过于不快。不快者。无形之病。薰心则有形矣。不快者。可解之害。薰心则难解矣。以艮中互解。必孚震坎之合。九三偏于震。故不易解。而艮止之德。不顺于震起之志。坎陷之义。不孚于乾健之行。此欲止而又求进。欲一而反多忧。是内外相违。上下相贼。不为利。反害之。犹肾水不能济心火。且以少陽反灼少陰也。夤字上从夕。下为寅。含朝乾夕惕之训。有始勤终怠之嫌。且寅为木。系少陽相火之府。相火宜潜于下。今以求进。而薰其上。胆府原司决断。今以排列。而侵其心。是木之过。而土受其制也。薰字因心主火。而坎中一陽。亦火也。陰中之火如烟。故曰薰。若不侵灼其心。则上助成其化。此艮其限。原非过。以不得和于上。乃为过。列其夤。原非危。以不克正其行。乃为危。此则九三之失。在失行之和。进退之正。失和则生成者少。失正则贞利者乖。故称危薰心也。
六四。艮其身。无咎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六四爻辞也。四居外卦。亦如初六。皆艮之下爻。而四居中。得九三之协济。一刚一柔。一升一降。恰如既济。柔表而刚居里。险外而陽在中。此合人道者。故曰艮其身。无咎。言当其中爻。得其协和。知止而止。恰如其分。此所以免咎也。身与背相反。彖言背。以全卦陽为主。此言身。以四爻陰为先。陽止于背。陰止于身。故人背为陽。胸腹为陰。以行言。背为背。身则向也。面所向者。见其身。六四由内望外。而返身以就九三。故称身。言其返内向也。艮之大用在止。而求止之道。必自反。自反以求诚。则一切皆成。是真善止者也。艮陽尽于上。若不返。将何行乎。此君子于艮。重自反也。自反即返躬自责之意。求免过者。必先自返。返本复始。道之大原。克己复礼之谓也。故占无咎。六四虽柔。而乐近九三之刚。则不觉自返以求于止。自返之止。斯止其身矣。
象曰。艮其身。止诸躬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全卦自下上。初为趾。次为腓。三为限。皆内也。而皆身之背。至六四则外卦。内升外降。故六四为反止其身。身较腰脊略上。而居中御外。如人之体。下及于足。上达于首。皆身主之。如室之柱。木之干。草之茎也。安危所系。动定所司。今止于身。是全体皆止之象。非如下三爻止其一部也。故释曰。止诸躬。又躬者。包亲近之义。如躬亲。即指自身所为。止而为躬。则已止其本体。更无不止者矣。且止诸躬。即止其思与行。止其内与外。一切皆止。止之至矣。故善止者。必止于躬。物皆非我有。欲其同止。惟自止。此知止必自身始。而止观。必自心始。心身一也。皆属于躬。则止诸躬。艮之道尽矣。止以为行。行亦有止。故止诸躬者。诚之本也。至诚不息。常乐我净。恒久不变。永执厥中。即止躬之效。而人道之本原。宜其占无咎矣。
六五。艮其辅。言有序。悔亡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六五爻辞也。六五外卦之中。全卦之正。以柔履刚。为艮止本义。下与六二应。两者皆柔。秉坤之德。安贞厚载。内外同施。而六五在坤。为黄裳元吉之象。言具善顺承乾也。艮之六五。尤重此义。谓艮原得乾之一陽。而戴于上。如人之冠。冠乾履坤。恰如人之顶天立地。陽奇陰偶。故为乾者一。为坤者二。非量之多寡。乃德之重轻。故艮合乾坤。并陰陽。参奇偶。契虚盈。而以柔主中位。刚出柔前。此道之贞也。六五得其位。孚其旨。恰在其分。上有所承。下有所立。中得其正。静以生动。止以成行。故在下各爻。多偏于止。而至上卦。则重在交孚。盖上卦为外。志存上达。情徵广生。以本坤厚载之道。而达地博厚之德也。故德极于上爻。而位正于六五。六五以艮止之用。见于发言之机纽。犹面之辅。辅者弼也。佐佑也。口之两旁曰辅。人之口舌所司。言与食。呼与吸。皆关于辅。如物之有助。君之有宰。左史右相。前师后保。皆辅之属。为以展成其业。推广其德。不得或阙者也。故人无辅。则功行不立。口无辅。则言食不能。今六五柔以代刚。如人以辅代主。故艮其辅。不以口称。书曰。梦帝赉予良弼。其代予言。则六五艮其辅之谓也。六五以全体之主。而功用乃责之辅弼。亦以主方退休。不求显赫。而职不可废。位不可失。则资于辅。以代其功。良弼之代言。即善政之代布。故艮其辅者。言有序。以人君之位。非饮食之图。则辅弼之功。惟言底可绩。言之不爽。即政令之不忒。言而可法。即德仪之可型。故占悔亡。盖言可赅行。言既寡尤。行斯寡悔。故悔亡。言无悔吝矣。内贞外悔。内克贞者外无悔。此上下之相应也。而皆以坤贞为基。艮止为度耳。
象曰。艮其辅。以正中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原文误为中正。系颠倒之。言六五之用。称辅。而舍面与口。明其在正于中也。正于中者。由两辅以同止之。正即止于一。两辅皆止于一。即正其中。换言之。即正君也。所谓一正君而国定是也。君正则政无不正。政正则民无不正。是正一人。天下同正。即君止于一。万民莫不止于一。此艮止之道。大成之时。而由王之正位致之。以正位而非刚。是王之不足。尚有待于辅之正。王之不足。则赖其相之良。如伊尹之于太甲。周公之于成王。皆其例也。而高宗谅闇之时。以政委于傅说。命代之言。尤为正君之最着者。故傅说以说名。明其克代君言。即与艮其辅。以言有序。而占悔亡相证。言之有序。言不苟也。出言有章。君子之德。朕言不再。圣王之治。故释以正中。明艮辅之义大矣哉。
上九。敦艮。吉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上九爻辞也。上九居全卦之终。即艮卦之穷。而以一陽居上。又系主爻。主用所在。穷而不穷。亦如兑卦以上六为主爻。不得视如他卦。如陰之穷也。艮之上九。既为艮主用之爻。恰与下九三相似。不过九三在中。上九在上。微有不同。上九当全卦之尽。而在中互之外。陽极则变。恰是以乾变坤之位。故爻辞称敦艮而占吉。言敦者。秉坤厚载之德。与临之敦临。复之敦复。皆取坤用故云。而占吉者。既本坤厚载之德。复推艮主爻之用。是以不穷。而反成吉占。如履元吉在上之例。孚于大有庆也。艮为山。以崇高之道。峻极之形。则上爻恰如峰峦。巍峨在望。由高视下。莫非土之积。积卑以为高。积薄以为厚。是即称敦艮之由来。敦厚以上。山以崇高。敦厚为艮。人以挺拔。是不独止。且兼德之博厚言。山之博厚。乃地之特出者。以凡山中之物。或植或动。或泉或石。或埋藏于土中者。或昭着于地面者。皆山所蓄。即山之德所昭。此名敦艮。言其富有而广生。亦如坤也。坤为地。固兼山泽。艮为山。又兼水泉。在山言。是凡山所生者。所育者。所成者。所藏者。莫不秉山之气。得艮之用。而必见于面。发于外。以为其文德。以显其光辉。此亦如坤地之德无疆。孚乾天之道大生也。又上九与九三。两刚相耀。如日月代明。故在象曰兼山。言连接起伏。互于地面。为一切所瞻望也。故彖辞称其道光明。一陽昭垂。群陰内潜。外不其仪。中蓄诸物。而当峻极之位。最宜返躬之行。如履至尊者。则卑以自牧。居至上者。则俯以就下。斯道之所本。人道之所先也。故爻虽刚。而德重柔。道虽出于乾。而用必归于坤。返本复始。乃克成其终。故曰成终成始。莫盛于艮。此上九之陽。反以敦艮得吉也。不然。凡陽居上。乃高明之行。陽刚在外。宜刚健之号。何以敦厚称哉。虽似由穷变之故。实则原艮止之道也。盖上九一陽。志升不能复升。欲进不可复进。则惟有止于上。而返于下。静于外。而动于内。以成其返本还原之道。而达其由静生动之功。依止为行之妙耳。故艮以止。成终成始。终于上。始于下。终于外。始于内。亦即终于止静。始于行动。盖终者终其用。始者始其体。无形而有形。有终还于无。何哉。失其正位。若不还归。将何往哉。此六二六五。以柔得中。实为九三上九之所归也。中见坎卦。亦互成震。是以起则有险陷之虞。止则怀振作之志也。
象曰。敦艮之吉。以厚终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上九原为穷极之位。而艮反占吉者。则以艮能返于坤。秉坤之德。有敦厚之道。是以厚终也。厚固地博厚之德。终亦坤永终之道。犹坤卦上六永终以大终也。乾知大始。坤主大终。而艮兼之。乃有成终成始之称。上九在卦之终。故独称终。而不及始。然原始要终。人道之本。艮为人道。终则有始。虽曰坤德。亦承天行。就卦位言。坤艮易位。凡后天坤之用。皆艮代之。与坎代坤位者相应。以坎为水。艮为土。后天地上。惟水与土。为其大用。除水土外。无地可言。故二者皆代坤。在五行。坤艮皆为土。是代坤者。惟艮为最。以大地之象。属水者。不若属土者。易见其生成发育之德。为水者。亦不若为土者众多也。是以坤之用。恒自艮见之。但就艮为山言。则与泽各得其半耳。然艮兑对位。体用相及。是为艮者亦关兑。如六五之艮其辅。言有序。即着兑之用。兑主口舌。为说言。其爻位恰成刚柔相合之象。故凡对位者。皆有关连。不独兑艮也。艮卦至敦艮。实为全艮之终。而止于敦厚。成其笃实。皆出于贞。亦即诚也。以诚为终。则何患乎不明。中庸曰。自诚明。谓之性。又曰诚则明矣。返身而诚。光明自着。此释彖称其道光明。亦上九占吉之所由来也。陽德在上。如日月中天。光被下土。此观卦之象。为重艮之合成。合并为一。两陽上照。四陰下藏。故光辉四被。群生毕显。艮之厚终。亦有似之。
《宗主疏述》
艮为止。而一艮为良。即止于至善之意。良善也。俗称人善心为良心。孟子以生而知之为良知。生而能之为良能。皆以良即至善。至善者无不善。亦即性善之说所本也。性善者。天性固有之善。不待学问。不以磨练。不关攻琢。自然至善之谓也。而大学称止于至善。亦即由性善之义。指其归本还原而已。犹出于性善。复止于至善。始终皆善。则无一不善者存。而要在一止字。则止为体。行为用。不止不行。欲行之至善。必止于至善。止者定也。归宿也。志之所在。行亦随之。旨之所趋。德亦同至。故止能兼行言。而止于至善。亦含有行于至善之意。此止字。即易艮卦之用。艮止。而行亦由艮成。故传曰成终成始者。莫善于艮。又曰成言乎艮。艮加一则成良字。此一字即示其所止而已。止于一。方为真止。不一。安有止哉。故一艮。而良善之义具备。大学所谓为人君。止于仁。为人臣。止于敬一节。实亦止于善而已。止于善。则德至而道凝。性定而命固。故内功必先止。止于一。则众念不起。中心永恬。止于中。则百体悠然。精气圆畅。是止者。道之始终工夫。无论何教何门。不先止。不得道。即不定。不能把持易放之心。幻相纷陈。转瞬千变。则气何由静。精何由凝。神何由聚哉。一念永怀。万缘同净。此止也。止而不动。灵明常存。如水之止。如镜之明。则能纵观其变。以幻归真。提约其机。以玄达妙。此有欲而无欲之时也。老氏常有欲以观其窍。即止也。常无欲以观其妙。即观也。不止则不能观。以耳目之聪未除。知识之灵尚乱。则所观非我之观物。乃物主我之观。则心逐物而妄念愈多。灵徇情而无明愈众。此观之必先止耳。
艮陽在上。一在三爻。一在上爻。三上相应。而位一刚一柔。如二与五。初与四皆是。独九五与六二为正。乾坤本位也。若初九九四。乃震本爻。初六六四。则巽本爻。而九三上九。艮之本爻。六三上六。兑之本爻。九二九五。坎之本爻。六二六五。离之本爻。此无论何卦。凡孚此例者。即该各爻本位之用。六子除离坎有同乾坤正位外。其他四卦。皆不得乾坤正位。故后天惟离坎能代乾坤。他不能也。离代乾者。用坤之正。即六二爻。坎代坤者。用乾之正。即九五爻。可见后天离坎所代者。乾坤之用。非乾坤之体。体陽者用陰。故离代乾。恰同于地天交泰之上卦。而坎代坤。恰同于泰之下卦。坎离代用。方孚乾坤本爻本位之德。以后天陰陽不孤立也。孤则不生。合而后生乃见。艮虽以九三上九。得乾之气。而六二六五。皆坤之位。初六六四。则巽之位。以一卦备乾坤巽离。凡四卦。其对卦兑。则备坤乾震坎。以陽爻多也。陽爻多者。出于陽而化于陰。反之则陰爻多者。出于坤而化于乾。艮陽卦也。自坤出。故两陰在下。下者本始。如震则陽在下。陽为初始。陽气至盛。故为陽之长。陽至上极。进行已穷。则陽之消。一息一消。互为其根。故震艮往来。如根与枝。两卦相合。则成离。是陽之偶。变为陰也。陽奇陰偶故也。如合其半。则为颐。反之为小过。颐得其养。过失其利。故陰不可志于外。陽不可失其初。升降之间。行乃异道。陽升陰降故也。艮之一陽。升已至极。不得不止。故止。陽止则反让陰。全卦皆以止为用。而中爻独利于行。则以九三六四。孚于既济。济则利有攸往。中互雷水解。包震卦之用。震已在上。则云行雨施。故有润物之功。而成解缓之德。天道解驰。人事利济。则艮之用。岂徒止而已哉。以一陽介两陰之间。有如坎陷而不终陷。则以原为山也。山本崇高。何畏于陷哉。是道之妙用。高者卑之。崇者下之。以剂于平。而非相违也。故艮之道。重在自反。反身而知止。则何往而不宜。故艮者退也。退以进。则成功者远矣。故刚而柔。明而黠(黯?)。昭昭而不显。安安而能迁。故曰知止不殆。老氏已深揭其旨矣。
《易经证释》
艮卦与震乃一卦颠倒而成两卦。传曰震起也。艮止也。即一始一终之意。言自震起始。至艮终止也。又兼有动与定。初与成。本与末。下与上之别。而俗称日出而作。日入而息。作息亦震艮也。行道者由甲地道途。达乙地休止。首途休止。亦震艮也。皆首尾去来之地。初终往返之时。概人事天道而言者也。有始则有终。有往则有复。理数如此。德用亦然。故震动于前。艮止于后。震起于下。艮休于上。震往则艮来。震升则艮降。犹日月之代明也。朝夕之相继也。岁时之往复也。荣枯之代谢也。有春有冬。岁序乃毕。有朝有夜。日用乃成。故艮者终也。成终者成其始。如夏正建寅。岁之始也。而由子丑至寅。亦可视为终。地之两极。终也。而由南北极以往返者。亦可视为始。故曰艮成终始。又曰成言乎艮。以艮一陽由初起者震。历中爻则坎也。至上止则为艮。三陽卦。非三陽并见。乃一陽历三级。而着其初成。示其升降耳。升者自下。降者自上。升极必降。降极必复升。来往亦然。直立者升降之道。平行者来往之途。故震起者。至艮则止。道若相反。德实相成。不有其止。何来自起。不有其终。何来所始。故成终者亦成始。而艮则终明乎始者也。艮主土。后天代坤。为五行之母。故艮始终。兼往返。概初成。天道人事举不能外。以物象之。则山也。土之积也。土积而高出地面者为山。山高而气下。为其升而有降也。山之脊曰艮。音转为冈。冈者刚也。陽止于表也。俗犹有呼艮者。讹作峎。人之脊。亦艮也。陽行于背。上达于巅。以脊主之。艮之道也。故人立必赖脊。俯仰动息。必藉脊椎之力。人思必赖脑。精神气血。必藉脑之运用。脑之本。亦交脊下达于肾。中注于心。督脉所司。神气所贯。为其善止。故亦能行。为其有终。故亦能始。则艮者限也。范之也。有度有节。不偏不激。故中和不二。艮有退也。返本复始之道也。至极则变。达至则囘。行而先止。动以后静。故道功本焉。道以返原为的。逆行为用。故贵艮止。止而后定。定而后静。定静而后返于所始。复其天性。故止者一切之妙谛。而必适于进。遵乎道。盖非徒止也。止中之起。静中之动。是纯乎性。全其天者。不动以动。不行以行。无为以为。无思以虑。则艮之极。则道之至功。天地犹不能违。而况人乎。此震之次。必为艮也。周易之序。后天人道所遵也。
艮卦以陽在上。下覆两陰。与震卦以一陽承两陰者。恰相反。陽止于上。则不复升进。故义为止。而以中爻九三六四。合成既济之象。故利于行。止其所而利其行。则行止皆宜。是以为人道之本。下经三十四卦。艮当二十一卦。孚三七之数。亦与人道协。人道因于地。孚于天。天道七日来复。故艮数七。人道也。而合天地人三者。成其始终。则以人备天地之德。兼刚柔之道。具位育生成之功。而赅博厚高明悠久者也。乾以大始。坤以永终。合而为艮。一陽两陰。陽奇陰偶。匹配以成。动定终始。互底于平。此艮虽陽在上。而其用不穷也。推之一切。善进者退。善行者止。柔而济刚。终以为始。山之巍峨。土之突峙。升降以时。初成可纪。其对为兑。洼下以瀦水。水之与土。皆生机之始。立乎至中。俯以万里。气根于下。形着于外。中藏至柔。安贞无碍。坎险不陷。乾刚不害。合以中互。雷水为解。解蹇往来。一艰一怠。止于所止。乃持其界。不偏不倚。乃慎所戒。此无咎之道。不求于外也。坎离之用。其道光明。震艮之交。其用成平。九三上九。相应而不亲。六二六五。重柔而体乎坤。故艮者得乾而归坤。持陽而返陰。其义则止。其利则行。高而自卑。满而不盈。达于其极。而志夫中庸。一止以息。守贞而得中。体用兼善。是人道之宗。斯行藏之莫悖。而利义之攸同也。
《宗主疏述》
艮为少男。乃乾气之将尽。如人老年少孑。一陽在上。陽升至极。不得复进。故艮为止。言不能前行也。若进则反为退。故退字从艮。亦言其为止也。降者至初为极。升者至上为穷。艮陽已穷。而气已衰。于物为老。而称少男。是以得乾之气先后别之。先者为长男。即震也。一陽在初。继者为中男。即坎也。一陽在中。后者为少男。即艮也。一陽在上。与巽离兑之三陰卦。分长女。中女。少女者相对。皆自其所出名之。故艮之陽虽穷。而年犹稚。以出乾晚耳。三画卦如是。合为六画卦亦然。不过成一起一伏之象。故艮象辞。称为兼山艮。以艮象山。重艮则为兼山。兼犹连也。重叠连接之意。夏后氏之易曰连山。即以艮为首。明取两山相连之义。与震之洊雷。坎之水洊至固同。即与巽之随风。离之明两(是否缺一“作”字)。兑之丽泽。亦无非上下相接。前后相随之象。而艮则如山之静而崇高。峻而巍峨。有挺出之势。有重镇之形。巍然独立。卓而不移。俯临下土。超越诸物。以在地上者。惟山为高。风雷日月。虽高于山。非立于地。不得与之并论也。故高者山。低者泽。两相对照。而若主宾。故艮兑先天对位。其用相反。艮以高而不危。峻而不险。特立独行。超群迈类。故拟诸人道。谓人之德性。当如艮也。知止而止。知退而退。致于至善。归于中和。此艮为人卦。与乾天坤地。并称三才。而夏后氏本之以立治焉。夏重人时。商重地利。周重天道。三代之易。各异其首。即夏首艮。商首坤。周首乾。而岁时亦如之。夏建寅。商建丑。周建子。观其历数。知其治功。艮本人道。则凡仿艮者。皆人事之所本。人者仁也。论语曰仁者乐山。以其德性近也。
艮震往来。一卦颠倒。故震往艮来。行有异方。事有异宜。而震中互蹇。艮则互解。蹇解亦往来卦。以中爻言。蹇六三九四。与未济同。艮则九三六四。与既济类。既未济亦往来卦也。故艮震之用恰相反。如行者背道而驰。传称震起也。艮止也。一起一止。亦相违。即一动一静。一作一息之意。物极则反。道穷则变。震动之后。必属艮止。故序卦传曰。物不可以终动。止之。故受之以艮。言两者相调剂也。以道言为反背。以用言为调剂。此震艮之异。当于中爻证之。行者必止。进者必退。为防其穷。则必变而反其道。推之如剥与复。亦本此理。地雷复者。震之道也。山地剥者。艮之道也。消者以息。盈者以虚。陽共陰相推。刚与柔相荡。此天地生化之妙。即在震艮往来中见之。震者振作之义。其行易躁。艮者休息之义。其志易怠。欲孚于道。必去其弊。欲成于用。必戒其过。此山雷颐为养正。而雷山小过反为过失也。盖颐陽表陰里。小过刚中柔外。一顺天行。一违物理。各有殊也。故艮字义取山冈之挺拔。而不失其静守之道。俗有呼山脊曰艮者。讹作峎。冈音之转。象本卦一陽在上。覆两陰也。陽昂于外。而陰伏于中。此德用克谐。偶以待奇。静以御动。此道功所本。故大学称知止。佛教明止观。止乃天下大本。一切动作。皆自止出。大哉止乎。不止将何所行。道以静坐为本。先求止而已。故不独人道重艮。仙佛亦自艮成。学者习艮卦。当先明此义耳。
艮其背。不获其身。行其庭。不见其人。无咎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彖辞也。艮卦以陽止于表。刚章于外。如人之背脊。故曰艮其背。背与面相反。见其面者。不见其背。今艮其背。自不得见其身。身以向我言。向背犹表里也。如人之行向前者。在后不得见其人。但见其背影而已。故背字对向言。兼有背驰之意。又悖也。相违也。人行固有向背。立时亦然。此背字赅立行言。惟见其背。而不相向。是以不得其身。不获即不得。不得见其人耳。与下不见其人一义。而以背言。故称身。艮者止也。止于背者。即限于所止之地。止则不复动转。故以背止者。不获其身。如背我而立。不能见其人也。虽见之。亦不知其为谁。以不见其面目。无以辨其人也。而艮之象。一陽在上。如山之脊。人之背。背脊之外无物也。背脊之内。则不得知。为其蔽也。艮止也。而兼限义。限于其背。则背外无可得。则所知者。惟背而已。以卦与震颠倒。震为进。艮为退。震为前。艮为后。故见震者得其前身。见艮者止其后背。正相反也。如登山者。见山之脊。不见其山之面。若不登山。则见之矣。而艮者。止而不移。故不动转。止于上者。何以窥其侧面哉。此明示艮止之道。不务旁观。不求多识。不期移转。不志前行。此所以为止。止于所止。永不改也。而知有限焉。行有界焉。思有位焉。见闻有所域焉。不随物以回圈。不遂事以周旋。不因人以穷达。不缘数以得失。此艮者有限者也。限于其地。限于其时。纵可得者背。而全身不可得也。可言者后。而其面目不可言也。故艮止。一切动作云为皆止。虽有智者。不可易也。故有目无覩。有耳无闻。有口无言。有知无觉。则艮之境。静定之至。无所有也。无所得也。无知亦无得也。故有行若无行。有人若无人。为耳目不用。聪明不施。神识不动。一无所触。则心亦止。物之示我者背。我之示人亦背。背外更无可见。则虽行其庭中。不见其人。然人之见否。在我之耳目神识。觉察与否定之。庭中固未必无人。而行者不之见也。以心已止。则物不干。聪明已塞。则闻见不复达于外。此藏精去智。存神知化者也。故虽不见而无咎也。推之于道。止于一者。不知其余。化于虚者。不辨其有。有自无出。果心已无。更何有哉。众自一分。果志已一。更何分哉。故一止天下同止。利害皆泯。得失皆删。险夷皆平。祸福皆净。则更何咎哉。故艮彖辞。道之至也。推之人事。亦将如之。人事之艮。当退休之时。潜藏之际。亦以艮背为用。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者。即不获其身之谓。盖以艮一陽止于表。不复前进。刚昭于外。利用退藏。则有其功名者。必急流勇退。着其声誉者。必知止不殆。此正所以保全其身。无害于人。塞其聪明。清其心志。则人莫之见。亦不为世咎也。以卦爻言。中互解有懈怠之势。中藏坎。有险陷之虞。故德业不可复加。行藏必有其度。此艮其背。犹山之已崇高。尚何求于腾越哉。巍峨之极。留为万方所瞻。峻拔之余。将以培育其下。此山之气反下达也。故善进者先思退。善飞者先求息。以天道不可过也。此艮之用。人道所循。行以期止。则止为道。止以备行。则行不諐。故崇高者志于卑。升进者志于退。勤作者志于息。功成名立者。志于休养。皆以中多险陷。人易懈怠也。见闻之极。反为不见不闻。荣显之余。转成无荣无显。非故为之。数有必至。非强致之。理有固然。艮承震动之后。不得不思其止矣。故无咎者。不止则有咎。知止则免耳。两陽介四陰中。柔乃胜之。以陰在下也。陰本于坤。安贞之德。行地无疆。非由其善静乎。静以为动。则动亦静。止以为行。则行亦止。困卦曰。入于其宫。不见其妻。与此行于其庭。不见其人。皆由坎用之应。困以坎在下。而艮则中藏坎。宫者。妻所居。而不见。庭者。人所在。亦不见。岂非当见而无见乎。当见而无见。是时位为之。非人力所强。故由道言。谓之塞兑。由人言。谓之反常。塞兑者。内静之功。反常者。天数之变。内静者。去其妄。存其真。天变者。应于时。制其义。故曰艮限也。如节度也。适其节度。而不鹜于外。守其界限。而毋求于他。则艮之道尽矣。艮之为德。仁者之事。仁者静而乐山。依艮以成名。故与震相反相成。成其生化也。天道生化皆有其时。不逾其限。寒暑有度。荣枯有数。不相失也。不相过也。故极于一。致于中。易言之。皆止也。止则永用其极。恒持其中。中极者艮也。万物莫不有其中极。则莫不终始于艮。如行路然。果无所止。将何以行。行行止止。斯利于用。陽刚在外。有其威仪。陰柔在内。有其涵养。定以御动。后以待先。故不获其身。身不损也。不见其人。人无恙也。茫茫无际。而中有不移。历历如波。而内无所动。故艮者道之本。德之纲。天之所以神。人之所以善。虽万物万事。不戾其用也。大哉艮乎。大学首谓止于至善者乎。
彖曰。艮止也。时止则止。时行则行。动静不失其时。其道光明。艮其背。止其所也。上下敌应。不相与也。是以不获其身。行其庭。不见其人。无咎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彖辞之义。明艮卦之用。人道之所本也。以彖辞仅指其象。示其所限。及所成用。明德达道之旨。而关吉凶者。只无咎二字。亦不及乾坤四德孰多孰寡。人多疑之。以为艮为人道。人道法于天地。何以元亨利贞四德。艮无一焉。而首称艮其背。末称无咎。似艮之道。止于此而已。不知艮之为义。在于善止。一切德用。均自止成。故首曰艮其背。明所止之处也。末曰无咎。明已止之功也。不及吉凶者。吉凶悔吝生乎动。既止则不动。不动奚有吉凶。不明言乾坤四德者。四德皆自乾元出。而非返于乾元之先者所能显。艮止以为返本复始之道。故无复后天生成之用。则无所昭其四德焉。乾坤四德。皆溯本至末。自初至终。后天之所见也。在人谓之仁礼义信。仁礼义信。德之所名。而原于道。存于性。艮止以循道归性为旨。则不复及性道所生之德也。故艮止者。一止皆止。既无动作。自无吉凶。志在先天。自不重后天四德。此彖辞不及指出也。观震彖辞首称震亨。即可见震与艮之异。震者自出者也。故曰帝出乎震。艮者自成者也。故曰成言乎艮。成者诚也。诚者一也。极也。返本复始。归于太极。太极而无极也。盖自上而下。由一而众者。震也。自下而上。由众而一者。艮也。艮握其机。而无思无为。以达于上天之载。无声无臭。得乾之一陽在上。而不复动。动则顺夫乾元用九之道。上天之则。与震之一陽在初。秉乾初九潜龙之用。主万有之始。为天道大生。乾道知始之则者。恰相对反。震为起始。则为德用者自众。艮为成终。则为德用者难明。一则形而下。一则形而上也。故艮彖辞先明所止。次明其虚。虚无之道。不闻不见。故有行可也。有见不可也。有止可也。有得不可也。此艮其背。不获其身。而行其庭。不见其人。不得其身。无我也。不见其人。无人与物也。人我同无。物我同净。则更何咎哉。故无咎。非免也。直无之。无之者。虚之也。空一切也。道曰虚无。佛曰空。儒曰止。皆此义也。释彖曰艮止也。时止则止。时行则行。动静不失其时。其道光明。此数语。即申释艮之大用。而由艮止之义。推出止与行。静与动之相连。更以一时字。一道字。明其为止为行。为静为动。举不能外此。即示人道之本。体用之间。有不可分离者存。艮固以止静为本。然其用。却非止静所能限也。有止则有行。有静则有动。行止动静。互相连系。互成因果。且亦由比例而见。形容以显。则后天事物。不得离陰陽配合。不得以孤独成名。此所谓对待必需之则。如行与止对待。动与静对待。果有其一。必有其二。若无其二。不得称名。犹人与己。物与我。来与往。进与退是也。不有人。何以名己。不有物。何以名我。不有往。何谓之来。不有进。何谓之退。故止者对行言。静者对动言。易言之。即无行自无止。无动自无静。如人永止永静。而终不行动者。此先天也。后天则否。故止者不行也。静者不动也。因其行已。故名不行为止。因其动已。故称不动为静。盖其用原相及也。如令之止。必前之已行。此之静。必彼之已动。而人动以生者。事业行以成者。果无行动。即无人物事业可言。此有止必有行。有静必有动。且不得或相违也。艮震往来。震者行动为用。艮者止静为旨。则艮由震出。而反艮者。亦必归于震。是止者终必行。静者终必动。为后天以循环往复。盈虚消息。永相继承。而不停歇也。然既继承不歇。则究以何而止。以何而行。由孰以动。由孰以静哉。斯则有主之者在。即时也。道也。道立其体。时明其用。非时则不宜。悖道则不利。宜与利者。事业所由成。化育所由见。虽天地不违。而况人乎。故止者时也。行者亦时。静者道也。动者亦道。道与时不二也。言时赅道。言道赅时。为天道必以时行。人道亦以时立。故曰时止时行。动静不失时。其道光明。光明者。正大之象。成功之期。无不宜也。无不利也。如日月中天。德用不可量也。以艮之止。非故止之。则其行也。亦非强为。艮之静也。非智静之。则其动也。亦非力使。此所以归于时与道耳。时不失。道自孚焉。有不光明者哉。光明与暗昧反。中道而行。随时而作。则更何暗昧之嫌。此光明者。易道所重。人道所本。由卦爻言。中藏坎而上有一陽应之。转成离之大象。离为光明。坎之对也。故依时道者光明。悖时与道。则反暗昧。以不能坦示其中。而险陷其内。则坎之误。不得离之照耀也。艮既善止。则决不陷于险。故蹇卦以反于艮。则蹇难可除。而爻辞分往来以喻之。谓往者循坎之险。而来者。用艮之止也。故艮之用。止固不失时。行亦如之。静固不违道。动亦如之。为克知止而能静。乃能成其行。致于动。亦如蹇之来较往宜也。艮其背者。以艮为止。而知止为始。止得其所为终。止其背。犹止于至善。方得其成。故曰止其所。言艮非徒止也。必得其地。得其时。犹黄鸟止于丘隅。得其地也。雌雉止于山梁。得其时也。时地一也。举地赅时。故止其所。即得其时。而上卦以陽在上。不能再升。则不得不止。是即止得其所之义。亦即艮其背之旨。陽动而自止于上。岂非宜于时。孚于道乎。如日月昭于天中。万方皆被其明。若潜于地下。是止非其所。则不得光明之称。故明入地中为明夷。而明出地上为晋。明夷为伤。晋则进也。即风地观。两陽在上。亦光明下照之象。若分而合之。即两艮相错也。艮之陽高而视下。故得光明之称。而为止其所之象。惟以下包两陰。柔以刚内。全卦均不相匹应。故曰不相与。言不相协济。如人之不相得耳。初与四。二与五。皆柔。惟三与上为刚。刚柔相背。即艮其背之辞所由来。谓艮以求止静。故不志于合同。如人苦修不复恋亲戚之乐。家庭之情。悠然长往。与世无洽。则终成其道。永乐其净。亦时止也。以一陽既自初至上。阅世已多。反省自易。清高之念。不移于富贵之情。光明之心。不蔽于尊荣之欲。是艮之成终也。而胸中豁达。无所留滞。耳目虚空。无所见闻。此彖辞其不获其身。不见其人。无咎。释文更申言之。使读者知艮止以清静为重也。物欲不起。神志永一。即止也。止于至善。必由此致之。故在卦爻。为不相应。在人物为不相与。而在道。为独全其天。在时。为善超于物。此中精义。非谙于修持者。难骤明也。
《宗主附注》
艮卦释彖辞中。艮其止。止其所也。系艮其背之讹。以彖辞称艮其背。释文明指为止其所。即言止其背者。得其所止之地也。后人误背作止。与彖辞不合。夫子命改正之。
象曰。兼山艮。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卦象辞也。兼山者。就六画卦言。艮为山。上下重艮。故为兼山。兼犹连也。合并也。叠也。两山重叠。接连不断之状。曰兼山。亦与兑称丽泽。震称洊雷同意。皆指原卦既重之象。若徒原卦。不得称洊或兼。而兼与洊。亦颇有别。洊者前后相继。如水之波。以其动也。兼者东西相望。如城之连。以其静也。有如人之并立。物之同峙。虽若分立。而实相衔接。虽若独崇。而实成起伏。故曰兼。以一卦而兼两山。古亦谓之连山。兼连同义。连则指其不断。兼则示其更续。不断一续。而仍连接。一内一外。而仍合并。故名兼山。以上下相合为重艮。故曰兼山艮。上下即内外也。远近也。由卦爻言为上下。由物象言为内外。由事理言为远近。因观山者立于一面。自近至远。视其起伏。自有异也。山静而不动。艮止而不行。人道则之。亦以止于其所。勿志于外。故曰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位者所止之地。亦即所守之分。如立者足所履。卧者身所安。皆位也。推之一切。无不有其位。位以限制其所为。范围其所作。而艮者止也。不以作为为先。则所限者。所范者。自思起。行之先必思。思存于心。行见于事。思且不出其位。何况行乎。故言思。即足概一切言行也。又思者欲也。愿望也。中庸曰。君子素其位而行。不愿乎其外。正与此辞同义。以人道法艮。必先知止。既知止。必知所止之位。此所以不复思于外也。
思不出位。包一切德用言。位在卦为爻。在事物为用。在人为德位兼时也。而其行则功用也。其成则德也。故大学止于至善。先求所止。如为人君。止于仁。为人臣。止于敬。为人子。止于孝。为人父。止于慈。与国人交。止于信。仁敬孝慈信者德也。亦即所止之位。所行之功。非仅以守为限。守即有行。故在此曰位。在一切亦曰分。分即位也。止位即守分也。各守其分。则皆成其德。天下无有乱者已。守分不失。即守正不阿。正从一止。止于一谓之正。各有其分。则皆止于其位。更何悖谬之行哉。故艮曰艮其背。背犹悖也。不顺于正为悖。或谓之逆。顺受其正。即听命于天。天命为性。止于一者。归于性。故守分不失者。正命不违。君子居易以俟命。即止于一。以守其分。亦即思不出其位也。正位者。天之命。本分者。人之命。持正不逆。则永正其位。安分不二。则长得其所。故善止者止于德。止于德。即止于位。亦即守其分。传曰。何以守位。曰人。人者仁也。人道配天地。仁德冠诸行。故人以守位。即成德以止至善。所谓成性也。立诚也。致一也。用中也。皆止也。皆止于其位也。圣人之大宝曰位。此位即分。即命也。性也。岂徒尊崇安富之为位哉。艮止而以不出位为先。足见君子之重所止。在明其性。立其命。成其德。达其道而已。简言之。即守其分。乾坤四德。守分为贞。贞者人道之本。或谓之节。或谓之操。皆贞也。正也。一也。守节不移。守贞不失。人道斯固。而后可推为利。广为元亨。利者。用之着。元亨者。道之达。而贞正者。德之始。分之所由明。位之所由保也。故易卦言位必赅德。德与位不离。离则失其正。失其正。即失其守。斯悖矣。故艮其背。犹曰杜其悖。艮止即杜塞也。不进则止。不通则塞。杜塞其悖逆。则所行无不顺以正。在道为止于背。不以向人。在德为杜其悖。而顺于正。此义似二。实一贯也。故象辞申之。以思不出位。思而出位。即不克杜其悖。而将徇其欲。以成其恶。是恰与止善之义背驰。故有位以限其思。有分以制其欲。有德以昭其道。有正以明其守。思发于心。而易徇于情。悖于性。戾于命。逸于分。乖于德。惟以不出位为诫。斯免矣。此彖占无咎。实与艮其背相应。悖行既止。顺正于性命之原。思念既纯。安贞于道德之内。则更何由乱其心。迷于艮哉。故曰艮者限也。限之以位。方止得其所。止者包禁止之义。以位禁止之。则天下皆止于其位。此艮之有成也。艮与坤易位。故法艮之止。必师坤之安贞。知止为始。安贞为终。一静永静。念亦不起。则何患思之出位哉。思指心之所念。心好动而难止。果限其思念。则心亦随止。此止静工夫。必自去妄念始。念未必皆妄。而出位之念必为妄。思不出位。与中庸发皆中节。恰是一理。发皆中节。则情不害性。思不出位。则念不动心。旨哉言乎。明道达德。必从事斯语。
初六。艮其趾。无咎。利永贞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初六爻辞也。初六在下。故曰艮其趾。与彖辞艮其背相应。背指全体之背。趾则足之趾。亦背之一部也。如他卦称趾。不必别其向背。而艮之初。为趾同。为指为跟则异。艮之初六。可释为足趾之跟。跟犹根也。亦从艮。固谐声。兼会意。谓止于其所。为立定之本。而止于前进。为限制之势。如以物范之。使勿动也。限其趾。则可知其不行。止其跟。则可见其稳立。不行则无前进之思。稳立亦鲜倾跌之患。是全秉坤安贞之道。厚载之功。而不失其静定之德者也。故无咎。以初六柔爻刚位。勿用之时。在下而陰柔。宜静不宜动。如艮之本旨。虽非艮主爻。却得艮正用。故曰利永贞。以全卦言。不及四德。以初六言。则兼利贞。利贞者。性情也。在人为重。而实法于地。地先利贞。人道师之。则利永贞。此三字。与坤上六同。坤利永贞。以大其厚载之德。艮利永贞。以明其知止之方。知止而至于永贞。是止于一。止于一。则就于正矣。故于利贞二德间。加一永字。永久也。恒久不变。长守不失。方为永贞。永贞以为利。则利自永贞成。虽乾坤贞利平等。而自人道言。则贞为本。利为用。贞为内。利为外。必先贞而后有利。不贞则亦不利。且利出于贞。其利可久可大。为有本也。如人之行。必先知止。行出于止。则行可远可广。以有基也。故艮其趾。非徒止之。将以便于行。非徒限之。将以助其进。此益在下者之志。居卑者之情。不可假也。不可强也。然必有其道。依其德。遵其时。先立其本。故行者先止。进者有限。皆立本也。本固用宏。不有守。安有为。不能贞。安得利。此利永贞。实艮全卦之道。而于初爻即明示之。初为始。始正则终亦正。始孚于道。则以后咸孚于道。故君子作事谋始。为立本也。艮而在趾。其本已立。如人之立已稳。则举足成行。此所以为利也。
象曰。艮其趾。未失正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初六在下。原非正位。而以其善止。止得其所。故孚于正道。是以为未失正。正字从一从止。止于一也。而四德贞为正。以有守也。非正则不可守。故失正二字。就止之用。与贞之德言。既止于一。得正之本。孚于贞。就正之道。此所以为未失正。言虽远于正位。而德不违于正义耳。凡物之称正者。必先稳定。必先安和。稳定则不倾邪。安和则不偏倒。故正必中必一。必用其极。必不失其重心。而必先固其本。全其基。厚其下。坚其内。盖始则求其正而不邪。次更求其永正而不变。如初不克正。固非正。即使暂正而不能恒久。是仍非正。艮之初六。以重于下之正。而有趾之止。得永贞之德。孚中和之用。是以不必正位而称正。有本有守。斯为正已。
六二。艮其腓。不拯其随。其心不快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六二爻辞也。六二坤之正位。而为离中爻。离坎相对应。在身则心与肾主之。艮以背为重。由下而上。初为趾。二为腓。皆足部。腓者腿后肥大部。欲曰腿肚。亦因艮其背。见其所止。止于腓。则可知足之未举。即人之未行。体之未动。体动必先其腓。人行必举其足。今艮其腓。是全身同止之象。而自限其腿足。不志于行进。则虽能止。究乖于行。虽能静。却戾于动。是艮其腓者。不克遂其用。故曰不拯其随。随犹遂也。顺也。俗称手足不仁不用者曰不遂。或作不随。谓肢体之动。必随于其心。遂其所志。心命之。志率之。而后动。若无心之命。志之率。而动者。病也。非狂即厥。狂者火之过。厥者水之过。俗称为风痰。内经曰。风婬末疾。即水火失治。筋脉失主。而搐搦。而牵拘。而促缩。而掉振也。总名之不随。谓不随其心志也。六二居中。心志之位。以艮其腓。而失其所止。限其所用。故曰不拯其随。拯者振拔也。援救也。不拯则不克振作。不能提携之意。则不得随其心志。以动以行。又不拯者。不正也。其随者阿顺也。不正而阿顺之。是徇其情欲。发于病态。非命之率之之效。则戾于心。故曰其心不快。谓不相应也。二五正位。内外重柔。上下睽隔。不能调协。虽居中位。无所用之。又不拯其随。亦包有不能顺遂其所止。以孚于安贞之德。达其厚载之道。且不能发于文明之象。成其光大之功。则以艮六二不克充坤离两卦之用也。重柔者。用变于刚。重陰者。情徇于陽。此过犹不及。举失其中和也。凡易辞称随者。与泽雷随有关。艮震往来。与兑亦对反。故六二爻恰与随戾。言不得与兑震协也。而兑震之合者。随之外。有归妹。归妹女之穷。即陰极。为坤道之尽。重坤必乾。穷极变通。故不拯其随。数当变化。变则反常。故心为之不快。快从夬。亦由兑来。兑主说言。心不快者。必有所不足。是即夬也。缺陷也。以六二至六四为坎。为陽陷。而象于肾。肾称小心。足腓者肾之属。肾有所限。则不得上奉于心。而水火不交。反成未济。是由中爻言。固孚既济之象。由二五正位言。则恰濒于未济也。此心不快。乃二失其应。五失其辅。中夹一刚。成梗阻之象。宜其为不拯其随也。梗于中者。不能振以升之。阻于内者。不能顺以出之。此六二之艮。为非止之所宜。不似初六之趾。犹未失正也。则初六虽在下。却远于九三之刚。而柔顺其止。可孚于贞守之正。六二以位故。而德不称。知止之善。而无以全其守。知行之艰。而无以拯于正。此爻辞以为有所病也。
象曰。不拯其随。未退听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六二本在下正位。有奉上之诚。而以艮止之在腓。离于其心。心肾不交。乃成不快之病。肾主耳。心主目。耳目为视听之官。而神志实心志之宰。则心不快者。耳失其聪。肾不奉者。目失其明。今以在下。专主肾言。故但称耳。而未及目。耳之不听。由于心不下交。故曰未退。言未能降以交于肾。以成其听。耳之能听。固肾之职。亦心之交。心肾永不相离。离则病而死。更何听哉。故不拯其随。为心之不退于下。即振举者。不得相随之意。心振举于上。肾奉承于下。两相随和。乃成视听。若不随。安能听哉。又听字亦含随顺之义。如俗称任之曰听便。任诸天命。曰听天由命。是听字即由随字来。即顺也。顺于所止。而合成其德。则何心之不快哉。今曰不快。正以其不能俯就。而顺于正命耳。顺于正命。为易之要义。人之要道。而艮之要德。果失其正。将何止为。故未退听。即言上下相违。二五相失。心不自降。而昂然自得。故曰未退。退字从艮。亦止也。不知止。以就于下之正。故为未退听。未退听者。成心不快之病。自贻伊戚。故不及吉凶。视在上者之能降心相从否耳。降心为退。相从为听。合言之。则聪明所出。视听所成。此听字兼二义。不可拘于耳病言。由爻象坎。坎为耳病。后人多执以释听字。不知此仅一义。不足尽易辞之精也。
九三。艮其限。列其夤。厉薰心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九三爻辞也。九三居内卦之终。为中爻之始。以刚加刚。重刚失中。而外接六四。则孚于既济之象。内刚外柔。得其协济。故曰既济。九三艮之主爻。主用所在。与上九应而不协。是艮之本色也。然以中互言。九三至六五为震。震艮相反。三五同功异位。原居多凶之地。特以重刚为震起之基。则有其进取之用。故由艮言为限。限者制止也。由震言为夤。夤者进行也。爻辞兼着其义。乃首曰艮其限。继曰列其夤。明九三一止一起。各尽其道。一退一进。皆有其时。九三刚过。而得中爻之道。有可济之功。此二者不偏废也。限者界也。居两者间。如竹之节。如地之疆。自成界限。不相混淆。故曰艮其限。言止于所止。不踰其次。限于所限。不出其界。即象辞不出位之义。盖九三人爻之始。人道之基。其所思行。即君子之所志。君子之道。可由九三见之。九三本乾之九三。朝乾夕惕。若厉无咎。戒惧之所尚。谨慎之为先。故艮师之。亦如其训。守其诫。不或踰越。而自止于所限。限犹艮也。止之见于外者曰限。禁止之。毋陵躐。毋规避。毋躁进。毋怠惰。此所以不曰止而曰限。明有所制也。止于其制。斯为艮其限。如人一身。腰以上者为天。腰以下者为地。天地之间。人之界也。肾藏所居。命门所系。内通丹田。外达于脊。艮以背重。则所限者。腰脊之中。小心之位。难经曰。七节之内。中有小心。即指此限。元陽之源。真炁之穴。虽藏于腹。而外着于脊椎。即七节椎之地。为人所止。止得其中。上下无碍。神志皆和。骨脉之宗。气血所汇。故为生之本。命之门。上在目瞳。下在小心。性命之根。精神之原。设失其养。生命乃倾。故精败者腰先折。肾败者脊先偻。神败者睛失明。心败者神无舍。内外维系。上下交接。皆以此小心为限。限之所为。行固有度。思亦有节。动固有则。静亦有守。此先天之气。生生之府。而易以坎当之。九三坎之中爻。乃有此象。陽内于陰。奇存于偶。水以济火。柔以育刚。合乎中和。致于一极。两仪还为太极。万善归于一心。故艮其限不可忽也。而为时位之所关。则动静异宜。行止异利。故虽艮其限。不徒止也。徒止是促其生机。停其生息。故必列其夤。以推进之。以阐运之。列者排列。即整齐之也。又如辨别其次。高下其位。优劣其才。贤愚其分。使各得其所。故谓之列。列其夤。则乃顺序以进。攀援以升。此由下而上。由中出表之所法也。与六二之拯其随相应。六二随之。九三夤之。乃顺就于正。各得所止。此九三之能列以夤者。刚之德也。有艮止为本。依震起为用。秉乾三之戒惧。免坎中之险陷。故贵在列其夤。若六二。则虽得位而无其德。故不拯其随。此柔之失。徒用坤之安贞。而忘乾之刚健也。故九三以乾之用。得艮之功。而其所为。亦如乾。故曰厉薰心。此厉字即乾之若厉。危也。自励也。自砺也。以免于坎之险陷。而思法乾之乾惕也。薰心者。刚在内。陽居中。如火之薰灼其心。心在上在外。原居君火之位。今坎中之陽。上与之合。是薰陶之。以成其生化之用也。而其过。则薰灼之。以干于自焚之危。故称厉。亦言其甚也。俗称过甚者曰厉害。即指太过言。刚过则反焚其中心。此既济以水上于火贵也。
象曰。艮其限。危薰心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以九三刚在中。居内外四陰之界。故曰限。而在两者间。当以通达为用。方得成其生化。大其作为。若竟止之。则害之也。故释文申之曰。危薰心也。危字指厉字言。而九三实含有危害之患。则为坎之中爻也。在六二。以其不克随。使心不快。亦由上下不相应耳。而幸在正位。有所守。故虽不快。而无危害。若九三。则重刚不中。上九相妬。上下难和。此所以有艮其限之占。而其害乃薰其心。薰心之患。又过于不快。不快者。无形之病。薰心则有形矣。不快者。可解之害。薰心则难解矣。以艮中互解。必孚震坎之合。九三偏于震。故不易解。而艮止之德。不顺于震起之志。坎陷之义。不孚于乾健之行。此欲止而又求进。欲一而反多忧。是内外相违。上下相贼。不为利。反害之。犹肾水不能济心火。且以少陽反灼少陰也。夤字上从夕。下为寅。含朝乾夕惕之训。有始勤终怠之嫌。且寅为木。系少陽相火之府。相火宜潜于下。今以求进。而薰其上。胆府原司决断。今以排列。而侵其心。是木之过。而土受其制也。薰字因心主火。而坎中一陽。亦火也。陰中之火如烟。故曰薰。若不侵灼其心。则上助成其化。此艮其限。原非过。以不得和于上。乃为过。列其夤。原非危。以不克正其行。乃为危。此则九三之失。在失行之和。进退之正。失和则生成者少。失正则贞利者乖。故称危薰心也。
六四。艮其身。无咎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六四爻辞也。四居外卦。亦如初六。皆艮之下爻。而四居中。得九三之协济。一刚一柔。一升一降。恰如既济。柔表而刚居里。险外而陽在中。此合人道者。故曰艮其身。无咎。言当其中爻。得其协和。知止而止。恰如其分。此所以免咎也。身与背相反。彖言背。以全卦陽为主。此言身。以四爻陰为先。陽止于背。陰止于身。故人背为陽。胸腹为陰。以行言。背为背。身则向也。面所向者。见其身。六四由内望外。而返身以就九三。故称身。言其返内向也。艮之大用在止。而求止之道。必自反。自反以求诚。则一切皆成。是真善止者也。艮陽尽于上。若不返。将何行乎。此君子于艮。重自反也。自反即返躬自责之意。求免过者。必先自返。返本复始。道之大原。克己复礼之谓也。故占无咎。六四虽柔。而乐近九三之刚。则不觉自返以求于止。自返之止。斯止其身矣。
象曰。艮其身。止诸躬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全卦自下上。初为趾。次为腓。三为限。皆内也。而皆身之背。至六四则外卦。内升外降。故六四为反止其身。身较腰脊略上。而居中御外。如人之体。下及于足。上达于首。皆身主之。如室之柱。木之干。草之茎也。安危所系。动定所司。今止于身。是全体皆止之象。非如下三爻止其一部也。故释曰。止诸躬。又躬者。包亲近之义。如躬亲。即指自身所为。止而为躬。则已止其本体。更无不止者矣。且止诸躬。即止其思与行。止其内与外。一切皆止。止之至矣。故善止者。必止于躬。物皆非我有。欲其同止。惟自止。此知止必自身始。而止观。必自心始。心身一也。皆属于躬。则止诸躬。艮之道尽矣。止以为行。行亦有止。故止诸躬者。诚之本也。至诚不息。常乐我净。恒久不变。永执厥中。即止躬之效。而人道之本原。宜其占无咎矣。
六五。艮其辅。言有序。悔亡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六五爻辞也。六五外卦之中。全卦之正。以柔履刚。为艮止本义。下与六二应。两者皆柔。秉坤之德。安贞厚载。内外同施。而六五在坤。为黄裳元吉之象。言具善顺承乾也。艮之六五。尤重此义。谓艮原得乾之一陽。而戴于上。如人之冠。冠乾履坤。恰如人之顶天立地。陽奇陰偶。故为乾者一。为坤者二。非量之多寡。乃德之重轻。故艮合乾坤。并陰陽。参奇偶。契虚盈。而以柔主中位。刚出柔前。此道之贞也。六五得其位。孚其旨。恰在其分。上有所承。下有所立。中得其正。静以生动。止以成行。故在下各爻。多偏于止。而至上卦。则重在交孚。盖上卦为外。志存上达。情徵广生。以本坤厚载之道。而达地博厚之德也。故德极于上爻。而位正于六五。六五以艮止之用。见于发言之机纽。犹面之辅。辅者弼也。佐佑也。口之两旁曰辅。人之口舌所司。言与食。呼与吸。皆关于辅。如物之有助。君之有宰。左史右相。前师后保。皆辅之属。为以展成其业。推广其德。不得或阙者也。故人无辅。则功行不立。口无辅。则言食不能。今六五柔以代刚。如人以辅代主。故艮其辅。不以口称。书曰。梦帝赉予良弼。其代予言。则六五艮其辅之谓也。六五以全体之主。而功用乃责之辅弼。亦以主方退休。不求显赫。而职不可废。位不可失。则资于辅。以代其功。良弼之代言。即善政之代布。故艮其辅者。言有序。以人君之位。非饮食之图。则辅弼之功。惟言底可绩。言之不爽。即政令之不忒。言而可法。即德仪之可型。故占悔亡。盖言可赅行。言既寡尤。行斯寡悔。故悔亡。言无悔吝矣。内贞外悔。内克贞者外无悔。此上下之相应也。而皆以坤贞为基。艮止为度耳。
象曰。艮其辅。以正中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原文误为中正。系颠倒之。言六五之用。称辅。而舍面与口。明其在正于中也。正于中者。由两辅以同止之。正即止于一。两辅皆止于一。即正其中。换言之。即正君也。所谓一正君而国定是也。君正则政无不正。政正则民无不正。是正一人。天下同正。即君止于一。万民莫不止于一。此艮止之道。大成之时。而由王之正位致之。以正位而非刚。是王之不足。尚有待于辅之正。王之不足。则赖其相之良。如伊尹之于太甲。周公之于成王。皆其例也。而高宗谅闇之时。以政委于傅说。命代之言。尤为正君之最着者。故傅说以说名。明其克代君言。即与艮其辅。以言有序。而占悔亡相证。言之有序。言不苟也。出言有章。君子之德。朕言不再。圣王之治。故释以正中。明艮辅之义大矣哉。
上九。敦艮。吉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艮上九爻辞也。上九居全卦之终。即艮卦之穷。而以一陽居上。又系主爻。主用所在。穷而不穷。亦如兑卦以上六为主爻。不得视如他卦。如陰之穷也。艮之上九。既为艮主用之爻。恰与下九三相似。不过九三在中。上九在上。微有不同。上九当全卦之尽。而在中互之外。陽极则变。恰是以乾变坤之位。故爻辞称敦艮而占吉。言敦者。秉坤厚载之德。与临之敦临。复之敦复。皆取坤用故云。而占吉者。既本坤厚载之德。复推艮主爻之用。是以不穷。而反成吉占。如履元吉在上之例。孚于大有庆也。艮为山。以崇高之道。峻极之形。则上爻恰如峰峦。巍峨在望。由高视下。莫非土之积。积卑以为高。积薄以为厚。是即称敦艮之由来。敦厚以上。山以崇高。敦厚为艮。人以挺拔。是不独止。且兼德之博厚言。山之博厚。乃地之特出者。以凡山中之物。或植或动。或泉或石。或埋藏于土中者。或昭着于地面者。皆山所蓄。即山之德所昭。此名敦艮。言其富有而广生。亦如坤也。坤为地。固兼山泽。艮为山。又兼水泉。在山言。是凡山所生者。所育者。所成者。所藏者。莫不秉山之气。得艮之用。而必见于面。发于外。以为其文德。以显其光辉。此亦如坤地之德无疆。孚乾天之道大生也。又上九与九三。两刚相耀。如日月代明。故在象曰兼山。言连接起伏。互于地面。为一切所瞻望也。故彖辞称其道光明。一陽昭垂。群陰内潜。外不其仪。中蓄诸物。而当峻极之位。最宜返躬之行。如履至尊者。则卑以自牧。居至上者。则俯以就下。斯道之所本。人道之所先也。故爻虽刚。而德重柔。道虽出于乾。而用必归于坤。返本复始。乃克成其终。故曰成终成始。莫盛于艮。此上九之陽。反以敦艮得吉也。不然。凡陽居上。乃高明之行。陽刚在外。宜刚健之号。何以敦厚称哉。虽似由穷变之故。实则原艮止之道也。盖上九一陽。志升不能复升。欲进不可复进。则惟有止于上。而返于下。静于外。而动于内。以成其返本还原之道。而达其由静生动之功。依止为行之妙耳。故艮以止。成终成始。终于上。始于下。终于外。始于内。亦即终于止静。始于行动。盖终者终其用。始者始其体。无形而有形。有终还于无。何哉。失其正位。若不还归。将何往哉。此六二六五。以柔得中。实为九三上九之所归也。中见坎卦。亦互成震。是以起则有险陷之虞。止则怀振作之志也。
象曰。敦艮之吉。以厚终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上九原为穷极之位。而艮反占吉者。则以艮能返于坤。秉坤之德。有敦厚之道。是以厚终也。厚固地博厚之德。终亦坤永终之道。犹坤卦上六永终以大终也。乾知大始。坤主大终。而艮兼之。乃有成终成始之称。上九在卦之终。故独称终。而不及始。然原始要终。人道之本。艮为人道。终则有始。虽曰坤德。亦承天行。就卦位言。坤艮易位。凡后天坤之用。皆艮代之。与坎代坤位者相应。以坎为水。艮为土。后天地上。惟水与土。为其大用。除水土外。无地可言。故二者皆代坤。在五行。坤艮皆为土。是代坤者。惟艮为最。以大地之象。属水者。不若属土者。易见其生成发育之德。为水者。亦不若为土者众多也。是以坤之用。恒自艮见之。但就艮为山言。则与泽各得其半耳。然艮兑对位。体用相及。是为艮者亦关兑。如六五之艮其辅。言有序。即着兑之用。兑主口舌。为说言。其爻位恰成刚柔相合之象。故凡对位者。皆有关连。不独兑艮也。艮卦至敦艮。实为全艮之终。而止于敦厚。成其笃实。皆出于贞。亦即诚也。以诚为终。则何患乎不明。中庸曰。自诚明。谓之性。又曰诚则明矣。返身而诚。光明自着。此释彖称其道光明。亦上九占吉之所由来也。陽德在上。如日月中天。光被下土。此观卦之象。为重艮之合成。合并为一。两陽上照。四陰下藏。故光辉四被。群生毕显。艮之厚终。亦有似之。
《宗主疏述》
艮为止。而一艮为良。即止于至善之意。良善也。俗称人善心为良心。孟子以生而知之为良知。生而能之为良能。皆以良即至善。至善者无不善。亦即性善之说所本也。性善者。天性固有之善。不待学问。不以磨练。不关攻琢。自然至善之谓也。而大学称止于至善。亦即由性善之义。指其归本还原而已。犹出于性善。复止于至善。始终皆善。则无一不善者存。而要在一止字。则止为体。行为用。不止不行。欲行之至善。必止于至善。止者定也。归宿也。志之所在。行亦随之。旨之所趋。德亦同至。故止能兼行言。而止于至善。亦含有行于至善之意。此止字。即易艮卦之用。艮止。而行亦由艮成。故传曰成终成始者。莫善于艮。又曰成言乎艮。艮加一则成良字。此一字即示其所止而已。止于一。方为真止。不一。安有止哉。故一艮。而良善之义具备。大学所谓为人君。止于仁。为人臣。止于敬一节。实亦止于善而已。止于善。则德至而道凝。性定而命固。故内功必先止。止于一。则众念不起。中心永恬。止于中。则百体悠然。精气圆畅。是止者。道之始终工夫。无论何教何门。不先止。不得道。即不定。不能把持易放之心。幻相纷陈。转瞬千变。则气何由静。精何由凝。神何由聚哉。一念永怀。万缘同净。此止也。止而不动。灵明常存。如水之止。如镜之明。则能纵观其变。以幻归真。提约其机。以玄达妙。此有欲而无欲之时也。老氏常有欲以观其窍。即止也。常无欲以观其妙。即观也。不止则不能观。以耳目之聪未除。知识之灵尚乱。则所观非我之观物。乃物主我之观。则心逐物而妄念愈多。灵徇情而无明愈众。此观之必先止耳。
艮陽在上。一在三爻。一在上爻。三上相应。而位一刚一柔。如二与五。初与四皆是。独九五与六二为正。乾坤本位也。若初九九四。乃震本爻。初六六四。则巽本爻。而九三上九。艮之本爻。六三上六。兑之本爻。九二九五。坎之本爻。六二六五。离之本爻。此无论何卦。凡孚此例者。即该各爻本位之用。六子除离坎有同乾坤正位外。其他四卦。皆不得乾坤正位。故后天惟离坎能代乾坤。他不能也。离代乾者。用坤之正。即六二爻。坎代坤者。用乾之正。即九五爻。可见后天离坎所代者。乾坤之用。非乾坤之体。体陽者用陰。故离代乾。恰同于地天交泰之上卦。而坎代坤。恰同于泰之下卦。坎离代用。方孚乾坤本爻本位之德。以后天陰陽不孤立也。孤则不生。合而后生乃见。艮虽以九三上九。得乾之气。而六二六五。皆坤之位。初六六四。则巽之位。以一卦备乾坤巽离。凡四卦。其对卦兑。则备坤乾震坎。以陽爻多也。陽爻多者。出于陽而化于陰。反之则陰爻多者。出于坤而化于乾。艮陽卦也。自坤出。故两陰在下。下者本始。如震则陽在下。陽为初始。陽气至盛。故为陽之长。陽至上极。进行已穷。则陽之消。一息一消。互为其根。故震艮往来。如根与枝。两卦相合。则成离。是陽之偶。变为陰也。陽奇陰偶故也。如合其半。则为颐。反之为小过。颐得其养。过失其利。故陰不可志于外。陽不可失其初。升降之间。行乃异道。陽升陰降故也。艮之一陽。升已至极。不得不止。故止。陽止则反让陰。全卦皆以止为用。而中爻独利于行。则以九三六四。孚于既济。济则利有攸往。中互雷水解。包震卦之用。震已在上。则云行雨施。故有润物之功。而成解缓之德。天道解驰。人事利济。则艮之用。岂徒止而已哉。以一陽介两陰之间。有如坎陷而不终陷。则以原为山也。山本崇高。何畏于陷哉。是道之妙用。高者卑之。崇者下之。以剂于平。而非相违也。故艮之道。重在自反。反身而知止。则何往而不宜。故艮者退也。退以进。则成功者远矣。故刚而柔。明而黠(黯?)。昭昭而不显。安安而能迁。故曰知止不殆。老氏已深揭其旨矣。
《易经证释》
下一篇:《易经证释》第59章 渐卦
上一篇:《易经证释》第57章 震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