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《庄子集释》庄子集释卷九下

时间:2018-07-15 16:07   点击:9717   标签:

杂篇让王第二十八【一】

【一】【释文】以事名篇。

尧以天下让许由,许由不受。又让于子州支父,子州支父曰:「以我为天子,犹之可也。虽然,我适有幽忧之病。方且治之,未暇治天下也。」【一】夫天下至重也,而不以害其生,又况他物乎【二】!唯无以天下为者,可以託天下也【三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尧许事迹,具载内篇。姓子,名州,字支父,怀道之人,隐者也。尧知其贤,让以帝位。以我为帝,亦当能以为事,故言犹之可也。幽,深也。忧,劳也。言我滞竟幽深,固心忧劳,且欲脩身,庶令合道,未有閒暇缉理万机也。

【释文】《子州支父》音甫。李云:支父,字也,即支伯也。《幽忧之病》王云:谓其病深固也。

【二】【疏】夫位登九五,威跨万乘,人伦尊重,莫甚于此,尚不以斯荣贵损害生涯,况乎他外事物,何能介意也!

【三】【疏】夫忘天下者,无以天下为也,唯此之人,可以委託于天下也。

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。子州支伯曰:「予适有幽忧之病,方且治之,未暇治天下也【一】。」故天下大器也,而不以易生,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【二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舜之事迹,具在内篇。支伯,犹支父也。◎俞越曰:汉书古今人表有子州支父,无支伯,则支父支伯是一人也。

【二】【疏】夫帝王之位,重大之器也,而不以此贵易夺其生,自非有道,孰能如是!故异于流俗之行也。

舜以天下让善卷,善卷曰:「余立于宇宙之中,冬日衣皮毛,夏日衣葛絺;春耕种,形足以劳动;秋收敛,身足以休食;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。吾何以天下为哉【一】!悲夫,子之不知余也!」遂不受。于是去而入深山,莫知其处。【二】

【一】【疏】姓善,名卷,隐者也。处于六合,顺于四时,自得天地之间,逍遥尘垢之外,道在其中,故不用天下。

【释文】《善卷》卷勉反,居阮反,又音眷。李云,姓善,名卷。◎俞越曰:吕览下贤篇作善绻。《衣皮》于既反。下同。

【二】【疏】古人淳朴。唤帝为子。恨舜不识野情,所以悲歎。

【释文】《其处》昌虑反。

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,石户之农曰:「卷卷乎后之为人,葆力之士也【一】!」以舜之德为未至也,于是夫负妻戴,携子以入于海,终身不反也【二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户字亦有作后者,随字读之。石户,地名也。农,人也,今江南唤人作农。此则舜之友人也。葆,牢固也。言舜心志坚固,〔筋〕力勤苦,腰背卷卷,不得归休,以此勤劳,翻来见让,故不受也。

【释文】《石户》本亦作后。《之农》李云:石户,地名。农,农人也。《卷卷》音权,郭音眷,用力貌。《葆力》音保,字亦作保。

【二】【疏】古人荷物,多用头戴,如今高丽犹有此风。以舜德化,未为至极。故携妻子,不践其土,入于大海州岛之中,往而不返也。

【释文】《以入于海》司马云:凡言入者,皆居其海岛之上与其曲隈中也。

大王亶父居邠,狄人攻之【一】;事之以皮帛而不受,事之以犬马而不受,事之以珠玉而不受,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。大王亶父曰:「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,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,吾不忍也。子皆勉居矣!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!【二】且吾闻之,不以所用养害所养。」因杖筴而去之。民相连而从之,遂成国于岐山之下。【三】夫大王亶父,可谓能尊生矣。能尊生者,虽贵富不以养伤身,虽贫贱不以利累形。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,皆重失之,见利轻亡其身,岂不惑哉!【四】

【一】【疏】亶父,王季之父,文王之祖也。邠,地名。狄人。猃允也。国邻戎虏,故为狄人攻伐。

【释文】《大王》音太。下同。《亶》丁但反。《父》音甫。下同。《邠》笔贫反,徐甫巾反。

【二】【疏】事,奉也。勉,励也。奚,何。狄人贪残,意在土地,我不忍伤杀,汝勉力居之。

【三】【疏】用养,土地也。所养,百姓也。本用地以养人,今杀人以存地,故不可也。因拄杖而去,民相连续,遂有国于岐阳。

【释文】《不以所用养害所养》地,所以养人也。今争以杀人,是以地害人也。人为地养,故不以地故害人也。《因杖》直亮反。《筴》初革反。《相连》力展反。司马云:连,读曰辇。《岐山》其宜反,或祁支反。

【四】【疏】夫乱世浇伪,人心浮浅,徇于轩冕以丧其身,逐于财利以殒其命,不知轻重,深成迷惑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以养伤身不以利累形》王云:富贵有养,而不以(味)〔昧〕(一)养伤身,贫贱无利,而不以求利累形也。

【校】(一)昧字依释文原本改。

越人三世弑其君,王子搜患之,逃乎丹穴。而越国无君,求王子搜不得,从之丹穴。王子搜不肯出,越人薰之以艾。乘以王(一)舆【一】。王子搜援绥登车,仰天而呼曰:「君乎君乎!独不可以舍我乎!」王子搜非恶为君也,恶为君之患也。若王子搜者,可谓不以国伤生矣,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【二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搜,王子名也。丹穴,南山洞也。玉舆,君之车辇也。亦有作王字者,随字读之,所谓玉辂也。越国之人,频杀君主,王子怖惧,逃之洞穴,呼召不出,以艾薰之。既请为君,故乘以玉辂。

【释文】《弑其》音试。《王子搜》素羔反,又悉遘反,又邀遘(二)反。李云:王子名。淮南子作翳。◎俞越曰:释文云:搜,淮南子作翳。然翳之前无三世弑君之事。史记越世家索隐以搜为翳之子无颛。据竹书纪年,翳为其子所弑,越人杀其子,立无余,又见弑而立无颛。是无颛以前三君皆不善终,则王子搜是无颛之异名无疑矣。淮南子盖传闻之误,当据索隐订正。《丹穴》尔雅云:南戴日为丹穴。《以艾》五盖反。《王舆》一本作玉舆。

【二】【疏】援,引也。绥,车上绳也。辞不获免,长歎登车,非恶为君,恐为祸患。以其重生轻位,故可屈而为君也。

【释文】《援》音爰。《而呼》火故反。本或作歎。《以舍》音捨。《非恶》乌路反。下及下章真恶同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王作玉。(一)邀遘疑悉邀之误。

韩魏相与争侵地。子华子见昭僖侯,昭僖侯有忧色【一】。子华子曰:「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,书之言曰:『左手攫之则右手废,右手攫之则左手废,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。』君能(一)攫之乎【二】?」

【一】【疏】僖侯,韩国之君也。华子,魏之贤人也。韩魏相邻,争侵境土,干戈既动,胜负未知,憷惕居怀,故有忧色。

【释文】《子华子》司马云:魏人也。◎俞越曰:吕览贵生篇引子华子曰:全生为上,亏生次之,死次之,迫生为下。又诬徒篇引子华子曰:王者乐其所以王,亡者乐其所以亡。高注并云:子华子,古体道人。知度、审为两篇注同。《昭僖侯》司马云:韩侯。◎俞越曰:韩有昭侯,有僖王,无昭僖侯。

【二】【疏】铭,书记也。攫,捉取也。废,斩去之也。假且书一铭记投之于前,左手取铭则斩去右手,右手取铭则斩去左手,然取铭者必得天下,君取之不?(以)取〔以〕譬(谕)〔喻〕,借问韩侯也。

【释文】《攫》俱碧俱缚二反,又史虢反。李云:取也。◎卢文弨曰:旧作俱碧反,俱缚反,或又史虢反。讹。今皆从宋本改正。《废》李云:弃也。司马云:病也。一云:攫者,援书铭;废者,斩右手。

【校】(一)高山寺本君下无能字。

昭僖侯曰:「寡人不攫也。【一】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答云:不能斩两臂而取六合也。

子华子曰:「甚善【一】!自是观之,两臂重于天下也,身亦重于两臂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【二】,今之所争者,其轻于韩又远。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【三】!」

【一】【疏】歎君之言,甚当于理。

【二】【疏】自,从也。于此言而观察之,则一身重于两臂,两臂重于天下,天下又重于韩,韩之与天下,轻重(之)〔亦〕(一)远矣。

【三】【疏】所争者疆畔之间,故于韩轻重远矣,而必固忧愁,伤形损性,恐其不得,岂不惑哉!

【释文】《其轻于韩又远》绝句。

【校】(一)亦字依正文改。

僖侯曰:「善哉!教寡人者众矣,未尝得闻此言也。」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【一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顿悟其言,歎之奇妙也。

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,使人以币先焉【一】。颜阖守陋闾,且布之衣而自饭牛【二】。鲁君之使者至,颜阖自对之。使者曰:「此颜阖之家与?」颜阖对曰:「此阖之家也。」使者致币,颜阖对曰:「恐听者(一)谬而遗使者罪,不若审之。」使者还,反审之,复来求之,则不得已。【三】故若颜阖者,真恶富贵也。

【一】【疏】鲁侯,鲁哀公,或云,鲁定公也。姓颜,名阖,鲁人,隐者也。币,帛也。闻颜阖得清廉之道,欲召之为相,故遣使人賷持币帛,先通其意。

【释文】《鲁君》一本作鲁侯。李云:哀公也。

【二】【疏】且布,子麻布也。饭,饲也。居疏陋之闾巷,著粗恶之布衣,身自饭牛,足明贫俭。

【释文】《且》音麤。徐七馀反。李云:有子麻也。本或作麤,非也。《饭牛》符晚反。

【三】【疏】遗,与也。不欲(授)〔受〕币,致此矫词以欺使者。◎俞越曰:上者字衍文。恐听谬而遗使者罪,恐其以误听得罪也。听即使者听之,非听者一人,使者一人也。吕氏春秋贵生篇正作恐听缪而遗使者罪。

【释文】《之使》所吏反。下及下章同。《家与》音馀。《而遗》唯季反。下皆同。《复来》音服,或音扶又反。下章皆同。

【校】(一)阙误引张君房本者作口。

故曰,道之真以治身,其绪馀以为国家,其土且以治天下。由此观之,帝王之功,圣人之馀事也,非所以完身养生也【一】。今世俗之君子,多危身弃生以殉物,岂不悲哉!凡圣人之动作也,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【二】。今且(一)有人于此,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。夫生者,岂特随侯之重哉!【三】

【一】【疏】绪,残也。土,粪也。且,草也。夫用真道以持身者,必以国家为残馀之事,将天下同于草土者也。

【释文】《绪馀》并如字。徐上音奢,下以嗟反。司马李云:绪者,残也,谓残馀也。◎庆藩案文选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注引司马云:绪,馀也。视释文较略。《土》敕雅反,又片贾行贾二反,又音如字。《且》侧雅反,又知雅反。司马云:土且,如粪草也。李云:土且,糟魄也,皆不真物也。一云:土且,无心之貌。

【二】【疏】殉,逐也。察世人之所适往,观黎庶之所云为,然后动作而应之也。

【释文】《必察其所以之》王云,圣人真以持身,馀以为国,故其动作必察之焉。所以之者,谓德所加之方也。所为者,谓所以待物也。动作如此,不必察也。

【三】【疏】随国近濮水,濮水出宝珠,即是灵蛇所衔以报恩,随侯所得者,故谓之随侯之珠也。夫雀高千仞,以珠弹之,所求者轻,所用者重,伤生殉物,其义亦然也。

【释文】《所要》一遥反。◎俞越曰:随侯下当有珠字。若无珠字,文义不足。吕氏春秋贵生篇作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,当据补。

【校】(一)高山寺本今下无且字。

子列子穷,容貌有飢色。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:「列御寇,盖有道之士也,居君之国而穷,君无乃为不好士乎?」【一】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。子列子见使者,再拜而辞【二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子阳,郑相也。御寇,郑人也,有道而穷。子阳不好贤士,远游之客讥刺子阳。

【释文】《子阳》郑相。《不好》呼报反。

【二】【疏】命召主仓之官,令与之粟。御寇清高,辞谢不受也。

【释文】《即令》力呈反。

使者去,子列子入,其妻望之而拊心曰:「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,皆得佚乐,今有飢色。君过而遗先生食,先生不受,岂不命邪(一)!【一】」

【一】【疏】与粟不受,天命贫穷,嗟惋拊心,责夫罪过。故知御寇之妻,不及老莱之妇远矣。

【释文】《拊心》徐音抚。《得佚》音逸。《乐》音洛。《君过》古卧反。本亦作遇。

【校】(一)高山寺本岂不命邪作岂非命也哉。

子列子笑谓之曰:「君非自知我也。以人之言而遗我粟,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,此吾所以不受也。」其卒,民果作难而杀子阳。【一】

【一】【疏】子阳严酷,人多怒之。左右有误折子阳弓者,恐必得罪,因国人逐猘狗,遂杀子阳也。

【释文】《作难》乃旦反。下章同。《杀子阳》子阳严酷,罪者无赦。舍人折弓,畏子阳怒责,因国人逐猘狗而杀子阳。◎俞越曰:子阳事见吕览适威篇、淮南犯论训。至史记郑世家则云,繻公二十五年,郑公杀其相子阳。二十七年,子阳之党共弑繻公骀,又与诸书不同。

楚昭王失国,屠羊说走而从于昭王【一】。昭王反国,将赏从者,及屠羊说。屠羊说曰:「大王失国,说失屠羊;大王反国,说亦反屠羊。臣之爵禄已复矣,又何赏之有!」

【一】【疏】昭王,名轸,平王之子也。伍奢伍尚遭平王诛戮,子婿奔吴而耕于野,后至吴王阖闾之世,请兵伐楚,遂破楚入郢以雪父之雠。其时昭王窘急,弃走奔随,又奔于郑。有屠羊贱人名说,从王奔走。奔走之由,置在下文。

【释文】《楚昭王》名轸,平王子。《屠羊说》音悦,或如字。

王曰:「强之!」

屠羊说曰:「大王失国,非臣之罪,故不敢伏其诛;大王反国,非臣之功,故不敢当其赏。」

王曰:「见之!」

屠羊说曰:「楚国之法,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,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而勇不足以死寇。吴军入郢,说畏难而避寇,非故随大王也。今大王欲废法毁约而见说,此非臣之所以闻于天下也。」

王谓司马子綦曰:「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,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【一】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三旌,三公也。亦有作珪字者,谓三卿皆执珪,故谓三卿为珪也。◎俞越曰: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句,此昭王自与司马子綦言,当称子,不当称子綦。綦字衍文。

【释文】《从者》才用反。《强之》其丈反。《见之》贤遍反,下同。《之知》音智。《入郢》以井反。《毁约》如字。徐于妙反。《而见》如字,亦贤遍反。《为我》于伪反。《三旌》三公位也。司马本作三珪,云:谓诸侯之三卿皆执珪也。◎庆藩案白帖、御览二百二十八,并引司马本三旌作三珪,云:诸侯三卿,皆执三珪。与释文小异。

屠羊说曰:「夫三旌之位,吾知其贵于屠羊之肆也;万锺之禄,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;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【一】!说不敢当,愿复反吾屠羊之肆。」遂不受也。

【一】【释文】《妄施》如字,又始豉反。

原宪居鲁,环堵之室,茨以生草;蓬户不完,桑以为枢;而瓮牖二室,褐以为塞;上漏下溼,匡坐而弦(一)【一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原宪,孔子弟子,姓原,名思,字宪也。周环各一堵,谓之环堵,犹方丈之室也。以草盖屋,谓之茨也。褐,粗衣也。匡,正也。原宪家贫,室唯环堵,仍以草覆舍,桑条为枢,蓬作门扉,破瓮为牖,夫妻二人各居一室,逢雨溼而弦歌自娱,知命安贫,所以然也。

【释文】《茨》徐疾私反。李云:盖屋也。◎庆藩案生草,新序节士篇作生蒿,蒿亦草也。生者,谓新生未乾之草,即牵萝补屋之意也。《蓬户》织蓬为户。《桑以为枢》尺朱反。司马云:屈桑条为户枢也。《瓮牖》音酉。司马云:破瓮为牖。《二室》司马云:夫妻各一室。《褐》下葛反,郭音葛,字或作(褐)〔褐〕。《为塞》悉代反。司马云:以褐衣塞牖也。《匡坐而弦》司马云:匡,正也。案弦谓弦歌。

【校】(一)阙误引张君房本弦下有歌字。(二)褐字依释文原本及世德堂本改。

子贡乘大马,中绀而表素,轩车不容巷,往见原宪【一】。原宪华冠縰履,杖藜而应门【二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子贡,孔子弟子,名赐,能言语,好荣华。其轩盖是白素,(裹)〔里〕为绀色,车马高大,故巷道不容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中绀》古暗反。李云:绀为中衣,加素为表。

【二】【疏】縰,蹑也。以华皮为冠,用藜藿为杖,贫无僕使,故自应门也。

【释文】《华冠》胡化反。以华木皮为冠。◎庆藩案华,(樗)〔〈木虖〉〕(一)也。说文:(樗)〔〈木虖〉〕木也,以其皮裹松脂,读若华。或作檴。玉篇:檴(樗)〔〈木虖〉〕,并胡霸胡郭二切。字通作华。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枫枰栌,张揖曰:华皮可以为索。《縰履》所倚反,或所买反。本或作〈縰,去"彳"〉。并下曳縰同。三苍解诂作躧,云:蹑也。声类或作屣。韦昭苏寄反。通俗文云:履不著跟曰屣。司马本作践。李云:縰履,谓履无跟也。王云:体之能蹑举而曳之也。履,或作屦。《杖藜》以藜为杖也。司马本作扶杖也。《应门》自对门也。

【校】(一)〈木虖〉字依段氏说文改。

子贡曰:「嘻!先生何病?」

原宪应之曰:「宪闻之,无财谓之贫,学而不能行谓之病。今宪,贫也,非病也。」子贡梭巡而有愧色【一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嘻,笑声也。梭巡,却退貌也。以俭繫奢,故怀惭愧之色。

【释文】《嘻》许其反。《梭巡》七旬反。

原宪笑曰:「夫希世而行,比周而友,学以为人,教以为己,仁义之慝,舆马之饰,宪不忍为也【一】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慝,姦恶也。饰,庄严也。夫趋世候时,希望富贵,周旋亲比,以结朋党,自求名誉,学以为人,多觅束脩,教以为己,託仁义以为姦慝,饰车马以衒矜夸,君子耻之,不忍为之也。

【释文】《希世而行》司马云:希,望也。所行常顾世誉而动,故曰希世而行。《比周》毗志反。《为人》于伪反。下为己同。《教以为己》学当为己,教当为人,今反不然也。《仁义之慝》吐得反,恶也。司马云:谓依託仁义为姦恶。

曾子居卫,縕袍无表,颜色肿哙,手足胼胝【一】。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製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屦而踵决【二】。曳縰而歌商颂,声满天地,若出金石。天子不得臣,诸侯不得友【三】。故养志者忘形,养形者忘利,致道者忘心矣【四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以麻縕袍絮,复无表里也。肿哙,犹剥错也。每自力作,故生胼胝。

【释文】《縕袍》纡纷反。司马云:谓麻縕为絮,论语云衣敝縕袍是也。《种》本亦作肿,章勇反。◎卢文弨曰:今书作肿。《哙》古外反,徐古活反。司马云:种哙,剥错也。王云:盈虚不常之貌。◎庆藩案释文引司马云,种哙,剥错也。王云,盈虚不常之貌。据说文:哙,咽也;一曰嚵,哙也。疑字当为癐,病甚也。通作殨,肿决曰殨。说文:瘣,病也,一曰肿旁出。哙殨瘣,并一声之转。《胼》薄田反。《胝》竹尼反。

【二】【疏】守分清虚,家业穷窭,三日不营熟食,十年不製新衣,绳烂正冠而缨断,袖破捉衿而肘见,履败纳之而(根)〔跟〕后决也。

【释文】《肘》竹久反。《见》贤遍反。

【三】【疏】〔响〕歌商颂(响),韵叶宫商,察其词理,雅符天地,声气清虚,又谐金石,风调高素,超绝人伦,故不与天子为臣,不与诸侯为友也。

【四】【疏】夫君子贤人,不以形挫志;摄卫之士,不以利伤生;得道之人,(志)〔忘〕心知之术也。

孔子谓颜回曰:「回,来!家贫居卑,胡不仕乎?」

颜回对曰:「不愿仕。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,足以给飦粥;郭内之田十亩,足以为丝麻;鼓琴足以自娱,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。回不愿仕。」

孔子愀然变容曰:「善哉回之意!丘闻之,『知足者不以利(一)自累也,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,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炸。』丘诵之久矣,今于回而后见之,是丘之得也。」【一】

【一】【疏】飦,麋也。炸,羞也。夫自得之士,不以得丧骇心;内修之人,岂复羞惭无位!孔子诵之,其来已久,今劝回仕,岂非失言!因回反照,故言丘得之矣。

【释文】《飦》之然反。字或作饘。广雅云:糜也。一云:纪言反。家语云:厚粥。一音干,谓干〈食弁〉。◎卢文弨曰:〈食弁〉,旧讹饼,今改正。《粥》之六反,又音育。《自乐》音洛。《愀》七小反,徐在九反,又七了子了二反,又资酉反。李音秋,又七遥反。一本作欣。◎卢文弨曰:旧作七了反,子了反,今改正。下七遥反,旧脱七字,亦补正。《行修》下孟反。《不炸》在洛反。尔雅云:惭也。又音昨。

【校】(一)阙误引江南李氏本利作羡。

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:「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乎魏阙之下,奈何【一】?」

【一】【疏】瞻子,魏之贤人也。魏公子名牟,封中山,故曰中山公子牟也。公子有嘉遁之情而无高蹈之德,故身在江海上而隐遁,心思魏阙下之荣华,既见贤人,借问其术也。

【释文】《公子牟》司马云:魏之公子,封中山,名牟。《瞻子》贤人也。淮南作詹。《魏阙》淮南作騩。司马本同,云:騩,读曰魏。象魏观阙,人君门也,言心存荣贵。许慎云:天子两观也。◎卢文弨曰:案今淮南亦作魏。

瞻子曰:「重生。重生则利轻【一】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重于生道,则轻于荣利,荣利既轻,则不思魏阙。

【释文】《重生》李云:重存生之道者,则名利轻,轻则易绝矣。此人身居江海,心贪荣利,故以此戒之。

中山公子牟曰:「虽知之,未能自(一)胜也【一】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虽知重于生道,未能胜于情欲。

【释文】《能胜》音升。下同。

【校】(一)世德堂本无自字。

瞻子曰:「不能自胜则从,神无恶乎【一】?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,此之谓重伤。重伤(一)之人,无寿类矣。【二】」

【一】【疏】若不胜于情欲,则宜从顺心神,亦不劳妄生嫌恶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能自胜则从》绝句。一读至神字绝句。◎俞越曰:释文曰,不能自胜则从绝句,此读是也。又曰:一读至神字绝句,则失之。吕氏春秋审为篇亦载此事,作不能自胜则纵之,神无恶乎?文子下德篇、淮南子道应篇并叠从之二字,作从之从之,则从神之不当连读明矣。又案从,吕氏春秋作纵,则当读子用反,而释文无音,亦失之。《无恶》如字。又乌路反。《乎》绝句。一读连下不能自胜为句。

【二】【疏】情既不胜,强生抑挫,情欲已损,抑又乖心,故名重伤也。如此之人,自然夭折,故不得与寿考者为侪类也。

【释文】《重伤》直用反。下同。◎俞越曰:重伤,犹再伤也。不能自胜,则已伤矣;又强制之而不使纵,是再伤也。故曰此之谓重伤。吕氏春秋审为篇高诱注曰:重读复重之重。是也。释文音直用反,非是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无此重伤二字。

魏牟,万乘之公子也,其隐岩穴也,难为于布衣之士;虽未至乎道,可谓有其意矣【一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夫大国王孙,生而荣贵,遂能岩栖谷隐,身履艰辛,虽未阶乎玄道,而有清高之志,足以激贪励俗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万乘》绳证反。

孔子穷于陈蔡之间,七日不火食,藜羹不糁,颜色甚惫,而弦歌于室【一】。颜回择(一)菜,子路子贡相与言曰:「夫子再逐于鲁,削迹于卫,伐树于宋,穷于商周,围于陈蔡,杀夫子者无罪,藉夫子者无禁。弦歌鼓琴,未尝绝音,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?【二】」

【一】【疏】陈蔡之事,外篇已解。既遭飢馁,营无火食,藜菜之羹,不加米糁,颜色衰惫而歌乐自娱,达道圣人,不以为事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火食》元嘉本无火字。《不糁》素感反。《甚惫》皮拜反。

【二】【疏】仕于鲁而被放,游于卫而削迹,讲于宋树下而司马桓魋欲杀夫子,憎其坐处,遂伐其树。故欲杀夫子,当无罪咎,凌藉之者,应无禁忌。由赐未达,故发斯言。

【释文】《伐树于宋》孔子之宋,与弟子习礼大树下,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,伐其树,孔子遂行。《藉》藉,毁也。又云:凌藉也。一云:凿也。或云:系也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择作释。

颜回无以应,入告孔子。孔子推琴喟然而歎曰:「由与赐,细人也。召而来,吾语之。」

子路子贡入。子路曰;「如此者可谓穷矣!」【一】

【一】【疏】喟然,嗟歎貌。由与赐,细碎之人也。命召将来,告之善道。如斯困苦,岂不穷乎!

【释文】《喟》去愧反,又苦怪反。《语之》鱼据反。

孔子曰:「是何言也!君子通于道之谓通,穷于道之谓穷。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,其何穷之为!故内省而不穷于道,临难而不失其德,天寒既至,霜雪(一)既降,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(二)。陈蔡之隘,于丘其幸乎!」【一】

【一】【疏】夫岁寒别木,处穷知士,因难显德,可谓幸矣。◎庆藩案何穷之为,为,犹谓也。古谓为二字义通。吕氏春秋慎人篇作何穷之谓。吕氏春秋精谕篇胡为不可,淮南原道、道应篇作胡谓不可。汉书高帝纪郦食其为里监门,史记为作谓,皆其证。(案左传一之谓甚,韩诗外传王欲用何谓辞之,新序杂事篇何谓至于此也,谓字并与为同义。)

【释文】《临难》乃旦反。◎俞越曰:天乃大字之误。国语鲁语大寒降,韦昭注曰:谓季冬建丑之月,大寒之后也。若作天寒既至,失其义矣。吕氏春秋慎人篇亦载此事,正作大寒。《之隘》音厄,又于懈反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雪作露。(二)阙误引江南古藏本茂也下有桓公得之莒,文公得之曹,越王得之会稽十六字。

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,子路扢然执干而舞【一】。子贡曰:「吾不知天之高也,地之下也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削然,取琴声也。扢然,奋勇貌也。既师资领悟,彼此欢娱也。

【释文】《削然》如字。李云:反琴声。亦作梢,音消。◎卢文弨曰:宋本梢作俏。《扢》许讫反,又巨乙反,鱼乙反。李云:奋舞貌。司马云:喜貌。《执干》干,楯也。

古之得道者,穷亦乐,通亦乐。所乐非穷通也,道德(一)于此,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。【一】故许由娱(二)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(三)【二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夫阴阳天地有四序寒温,人处其中,何能无穷通否泰耶!故得道之人,处穷通而常乐,譬之风雨,何足介怀乎!

【释文】《亦乐》音洛,下同。◎俞越曰:德当作得。吕览慎人篇作道得于此,则穷达一也,为寒暑风雨之序矣。疑此文穷通下,亦当有一也二字,而今夺之。

【二】【疏】共伯,名和,周王之孙也,怀道抱德,食封于共。厉王之难,天子旷绝,诸侯知共伯贤,请立为王,共伯不听,辞不获免,遂即王位。一十四年,天下大旱,舍屋生火,卜曰:厉王为祟。遂废共伯而立宣王。共伯退归,还食本邑,立之不喜,废之不怨,逍遥于丘首之山。丘首山,今在河内。颍阳,地名,在襄阳,未为定地名也。故许由娱乐于颍水,共伯得志于首山也。

【释文】《虞于颍阳》广雅云:虞,安也。安于颍阳。一本作娱(四)。娱,乐也。《共伯》音恭,下同。《得乎共首》司马云:共伯名和,脩其行,好贤人,诸侯皆以为贤。周厉王之难,天子旷绝,诸侯皆请以为天子,共伯不听,即干王位。十四年,大旱屋焚,卜于太阳,兆曰:厉王为祟。召公乃立宣王。共伯复归于宗,逍遥得意共山之首。共丘山,今在河内共县西。鲁连子云:共伯后归于国,得意共山之首。纪年云:共伯和即干王位。孟康注汉书古今人表,以为入为三公。本或作丘首。◎卢文弨曰:案今蜀书作摄行天子事。◎庆藩案路史发挥二注引司马云:共伯和脩行而好贤。厉王之难,天子旷绝,诸侯知共伯贤,立为天子。共伯不听,弗获免,遂即王位。一十四年,天下大旱,舍屋焚,卜于太阳,兆曰:厉王为祟。召公乃立宣王。共伯还归于宗,逍遥得意于共丘山之首。与释文小异。◎藩又案释文引司马云,共伯逍遥得意于共山之首,而不详共山属某所,疑共首即共头也。荀子儒效篇至共头而山隧,杨京注:共,河内县名,共头盖共县之山名。卢云:共头即庄子之共首。吕氏春秋诚廉篇亦作共头。此首字亦当为头之误。(头从页,页即首字也。古头首字通用。)

【校】(一)高山寺本德作得。(二)阙误引江南古藏本娱作虞。(三)阙误引江南古藏本得乎共首作得志乎丘首。赵谏议本共作丘。(四)今本作娱。

舜以天下让其友北人无择,北人无择曰:「异哉后之为人也,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!不若是而已,又欲以其辱行漫我。吾羞见之。」因自投清令之渊【一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孔子曰:士志于仁者,有杀身以成仁,无求生以害仁。夫志尚清遐,高风貌世,与夫贪利没命者,故有天地之降也。

【疏】北方之人,名曰无择,舜之友人也。后,君也。垄上曰亩,下曰畎。清令渊,在南阳西崿县界。舜耕于历山,长于垄亩,游尧门阙,受尧禅让,其事迹岂不如是乎?又欲将耻辱之行污漫于我。以此羞惭,遂投清令也。◎俞越曰:广韵二十五德北字注:古有北人无择。则北人是複姓。汉书古今人表作北人亡择。

【释文】《畎》古犬反。《亩》司马云:垄上曰亩,垄中曰畎。◎卢文弨曰:亩字俗,说文作畮,亦作(

)为正。《辱行》下孟反。下章同。《漫我》武谏反,徐武畔反。下章同。《清令》音零。《之渊》山海经云:在江南。一云:在南阳郡西崿山下。

汤将伐桀,因卞随而谋,卞随曰:「非吾事也。」

汤曰:「孰可?」

曰:「吾不知也。」

汤又因瞀(一)光而谋,瞀光曰:「非吾事也。」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作务,下同。

汤曰:「孰可?」

曰:「吾不知也。」

汤曰:「伊尹何如?」

曰:「强力忍垢,吾不知其他也。」【一】

【一】【疏】姓卞,名随,姓务,名光,并怀道之人,隐者也。汤知其贤,因之谋议。既非隐者之务,故答以不知。姓伊,名尹,字贽,佐世之贤人也。忍,耐也。垢,耻辱也。既欲阻兵,应须强力之士;方将弑主,亦藉耐羞之人,他外之能,吾不知也。

【释文】《瞀光》音务,又莫豆反。本或作务。《强力》李云:阻兵须力。◎卢文弨曰:旧阻讹徂,今改正。《忍垢》司马云:垢,辱也。李云:弑君须忍垢也。

汤遂与伊尹谋伐桀,剋之,以让卞随。卞随辞曰:「后之伐桀也谋乎我,必以我为贼也;胜桀而让我,必〔以〕(一)我为贪也。吾生乎乱世,而无道之人再来漫我以其辱行,吾不忍数闻也。」乃自投(稠)〔椆〕(二)水而死。【一】

【一】【疏】漫。污也。稠水,在颍川郡界。字又作桐。

【释文】《数闻》音朔。《(稠)〔椆〕水》直留反。本又作桐水。徐音同,又徒董反,又音封。本又作稠。司马本作洞,云:洞水在颍川。一云:在范阳郡界。

【校】(一)以字依世德堂本补。(二)椆字依世德堂本及释文原本改。下释文同。

汤又让瞀光曰:「知者谋之,武者遂之,仁者居之,古之道也。吾子胡不立乎?」

瞀光辞曰:「废上,非义也;杀民,非仁也;人犯其难,我享其利,非廉也【一】。吾闻之曰,非其义者,不受其禄,无道之世,不践其土。况尊我乎!吾不忍久见也。」乃负石而自沉于庐水【二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享,受也。废上,谓放桀也。杀民,谓征战也。〔人〕(一)犯其难,谓遭诛戮也。我享其利,谓受禄也。

【释文】《知者》音智。《其难》乃旦反。

【二】【注】旧说曰:如卞随务光者,其视天下也若六合之外,人所不能察也。斯则谬矣。夫轻天下者,不得有所重也,苟无所重,则无死地矣。以天下为六合之外,故当付之尧舜汤武耳。淡然无系,故(汛)〔帆〕(二)然从众,得失无{既木}于怀,何自投之为哉!若二子者,可以为殉名慕高矣,未可谓外天下也(三)。

【疏】庐水,在辽西北平郡界也。

【释文】《庐水》音闾。司马本作卢水,在辽东西界。一云在北平郡界。《淡然》徒暂反。《无{既木}》古代反。

【校】(一)人字依正文补。(二)帆字依世德堂本改。(三)赵谏议本无也字。

昔周之兴,有士二人处于孤竹,曰伯夷叔齐。二人相谓曰:「吾闻西方有人,似有道者,试往观焉【一】。」至于岐阳,武王闻之,使叔旦往见之,与(一)盟曰:「加富二等,就官一列。」血牲而埋之【二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孤竹,国名,在辽西。伯夷叔齐,兄弟让位,闻文王有道,故往观之。夷齐事迹,外篇已解矣。

【释文】《孤竹》司马云:孤竹国,在辽东令支县界。伯夷叔齐,其君之二子也。令,音郎定反。支,音巨移反。

【二】【疏】岐阳是岐山之阳,文王所都之地,今扶风是也。周公名旦,是武王之弟,故曰叔旦也。其时文王已崩,武王登极,将欲伐纣,招慰贤良,故令周公与其盟誓,加禄二级,授官一列,仍牲血衅其盟书,埋之坛下也。

【释文】《血牲》一本作杀牲。司马本作血之以牲。

【校】(一)世德堂本与下有之字。

二人相视而笑曰:「嘻,异哉!此非吾所谓道也。昔者神农之有天下也,时祀尽敬而不祈喜(一);其于人也,忠信尽治而无求焉。【一】乐与政为政,乐与治为治,不以人之坏自成也,不以人之卑自高也,不以遭时自利也【二】。今周见殷之乱而遽为政,上谋而下(二)行货,阻兵而保威,割牲而盟以为信,扬行以说众,杀伐以要利,是推乱以易暴也【三】。吾闻古之士,遭治世不避其任,遇乱世不为苟存。今天下闇,(周)〔殷〕(三)德衰,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,不如避之以絜吾行。」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,遂饿而死焉。若伯夷叔齐者,其于富贵也,苟可得已,则必不赖。高节戾行,独乐其志,不事于世,此二士之节也。【四】

【一】【疏】祈,求也。喜,福也。神农之世,淳朴未残,四时祭祀,尽于恭敬,其百姓忠诚信实,缉理而已,无所求焉。

【释文】《嘻》许其反,一音于其反。《祈喜》如字。徐许记反。◎俞越曰:喜当作喜。尔雅释诂:喜,福也。不祈喜者,不祈福也。吕氏春秋诚廉篇作时祀尽敬而不祈福也,与此字异义同。《尽治》直吏反。

【二】【疏】为政顺事,百姓缉理,从于物情,终不幸人之灾以为己福,愿人之险以为己利也。

【三】【疏】遽,速也。速为治政,彰纣之虐,谋谟行货以保兵威,显物行说以化黎庶,可谓推周之乱以易殷之暴也。◎王念孙曰:上谋而下行货,下字后人所加也。上与尚同。上谋而行货,阻兵而保威,句法正相对。后人误读上为上下之上,故加下字耳。吕氏春秋诚廉篇正作上谋而行货,阻兵而保威。

【释文】《扬行》下孟反。下吾行、戾行同。《以说》音悦。《以要》一遥反。

【四】【注】论语曰: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,不言其死也。而此云死焉,亦欲明其守饿以终,未必饿死也。此篇大意,以起高让远退之风。故被其风者,虽贪冒之人,乘天衢,入紫庭,犹时慨然中路而歎,况其凡乎!故夷许之徒,足以当稷契,对伊吕矣。夫居山谷而弘天下者,虽不俱为圣佐,不犹高于蒙埃尘者乎!其事虽难为,然其风少弊,故可遗也。曰:夷许之弊安在?曰:许由之弊,使人饰让以求进,遂至乎之哙也;伯夷之风,使暴虐之君得肆其毒而莫之敢亢也;伊吕之弊,使天下贪冒之雄敢行篡逆;唯圣人无迹,故无弊也。若以伊吕为圣人之迹,则伯夷叔齐亦圣人之迹也;若以伯夷叔齐非圣人之迹邪?则伊吕之事亦非圣〔人〕(四)矣。夫圣人因物之自行,故无迹。然则所谓圣者,我本无迹,故物得其迹,迹得而强名圣,则圣者乃无迹之名也。

【疏】涂,污也。若与周并存,恐污吾行,不如逃避,饿死于首山。首山在蒲州城南近河是也。

【释文】《故被》皮义反。《贪冒》亡北反,或亡报反。下同。《稷契》息列反。《之哙》音快。《篡》初患反。唐云:或曰:让王之篇,其章多重生,而务光二三子自投于水,何也?答曰:庄书之兴,存乎反本,反本之由,先于去荣;是以明让王之一篇,标傲世之逸志,旨在不降以厉俗,无厚身以全生。所以时有重生之辞者,亦归弃荣之意耳,深于尘务之为弊也。其次者,虽复被褐啜粥,保身而已。其全道尚高而超俗自逸,宁投身于清令,终不屈于世累也。此旧集音有,聊复录之,于义无当也。

【校】(一)高山寺本作熹。(二)高山寺本无下字。(三)殷字依高山寺本及阙误引江南古藏本李氏本改。(四)人字依赵谏议本补。

杂篇盗跖第二十九【一】

【一】【释文】以人名篇。

孔子与柳下季为友,柳下季之弟,名曰盗跖。盗跖从卒九千人,横行天下,侵暴诸侯,穴室枢(一)户,驱人牛马,取人妇女,贪得忘亲,不顾父母兄弟,不祭先祖。所过之邑,大国守城,小国入保,万民苦之。【一】

【一】【疏】姓展,名禽,字季,食采柳下,故谓之柳下季。亦言居柳树之下,故以为号。展禽是鲁庄公时,孔子相去百馀岁,而言友者,盖寓言也。跖者,禽之弟名也,常为巨盗,故名盗跖。穿穴屋室,解脱门枢,而取人牛马也。亦有作空字、驱字者。保,小城也。为害既巨,故百姓困之。

【释文】《孔子与柳下季为友》柳下惠姓展,名获,字季禽。一云:字子禽,居柳下而施德惠。一云:惠,諡也。一云:柳下,邑名。案左传云,展禽是鲁僖公时人,至孔子生八十馀年,若至子路之死百五六十岁,不得为友,是寄言也。《盗跖》之石反。李奇注汉书云:跖,秦之大盗也。◎俞越曰:史记伯夷传正义又云,蹠者,黄帝时大盗之名。是跖之为何时人,竟无定说。孔子与柳下惠不同时,柳下惠与盗跖亦不同时,读者勿以寓言为实也。《从》才用反。《卒》尊忽反。下同。《枢户》尺朱反,徐苦沟反。司马云:破人户枢而取物也。《入保》郑注礼记曰:小城曰保。

【校】(一)阙误引刘得一本枢作抠。

孔子谓柳下季曰:「夫为人父者,必能诏其子;为人兄者,必能教其弟。若父不能诏其子,兄不能教其弟,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。今先生,世之才士也,弟为盗跖,为天下害,而弗能教也,丘窃为先生羞之。丘请为先生往说之。」

柳下季曰:「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,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,若子不听父之诏,弟不受兄之教,虽今先生之辩,将奈之何哉!且跖之为人也,心如涌泉,意如飘风,强足以距(一)敌,辩足以饰非,顺其心则喜,逆其心则怒,易辱人以言。先生必无往。」

孔子不听,颜回为驭,子贡为右,往见盗跖。盗跖乃方休卒徒(二)大(三)山之阳,脍人肝而餔之【一】。孔子下车而前,见谒者曰:「鲁人孔丘,闻将军高义,敬再拜谒者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餔,食也。子贡骖乘,在车之右也。

【释文】《能诏》如字,教也。《窃为》于伪反。下请为、为我、窃为、使为皆同。《说之》始锐反。《飘风》婢遥反,徐扶遥反。《易辱》以豉反。《大山》音太。《脍》古外反。《餔》布吴反,徐甫吴反。字林云:日申时食也。

【校】(一)世德堂本距作拒。(二)阙误引江南古藏本徒下有于字。(三)赵谏议本大作太,阙误同。

谒者入通,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髮上指冠,曰:「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?为我告之:『尔作言造语,妄称文武【一】,冠枝木之冠,带死牛之胁【二】,多辞缪说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,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,妄作孝弟(一)而缴倖于封侯富贵者也【三】。子之罪大极重,疾走归!不然,我将以子肝益昼餔(二)之膳!』」

【一】【疏】言孔子宪章文武,祖述尧舜,刊定礼乐,遗迹将来也。

【释文】《髮上》时掌反。《此夫》音符,又如字。

【二】【疏】胁,肋也。言尼父所戴冕,浮华雕饰,华叶繁茂,有类树枝。又将牛皮用为革带,既阔且坚,又如牛肋也。

【释文】《冠》古乱反。《枝木之冠》如字。司马云:冠多华饰,如木之枝繁。《带死牛之胁》许劫反。司马云:取牛皮为大革带。

【三】【疏】缴倖,冀望也。夫作孝弟,序人伦,意在乎富贵封侯者也。故历聘不已,接舆有凤兮之讥;弃本滞迹,师金致刍狗之诮也。

【释文】《缪说》音谬。《孝弟》音悌。本亦作悌。《而缴》古尧反。◎俞越曰:极当作殛。尔雅释言:殛,诛也。言罪大而诛重也。极殛古字通。书洪范篇鲧则殛死,多士篇大罚殛之,僖二十八年左传明神殛之,昭七年传昔尧殛鲧于羽山,释文并曰:殛,本作极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弟作悌。(二)赵本餔作脯。

孔子复通曰:「丘得幸(一)于季,愿望履幕下【一】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言丘幸其得与贤兄朋友,不敢正睹仪容,愿履帐幕之下。亦有作綦字者。綦,履迹也。愿履綦迹,犹看足下。

【释文】《复通》扶又反,下同。《愿望履幕下》司马本幕作綦,云:言视不敢望跖面,望履结而还也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幸下有然字。

谒者复通,盗跖曰:「使来前!」

孔子趋而进,避席反走,再拜盗跖。盗跖大怒,两展其足,案剑瞋目,声如乳虎,曰:「丘来前!若所言,顺吾意则生,逆吾心则死。」【一】

【一】【疏】趋,疾行也。反走,却退。两展其足,伸两脚也。

【释文】《反走》小却行也。◎庆藩案文选谢灵运〔从〕斤(行)〔竹〕涧越岭溪行注引司马云:展,申也。释文阙。《瞋》赤真反,徐赤夷反。广雅云:张也。《如乳》如树反。

孔子曰:「丘闻之,凡天下(一)有三德:生而长大,美好无双,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,此上德也;知维天地,能辩诸物,此中德也;勇悍果敢,聚众率兵,此下德也。凡人有此一德者,足以南面称孤矣。今将军兼此三者,身长八尺二寸,面目有光,唇如激丹,齿如齐贝,音中黄锺,而名曰盗跖,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【一】。将军有意听臣,臣请南使吴越,北使齐鲁,东使宋卫,西使晋楚,使为将军造大城数百里,立数十万户之邑,尊将军为诸侯,与天下更始,罢兵休卒,收养昆弟,共祭先祖。此圣人才士之行,而天下之愿也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激,明也。贝,珠也。黄锺,六律声也。

【释文】《少长》诗召反,下丁丈反。《皆说》音悦。下同。《知维》音智。《勇悍》户旦反。《激丹》古历反。司马云:明也。《齐贝》一本作含贝。《音中》丁仲反。《南使》所吏反。下三字同。《数百》所主反。下同。《罢兵》如字。徐扶彼反。《共祭》音恭。《之行》下孟反。下同。

【校】(一)张君房本有人字。

盗跖大怒曰:「丘来前!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,皆愚陋恒民之谓耳。今长大美好,人见而悦之者,此吾父母之遗德也。丘虽不吾誉,吾独不自知邪?

且吾闻之,好面誉人者,亦好背而毁之。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,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,安可久长也【一】!城之大者,莫大乎天下矣。尧舜有天下,子孙无置锥之地【二】;汤武立为天子,而后世绝灭;非以其利大故邪【三】?

【一】【疏】言大城众民,不可长久也。

【释文】《恒民》一本作顺民。后亦尔。《吾誉》音馀。下同。《好面》呼报反。下同。《背》音佩。下同。

【二】【疏】尧让舜,不授丹朱,舜让禹而商均不嗣,故无置锥之地也。

【三】【疏】殷汤周武,总统万机,后世子孙,咸遭篡弑,岂非四海利重所以致之!

且吾闻之,古者禽兽多而人少,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,昼拾橡栗,暮栖木上,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。古者民不知衣服,夏多积薪,冬则炀之,故命之曰知生之民。神农之世,卧则居居,起则于于【一】,民知其母,不知其父,与麋鹿共处,耕而食,织而衣,无有相害之心,此至德之隆也。然而黄帝不能致德,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流血百里【二】。尧舜作,立群臣【三】,汤放其主【四】,武王杀纣。【五】自是之后,以强陵弱,以众暴寡。汤武以来,皆乱人之徒也。【六】

【一】【疏】居居,安静之容。于于,自得之貌。

【释文】《橡》音象。《炀》羊亮反。◎庆藩案于于,广大之意也。方言:于,大也。礼文王世子于其身以善其君,郑注曰:于读为迂。迂,犹广也,大也。檀弓于则于,正义亦训于为广大。于于,重言也。

【二】【疏】至,致也。蚩尤,诸侯也。涿鹿,地名,今幽州涿郡是也。蚩尤造五兵,与黄帝战,故流血百里也。

【释文】《蚩尤》神农时诸侯,始造兵者也。神农之后,第八帝曰榆罔。世蚩尤氏强,与榆罔争王,逐榆罔。榆罔与黄帝合谋,击杀蚩尤。汉书音义云:蚩尤,古之天子。一曰庶人贪者。《涿鹿》音卓。本又作浊。司马云:涿鹿,地名,故城今在上谷郡西南八十里。

【三】【疏】置百官也。

【四】【疏】放桀于南巢也。

【五】【疏】朝歌之战。

【释文】《武王杀》音试。下同。

【六】【疏】征伐篡弑,汤武最甚。

今子脩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辩,以教后世【一】,缝衣浅带,矫言伪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,而欲求富贵焉,盗莫大于子。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,而乃谓我为盗跖?【二】

【一】【疏】孔子宪章文武,辩说仁义,为后世之教也。

【二】【疏】制缝掖之衣,浅薄之带,矫饰言行,诳惑诸侯,其为贼害,甚于盗跖。

【释文】《摓衣》本又作缝,扶恭反,徐扶公反,又音冯。◎卢文弨曰:今书作缝衣。◎庆藩案摓衣浅带,向秀注曰:儒服宽而长大。(见列子黄帝篇注。)释文摓,又作缝。缝衣,大衣也。或作逢,书洪范子孙其逢吉,马注曰:逢,大也。礼儒行逢掖之衣,郑注:逢,犹大也。荀子非十二子篇其衣逢,儒效篇逢衣浅带,杨注并曰:逢,大也。亦省作綘,墨子公孟篇:綘衣博袍。綘博,皆大也。(集韵:缝,或省作綘。汉丹阳太守郭旻碑弥綘衮口,綘即缝字。)《浅带》缝带使浅狭。《矫言》纪表反。

子以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,使子路去其危冠,解其长剑,而受教于子,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【一】。其卒之也,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,身菹于卫东门之上,是子教之不至也【二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高危之冠,长大之剑,勇者之服也。既伏膺孔氏,故解去之。

【释文】《说子路》始锐反,又如字。《去其》起吕反。《危冠》李云:危,高也。子路好勇,冠似雄鸡形,背负豭(牛)〔斗〕(一),用表己强也。◎卢文弨曰:今书音义作豭斗,案史记作佩豭豚。

【二】【疏】仲由疾恶情深,杀卫君蒯瞶,事既不逮,身遭菹醯,盗跖故以此相讥也。

【释文】《其卒》子恤反。《身菹》庄居反。

【校】(一)斗字依世德堂本及释文考证改。

子自谓才士圣人邪?则再逐于鲁,削迹于卫,穷于齐,围于陈蔡,不容身于天下。子教子路菹此患,上无以为身,下无以为人,子之道岂足贵邪?

世之所高,莫若黄帝,黄帝尚不能全德,而战涿鹿之野,流血百里。尧不慈【一】,舜不孝【二】,禹偏枯【三】,汤放其主,武王伐纣,文王拘羑里【四】。此六(一)子者,世之所高也,孰论之,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,其行乃甚可羞也【五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谓不与丹朱天下。

【释文】《以为》于伪反,下同。《尧不慈》不授子也。

【二】【疏】为父所疾也。

【三】【疏】治水勤劳,风栉雨沐,致偏枯之疾,半身不遂也。

【四】【疏】羑里,殷狱名。文王遭纣之难,戹于囹吾,凡经七年,方得免脱。

【释文】《文王拘羑里》纣之二十年,囚文王。

【五】【疏】六子者,谓黄帝尧舜禹汤文王也。皆以利于万乘,是以迷于真道而不反于自然,故可耻也。

【释文】《而强》其丈反。《可羞》如字。本又作恶,乌路反。

【校】(一)阙误引江南古藏本六作七。

世之所谓贤士,伯夷叔齐。伯夷叔齐(一)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,骨肉不葬。鲍焦饰行非世,抱木而死。【一】申徒狄谏而不听,负石自投于河,为鱼鼈所食【二】。介子推至忠也,自割其股以食文公,文公后背之,子推怒而去,抱木而燔死【三】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此六(二)子者,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,皆离(三)名轻死,不念本养寿命者也【四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二人穷死首山,复无子胤收葬也。姓鲍,名焦,周时隐者也。饰行非世,廉洁自守,荷担採樵,拾橡充食,故无子胤,不臣天子,不友诸侯。子贡遇之,谓之曰:「吾闻非其政者不履其地,污其君者不受其利。今子履其地,食其利,其可乎?」鲍焦曰:「吾闻廉士重进而轻退,贤人易愧而轻死。」遂抱木立枯焉。

【二】【疏】申徒自沉,前篇已释。谏而不听,未详所据。崔嘉虽解,无的谏辞。

【释文】《负石自投于河》申徒狄将投于河,崔嘉止之曰:「吾闻圣人仁士民父母,若儒足故,不救溺人,可乎?」申徒狄曰:「不然。昔桀杀龙逢,纣杀比干,而亡天下;吴杀子婿,陈杀泄治,而灭其国。非圣人不仁,不用故也。」遂沉河而死。

【三】【疏】晋文公重耳也,遭骊姬之难,出奔他国,在路困乏,推割股肉以饴之。公后还三日,封于从者,遂忘子推。子推作龙蛇之歌,书其营门,怒而逃。公后惭谢,追子推于介山。子推隐避,公因放火烧山,庶其走出。火至,子推遂抱树而焚死焉。

【释文】《以食》音嗣。《燔死》音烦,烧也。◎庆藩案左传:介之推不言禄,禄亦弗及。又曰:晋侯求之不得,以绵上为之田,曰:「以志吾过,且旌善人。」吕览曰:介推负釜盖蹬,终身不见。史记曰:使人召之则亡。闻其入绵上山中,于是环绵上之山中而封之,以为介推田,号曰介山。遍查经传,并无介推燔死之事。自屈子为立枯之说,(楚辞九章惜往日:介子推而立枯兮。)庄生有燔死之文,(容斋三笔云始自新序,非也。)而东方朔七谏、汉书丙吉传皆承其误。今当以左传吕览正之。

【四】【疏】六子者,谓伯夷叔齐鲍焦申徒介推尾生。言此六人,不合玄道,矫情饰行,苟异俗中,用此声名,传之后世。亦何异乎张磔死狗,流在水中,贫病之人,操瓢乞告!此閒人物,不许见闻,六子之行,事同于此,皆为重名轻死,不念归本养生,寿尽天命者也。豕字有作死字者,乞字有作走字者,随字读之。豕,猪也。

【释文】《尾生》一本作微生。战国策作尾生高,高诱以为鲁人。《磔》竹客反。广雅云:张也。《操》七曹反。《瓢》婢遥反。《而乞者》李云:言上四人不得其死,犹猪狗乞儿流转沟中者也。乞,或作走。《离名》力智反。《念本》本,或作卒。

【校】(一)世德堂本伯夷叔齐四字不重

八字精批八字合婚流年2024姻缘分析

不知命的人,总是身不由已,升势起运的方法就在你的八字命盘里。

婚前担心婚运不佳,婚后一直家运不旺,八字婚书,既能合婚,亦可调运。

2024甲辰龙年,九火运来临,精准详批运势机遇,助你收获爱情、事业高升、财富暴涨:

你的正缘是谁?何时出现?没有人知道。唯有八字会提示你上等婚缘的出现。

未婚 已婚

热门测算

姓名配对测终生运八字事业运八字合婚八字算命2022生肖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