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《庄子集释》庄子集释卷十下

时间:2018-07-15 16:04   点击:6009   标签:

杂篇天下第三十三【一】

【一】【释文】以义名篇。

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,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【一】。古之所谓道术者,果恶乎在【一】?曰:「无乎不在【三】。」曰:「神何由降?明何由出【四】?」「圣有所生,王有所成【五】,皆原于一【六】。」

【一】【注】为其所(一)有为,则真为也,为其真为,则无为矣,又何加焉!

【疏】方,道也。自轩顼已下,迄于尧舜,治道艺术,方法甚多,皆随有物之情,顺其所为之性,任群品之动植,曾不加之于分表,是以虽教不教,虽为不为矣。

【二】【疏】上古三皇所行道术,随物任化,淳朴无为,此之方法,定在何处?假设疑问,发明深理也。

【释文】《恶乎》音乌。

【三】【疏】答曰:无为玄道,所在有之,自古及今,无处不遍。

【四】【注】神明由事感而后降出。

【疏】神者,妙物之名;明者,智周为义。若使虚通圣道,今古有之,亦何劳彼神人显兹明智,制体作乐以导物乎?

【五】【疏】夫虚凝玄道,物感所以诞生,圣帝明王,功成所以降迹,岂徒然哉!

【六】【注】使物各复其根,抱一而已,无饰于外,斯圣王所以生成也。

【疏】原,本也。一,道。虽复降灵接物,混迹和光,应物不离真常,抱一而归本者也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其所作以其。

不离于宗,谓之天人。不离于精,谓之神人。不离于真,谓之至人。以天为宗,以德为本,以道为门,兆于变化,谓之圣人。【一】以仁为恩,以义为理,以礼为行,以乐为和,薰然慈仁,谓之君子。【二】以法为分,以名为表,以参为验,以稽为决,其数一二三四是也【三】,百官以此相齿,以事为常【四】,以衣食为主,蕃息畜藏【五】,老弱孤寡为意(一),皆有以养,民之理也【六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凡此四名,一人耳,所自言之异。

【疏】冥宗契本,谓之自然。淳粹不杂,谓之神妙。嶷然不假,谓之至极。以自然为宗,上德为本,玄道为门,观于机兆,随物变化者,谓之圣人。己上四人,只是一耳,随其功用,故有四名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离》力智反。下注不离、离性、下章离于同。《兆于》本或作逃。

【二】【注】此四(者)〔名〕(二)之粗迹,而贤人君子之所服膺也。

【疏】布仁惠为恩泽,施义理以裁非,运节文为行首,动乐音以和性,慈照光乎九有,仁风扇乎八方,譬兰蕙芳馨,香气薰于遐迩,可谓贤矣。

【释文】《为行》下孟反。章内同。《薰然》许云反,温和貌。崔云:以慈仁为馨闻也。《之粗》七奴反。卷内皆同。

【三】【疏】稽,考也。操,执也。法定其分,名表其实,操验其行,考决其能。一二三四,即名法等是也。

【释文】《以参》本又作操,同。七曹反,宜也。《以稽》音鸡,考也。

【四】【疏】自尧舜已下,置立百官,用此四法更相齿次,君臣物务,遂以为常,所谓彝伦也。

【五】【疏】夫事之不可废者,耕织也;圣人之不可废者,衣食也。故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,是以蕃滋生息,畜积藏储者,皆养民之法。

【释文】《蕃息》音烦。《畜》敕六反,又许六反。《藏》如字,又才浪反。

【六】【注】民理既然,故圣贤不逆。

【校】(一)高山寺本无为意二字。(二)名字依赵谏议本改。

古之人其备乎【一】!配神明,醇天地,育万物,和天下【二】,泽及百姓,明于本数,系于末度【三】,六通四辟(一),小大精粗,其运无乎不在【四】。其明而在数度者,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【五】。其在于诗书礼乐者,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【六】。诗以道志,书以道事,礼以道行,乐以道和,易以道阴阳,春秋以道名分【七】。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,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【八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古之人即向之四名也。

【疏】养老哀弱,矜孤恤寡,五帝已下,备有之焉。

【二】【疏】配,合也。夫圣帝无心,因循品物,故能合神明之妙理,同天地之精醇,育宇内之黎元,和域中之群有。

【释文】《醇》顺伦反。

【三】【注】本数明,故末〔度〕(二)不离。

【疏】本数,仁义也。末度,名法也。夫圣心慈育,恩覃黎庶,故能明仁义以崇本,系(法)名〔法〕以救末。◎家世父曰:天人、神人、至人、圣人、君子,所从悟入不同,而稽之名法度数,以求养民之理,则固不能离弃万物,以不与民生为缘;故曰明(乎)〔于〕本数,系于末度。庄子自〔明〕著书之旨而微发其意如此。

【四】【注】所以为备。

【疏】(闢)〔辟〕,法也。大则两仪,小则群物,精则神智,粗则形像,通六合以遨游,法四时而变化,随机运动,无所不在也。

【释文】《四辟》婢亦反。本又作闢。

【五】【注】其在数度而可明者,虽多有之,已疏外也。

【疏】史者,春秋尚书,皆古史也。数度者,仁义名法等也。古旧相传,显明在世者,史传书籍,尚多有之。

【六】【注】能明其迹耳,岂所以迹哉!

【疏】邹,邑名也。鲁,国号也。搢,笏也,亦插也。绅,大带也。先生,儒士也。言仁义名法布在六经者,邹鲁之地儒服之人能明之也。

【释文】《邹》庄由反,孔子父所封邑。

【七】【疏】道,达也,通也。夫诗道情志,书道世事,礼道心行,乐道和适,易明卦兆,通达阴阳,春秋褒贬,定其名分。

【释文】《道志》音导。下以道皆同。《名分》扶问反。

【八】【注】皆道古人之陈迹耳,尚复不能常称。

【疏】六经之迹,散在区中,风教所覃,不过华壤。百家诸子,依稀五德,时复称说,不能大同也。

【释文】《尚复》扶又反。下章不复同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辟作闢。(二)度字依王叔岷说补。

天下大乱【一】,贤圣不明【二】,道德不一【三】,天下多得一【四】察焉以自好【五】。譬如耳目鼻口,皆有所明,不能相通。【六】犹百(一)家众技也,皆有所长,时有所用【七】。虽然,不该不遍,一曲之士也【八】。判天地之美,析万物之理【九】,察古人之全,寡能备于天地之美,称神明之容【一○】。是故内圣外王之道,闇而不明,鬱而不发【一一】,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。悲夫,百家往而不反,必不合矣!【一二】后世之学者,不幸不见天地之纯,古人之大体【一三】,道术将为天下裂【一四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用其迹而无统故也。

【疏】执守陈迹,故不升平。

【二】【注】能明其迹,又未易也。

【疏】韬光晦迹。

【释文】《未易》以豉反。

【三】【注】百家穿凿。

【疏】法教多端。

【四】【注】各信其偏见而不能都举。

【疏】宇内学人,各滞所执,偏得一术,岂能弘通!

【释文】《得一》偏得一术。

【五】【注】夫圣人统百姓之大情而因为之制,故百姓寄情于所统而自忘其好恶,故与一世而得淡漠焉。乱则反之,人咨其近好,家用典法,故国异政,家殊俗。

【疏】不能恬淡虚忘,而每运心思察,随其情好而为教方。

【释文】《自好》呼报反。注及下同。◎王念孙曰:郭象断天下多得一为句。释文曰,得一,偏得一术。案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,当作一句读。下文云,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,句法正与此同。一察,谓察其一端而不知其全体。下文云,譬如耳目鼻口,皆有所明,不能相通,即所谓一察也。若以一字上属为句,察字下属为句,则文不成义矣。◎俞越曰:郭注断天下多得一为句,释文曰,得一,偏得一术。王氏念孙谓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当作一句读,一察,谓察其一端而不知其全体。今案郭读文不成义,当从王读。惟以一察为察其一端,义亦未安。察当读为际,一际,犹一边也。广雅释诂,际、边并训方,是际与边同义。得其一际,即得其一边,正不知全体之谓。察际并从祭声,古音相同,故得通用耳。下文云,不该不遍,一曲之士也,一际与一曲,其义相近。◎家世父曰:一察,谓察见其一端,据之以为道而因而好之。旧注以天下多得一为句,误。《好恶》乌路反。《淡》本又作澹,徒暂反。《漠》音莫。

【六】【疏】夫目能视色,不能听声;鼻能闻香,不能辨味,各有所主,故不能相通也。

【七】【注】所长不同,不得常用。

【疏】夫六经五德,百家诸书,其于救世,各有所长,既未中道,故时有所废,犹如鼻口有所不通也。

【释文】《众技》其绮反。

【八】【注】故未足备任也。

【疏】虽复各有所长,而未能该通周遍,斯乃偏僻之士,滞一之人,非圆通合变者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遍》音遍。

【九】【注】各用其一曲,故析判。

【疏】一曲之人,各执偏僻,虽著方术,不能会道,故分散两仪淳和之美,离析万物虚通之理也。

【一○】【注】况一曲者乎!

【疏】观察古昔全德之人,犹(解)〔鲜〕能备两仪之亭毒,称神明之容貌,况一曲之人乎!

【释文】《称神》尺证反。下章同。

【一一】【注】全人难遇故也。

【疏】玄圣素王,内也。飞龙九五,外也。既而百家竞起,各私所见,是非殽乱,彼我纷纭,遂使出处之道,闇塞而不明,鬱闭而不泄也。

【一二】【疏】心之所欲,执而为之,即此欲心而为方术,一往逐物,曾不反本,欲求合理,其可得也!既乖物情,深可悲歎!

【一三】【注】大体各归根抱一,则天地之纯也。

【疏】幸,遇也。天地之纯,无为也;古人大体,朴素也。言后世之人,属斯浇季,不见无为之道,不遇淳朴之世。

【一四】【注】裂,分离也。道术流弊,遂各奋其方,或以主物,则物离性以从其上而性命丧矣。

【疏】裂,分离也。儒墨名法,百家驰骛,各私所见,咸率己情,道术纷纭,更相倍谲,遂使苍生措心无所,分离物性,实此之由也。◎庆藩案裂,依字当作列。说文:列,分解也。易根九二列其寅,管子五辅篇、曾子天圆篇瘗大袂列。古分解字皆作列。说文:裂,缯馀也。义各不同。今分列字皆作裂,而列但为行列字矣。

【释文】《哀矣》如字。本或作丧,息浪反。◎卢文弨曰:今书作丧矣。

【校】(一)世德堂本百作有。

不侈于后世,不靡于万物,不晖于数度【一】,以绳墨自矫【二】而备世之急【三】,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。墨翟禽滑釐闻其风而说之,为之大过,已之大循(一)【四】。作为非乐,命之曰节用;生不歌,死无服【五】。墨子犯爱兼利而非斗【六】,其道不怒【七】;又好学而博,不异【八】,不与先王同【九】,毁古之礼乐【一○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勤俭则瘁,故不晖也。

【疏】侈,奢也。靡,丽也。晖,明也。教于后世,不许奢华,物我穷俭,未(常)〔尝〕绮丽,既乖物性,教法不行,故(于)先王典礼不得显明于世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侈》尺纸反,又尺氏反。《不晖》如字。崔本作浑。《则瘁》在醉反。

【二】【注】矫,厉也。

【疏】矫,厉也。用仁义为绳墨,以勉厉其志行也。

【释文】《自矫》居表反。

【三】【注】勤而俭则财有馀,故(二)急有备。

【疏】世急者,谓阳九百六水火之灾也。勤俭节用,储积财物,以备世之凶灾急难也。

【四】【注】不复度众所能也。

【疏】循,顺也。古之道术,禹治洪水,勤俭枯藁,其迹尚在,故言有在于是者。姓禽,字滑釐,墨翟弟子也。墨翟(循)〔滑〕(三)釐,性好勤俭,闻禹风教,深悦爱之,务为此道,勤苦过甚,适周己身自顺,未堪教被于人矣。

【释文】《墨翟》宋大夫,尚俭素。《禽滑》音骨,又户八反。《釐》力之反,又音熙。禽滑釐,墨翟弟子也。不顺五帝三王之乐,嫌其奢。《而说》音悦。下注同,后闻风而说皆同。《大过》音太,旧敕佐反。后大过、大多、大少放此。《大顺》顺,或作循。◎庆藩案循,或作顺。说文:循,顺行也。郑注尚书中候曰:循,顺。书大传三正若循连环,白虎通义引此,循作顺。顺与循,古同声而通用也。《度众》徒各反。

【五】【疏】非乐节用,是墨子二篇书名也。生不歌,故非乐,死无服,故节用,谓无衣衾棺椁等资葬之服,言其穷俭惜费也。

【释文】《非乐节用》墨子二篇名。

【六】【注】夫物不足,则以斗为是,今墨子令百姓皆勤俭各有馀,故以斗为非也。

【疏】普犯兼爱,利益群生,使各自足,故无斗争,以斗争为(之)非也。

【释文】《犯》芳剑反。《爱兼利》化同己俭为犯爱兼利。《令百》力呈反。下同。

【七】【注】但自刻也。

【疏】克己勤俭,故不怨怒于物也。

【八】【注】既自以为是,则欲令万物皆同乎己也。

【疏】墨子又好学,博通坟典,己既勤俭,欲物同之也。

【九】【注】先王则咨其群异,然后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也。

【一○】【注】嫌其侈靡。

【疏】礼则节文隆杀,乐则钟鼓羽毛,嫌其侈靡奢华,所以毁弃不用。

【校】(一)世德堂本循作顺。(二)世德堂本故作而。(三)滑字依覆宋本改。

黄帝有咸池,尧有大章,舜有大韶,禹有大夏,汤有大濩,文王有辟雍之乐,武王周公作武【一】。古之丧礼,贵贱有仪,上下有等,天子棺椁七重,诸侯五重,大夫三重,士再重【二】。今墨子独生不歌,死不服,桐棺三寸而无椁,以为法式。以此教人,恐不爱人;以此自行,固不爱己。【三】未(一)败墨子道【四】,虽然,歌而非歌,哭而非哭,乐而非乐,是果类乎【五】?其生也勤,其死也薄,其道大觳【六】;使人忧,使人悲,其行难为也,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【七】,反天下之心,天下不堪。墨子虽独能任,奈天下何!离于天下,其去王也远矣。【八】

【一】【疏】已上是五帝三王乐名也。

【释文】《有夏》户雅反。◎卢文弨曰:今书作有大夏。下有濩亦作有大濩。《有濩》音护。《有辟》音壁。《作武》武,乐名。

【二】【疏】自天王已下,至于士庶,皆有仪法,悉有等级,斯古之礼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七重》直龙反。下同。

【三】【注】物皆以任力称情为爱,今以勤俭为法而为之大过,虽欲饶天下,更非所以为爱也。

【疏】师于禹迹,勤俭过分,上则乖于三王,下则逆于万民,故生死勤穷,不能养于外物,形容枯藁,未可爱于己身也。

【四】【注】但非道德。

【疏】未,无也。翟性尹老之意也。

【释文】《未败》败,或作毁。《墨子》是一家之正,故不可以为败也。崔云:未坏其道。

【五】【注】虽独成墨而不类万物之情。

【疏】夫生歌死哭,人伦之常理;凶哀吉乐,世物之大情。今乃反此,故非徒类矣。

【释文】《非歌》生应歌,而墨以歌为非也。《乐而》音洛。下及注同。◎家世父曰:墨子之意,主于节用。其非乐篇言厚措敛乎万民,以为大锺鴳鼓,琴瑟竽笙,言今王公大人为乐,亏夺民衣食之时,亏夺民衣食之财,其三篇言其乐逾繁,其治逾寡。庄子亦辩其非乐薄葬,而归本于节用,言墨子之道所以未败,今之歌固非歌,今之哭固非哭,今之乐固非乐,其与墨子之言,果类乎,果非类乎?故以下但著其勤苦之实,以明墨子之本旨。

【六】【注】觳,无润也。

【疏】觳,无润也。生则勤苦身心,死则资葬俭薄,其为道乾觳无润也。

【释文】《觳》郭苦角反。徐户角反。郭李皆云:无润也。◎家世父曰:尔雅释诂觳,尽也。管子地员篇淖而不肕,刚而不觳;其下土三十物,又次曰五觳。觳者,薄也。史记始皇本纪虽监门之养,不觳于此矣,言不薄于此也。墨子之道,自处以薄。郭象注觳无润也,解似迂曲。

【七】【注】夫圣人之道,悦以使民,民得性之所乐则悦,悦则天下无难矣。

【疏】夫圣人之道,得百姓之欢心,今乃使物忧悲,行之难久,又无润泽,故不可以教世也。

【释文】《其行》下孟反。下注以成其行同。

【八】【注】王者必合天下之懽心而与物俱往也。

【疏】夫王天下者,必须虚心忘己,大顺群生,今乃毁皇王之法,反黔首之性,其于主物,不亦远乎!

【释文】《能任》音任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未作末。

墨子称道曰:「昔(一)禹之演洪水,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,名山(二)三百,支川三千,小者无数【一】。禹亲自操稿(三)耜而九杂(四)天下之川【二】;肺无胈,胫无毛,沐甚雨,栉疾风(五),置万国。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【三】。」使后世之墨者,多以裘褐为衣,以跂蹻为服,日夜不休,以自苦为极【四】,曰:「不能如此,非禹之道也,不足谓墨【五】。」

【一】【疏】演,塞也。昔尧遭洪水,命禹治水,窴塞隄防,通决川凟,救百六之灾,以播种九穀也。

【释文】《演洪水》音因,又音烟,塞也,没也。掘地而注之海,使水由地下也。引禹之俭同己之道。◎卢文弨曰:旧俭讹险,今改正。◎俞越曰:名山当作名川,字之误也。名川支川,犹言大水小水。下文曰禹亲自操稿耜而九杂天下之川,可见此文专以川言,不当言山也。若但言支川而不言名川,则是举流而遗其原,于文为不备矣。襄十一年左传曰名山名川,是山川并得言名,学者多见名山,尟见名川,故误改之耳。吕氏春秋始览篇、淮南子墬形篇并曰名川六百。◎庆藩案名川,大川也。礼礼器因名山升中于天,郑注:名,犹大也。高注淮南墬形篇亦曰:名山,大(川)〔山〕也。王制言名山大川,月令言大山名源,其义一也。鲁语取名鱼,韦注:名鱼,大鱼也。秦策赂之一名都,高注:名,大也。(魏策大都数百,名都数十也。)此皆训名为大之证。《支川》本或作支流。

【二】【疏】橐,盛土器也。耜,掘土具也。禹捉耜掘地,操橐负土,躬自辛苦以导川原,于是舟楫往来,九州杂易。又解:古者字少,以涤为盪,川为原,凡经九度,言九杂也。又本作鸠者,言鸠杂川谷以导江河也。

【释文】《自操》七曹反。《稿》旧古考反,崔郭音託,字则应作橐。崔云:囊也。司马云:盛土器也。《耜》音似。释名:耜,似也,似齿断物。三苍云:耒头铁也。崔云:棰也。司马云:盛水器也。《而九》音鸠。本亦作鸠,聚也。《杂》本或作籴,音同。崔云:所治非一,故曰杂也。◎家世父曰:释文,九亦作鸠,聚也。杂,本或作籴,崔云,所治非一,故曰杂也。玉篇:杂,同也。广韵:杂,集也。书序决九州,言杂汇诸川之水,使同会于大川,故曰九杂天下之川。

【三】【注】墨子徒见禹之形劳耳,未睹其性之适也。

【疏】通导百川,安置万国,闻启之泣,无暇暂看,三过其门,不得看子。赖骤雨而洒髮,假疾风而梳头,勤苦执劳,形容毁悴,遂使肺股无肉,膝胫无毛。禹之大圣,尚自艰辛,况我凡庸,而不勤苦!

【释文】《肺》音肥,又符畏反。《无胈》步葛反,又甫物反,又符盖反。《胫》刑定反。《甚雨》如字。崔本甚作湛,音淫。◎卢文弨曰:今书作沐甚风栉疾雨。此以甚雨在栉字上,当本是沐甚雨栉疾风,文义较顺。淮南脩务篇云:禹沐浴霪雨,栉扶风,可以为证。淮南浴字乃衍文。李善注文选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引淮南作沐淫雨,栉疾风。◎庆藩案崔本甚作湛,是也。湛与淫同。论衡明雩篇久雨为湛,湛即淫也。太史公自序帝辛湛湎,扬雄光禄勳箴桀纣淫雨。淫湛义同,字亦相通。攷工记(〈忄荒〉)〔〈巾荒〉〕(六)氏淫之以蜃,杜子春云:淫当为湛。淮南脩务篇正作禹沐淫雨。(礼檀弓门人后,雨甚。古书中少言甚雨者。)淮南览冥篇东风而酒湛溢,湛溢即淫溢,谓酒得东风加长也。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篇水得夜长数分,东风而酒湛溢,皆其证。《栉》侧笔反。

【四】【注】谓自苦为尽理之法。

【疏】裘褐,粗衣也。木曰跂,草曰蹻也。后世墨者,翟之弟子也。裘褐跂蹻,俭也。日夜不休,力也。用此自苦,为理之妙极也。

【释文】《裘褐》户葛反。《跂》其逆反。《蹻》纪略反。李云:麻曰屩,木曰屐。屐与跂同,屩与蹻同。一云:鞋类也。一音居玉反,以藉鞋下也。

【五】【注】非其时而守其道,所以为墨也。

【疏】墨者,禹之陈迹也。故不能苦勤,乖于禹道者,不可谓之墨也。

【校】(一)世德堂本昔下有者字。(二)赵谏议本山作川,与俞说合。(三)世德堂本稿作槖。(四)阙误引江南古藏本及李本杂俱作涤。(五)世德堂本风雨二字互易。赵谏议本与释文同。(六)〈巾荒〉字依攷工记改。

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,南方之墨者苦获、已齿、邓陵子之属,俱诵墨经,而倍谲不同,相谓别墨【一】;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,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;以巨子为圣人【二】,皆愿为之尸【三】,冀得为其后世,至今不决【四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必其各守所见,则所在无通,故于墨之中又相与别也。

【疏】姓相里,名勤,南方之墨师也。苦获五侯之属,并是学墨人也。谲,异也。俱诵墨经而更相倍异,相呼为别墨。

【释文】《相》息亮反。《里勤》司马云:墨师也。姓相里,名勤。◎俞越曰:韩非子显学篇有相里氏之墨,有相夫氏之墨,有(乡)〔邓〕(一)陵氏之墨。《苦获已齿》李云:二人姓字也。《而倍》郭音佩,又裴罪反。《谲》古穴反。崔云:决也。◎庆藩案倍谲,诸书多作倍僪,或作背谲,(吕氏春秋明理篇日有倍僪,高注:日旁之危气也,在两旁反出为倍,在上反出为僪。淮南览冥篇臣心乖则背谲见于天。)皆背鐍之借字。汉书天文志晕适背穴,孟康曰:背,形如北字也;(案吴语韦昭注:北,古之背字。说文:北,乖也,从二人相背。则日两旁气外向者为背,形与北相似,故孟康云背如北。)穴,读作鐍,其形如(半)〔玉〕(二)鐍也。如淳曰:凡气在〔日〕(三)上,(日)为冠为戴,在旁直对为珥,在旁如半环,向日为抱,向外为背,有气刺日为鐍,鐍,抉伤也。今案背鐍皆外向之名,庄子盖喻各泥一见,二人相背耳。以气刺日为鐍,失之。

【二】【注】巨子最能辨其所是以成其行。

【疏】訾,毁也。巨,大也。独唱曰觭,音奇。对辩曰偶。仵,伦次也。言邓陵之徒,(然)〔虽〕蹈墨术,坚执坚白,各炫己能,合异为同,析同为异;或独唱而寡和,或宾主而往来,以有无是非之辩相毁,用无伦次之辞相应,勤俭甚者,号为圣人。

【释文】《相訾》音紫。《以觭》纪宜反,又音寄。《不仵》音误。徐音五。仵,同也。《巨子》向崔本作钜。向云:墨家号其道理成者为钜子,若儒家之硕儒。

【三】【注】尸者,主也。

【四】【注】为欲系巨子之业也。

【疏】咸愿为师主,庶传业将来,对争胜负不能决定也。

【校】(一)邓字依诸子平议改。(二)玉字依汉书注改。(三)日上依汉书注改。

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【一】,其行则非也【二】。将使后世之墨者,必自苦以肺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【三】。乱之上也【四】,治之下也【五】。虽然,墨子真天下之好(一)也【六】,将求之不得也【七】,虽枯藁不舍也【八】。才士也夫【九】!

【一】【注】意在不侈靡而备世之急,斯所以为是。

【二】【注】为之太过故也。

【疏】意在救物,所以是也;勤俭太过,所以非也。

【三】【疏】进,过也。后世学徒,执墨陈迹,精苦自励,意在过人也。

【四】【注】乱莫大于逆物而伤性也。

【五】【注】任众适性为上,今墨反之,故为下。

【疏】墨子之道,逆物伤性,故是治化之下术,荒乱之上首也。

【释文】《治之》直吏反。

【六】【注】为其真好重圣贤不逆也,但不可以教人。

【释文】《之好》呼报反,注同。◎俞越曰:真天下之好,谓其真好天下也,即所谓墨子兼爱也。下文曰将求之不得也,虽枯藁不舍也,此求字即心诚求之之求。求之不得,虽枯藁不舍,即所谓摩顶放踵,利天下为之也。郭注未得。《为其》于伪反。

【七】【注】无辈。

【八】【注】所以为真好也。

【疏】宇内好俭,一人而已,求其辈类,竟不能得。顦顇如此,终不休废,率性真好,非矫为也。

【释文】《枯藁》苦老反。《不舍也》音捨。下章同。

【九】【注】非有德也。

【疏】夫,歎也。逆物伤性,诚非圣贤,亦勤俭救世才能之士耳。

【校】(一)高山寺古钞本好下有者字。

不累于俗,不饰于物,不苟于人,不歧于众【一】,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,人我之养毕足而止【二】,以此白心,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【三】。宋鈃尹文闻其风而悦之【四】,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,【五】接万物以别宥为始【六】;语心之容,命之曰心之行【七】,以聏合驩,以调海内【八】,请欲置之以为主【九】。见侮不辱【一○】,救民之斗,禁攻寝兵,救世之战【一一】。以此周行天下,上说下教,虽天下不取,强聒而不舍者也【一二】,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【一三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歧,逆也。

【疏】于俗无患累,于物无矫饰,于人无苟且,于众无逆歧,立于名行以养苍生也。

【释文】《歧》之豉反,逆也。司马崔云:害也。字书云:很也。又音支,韦昭音咱。

【二】【注】不敢望有馀也。

【三】【疏】每愿宇内清夷,济活黔首,物我俭素,止分知足,以此教迹,清白其心,古术有在,相传不替矣。

【释文】《白心》崔云,明白其心也。白,或作任。

【四】【疏】姓宋,名鈃;姓尹,名文;并齐宣王时人,同游稷下。宋著书一篇,尹著书二篇,咸师于黔〔首〕而为之名也。性与教合,故闻风悦爱。

【释文】《宋鈃》音形。徐胡冷反,郭音坚。《尹文》崔云:齐宣王时人,著书一篇。◎俞越曰:列子周穆王篇老成子学玄于尹文先生,未知即其人否。汉书艺文志尹文子一篇,在名家。师古曰:刘向云,与宋鈃俱游稷下。

【五】【注】华山上下均平。

【疏】华山,其形如削,上下均平,而宋尹立志清高,故为冠以表德之异。

【释文】《华山之冠》华山上下均平,作冠象之,表己心均平也。

【六】【注】不欲令相犯错。

【疏】宥,区域也。始,本也。置立名教,应接人间,而区别万有,用斯为本也。

【释文】《以别》彼列反,又如字。《宥为始》始,首也。崔云:以别善恶,宥不及也。

【七】【疏】命,名也。发语吐辞,每令心容万物,即名此容受而为心行。

【八】【注】强以其道聏令合,调令和也。

【释文】《聏》崔本作〈目而〉,音而,郭音饵。司马云:色厚貌。崔郭王云:和也。〈目而〉和万物,物合则欢矣。一云:调也。《合驩》以道化物,和而调之,合意则欢。◎家世父曰:以〈目而〉合驩,诸本或作聏,庄子阙误引作胹。说文肉部:胹,烂也。方言:胹,孰也。以胹合驩,即软孰之意。太玄经{而火}其中,{而火}其膝,{而火}其哇,司马光集注:{而火}字与软同。亦正此意。阙误作胹字者是也。《强以》其丈反。下皆同。《令合》力呈反。下同。

【九】【注】二子请得若此者立以为物主也。

【疏】聏,和也。用斯名教和调四海,庶令同合以得驩心,置立此人以为物主也。

【一○】【注】其于以活民为急也。

【一一】【注】所谓聏调。

【疏】寝,息也。防禁攻伐,止息干戈,意在调和,不许战斗,假令欺侮,不以为辱,意在救世,所以然也。

【一二】【注】聏调之理然也。

【疏】用斯教迹,行化九州,上说君王,下教百姓,虽复物不取用,而强劝喧聒,不自废舍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上说》音悦,又如字。《下教》上,谓国主也,悦上之教下也。一云:说,犹教也。上教教下也。《聒》古活反,谓强聒其耳而语之也。

【一三】【注】所谓不辱。

【疏】虽复物皆厌贱,犹自强见劝他,所谓被人轻侮而不耻辱也。

【释文】《见厌》于豔反,徐于赡反。

虽然,其为人太多,其自为太少【一】;曰:「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【二】,先生恐不得饱,弟子虽飢,不忘天下【三】。」日夜不休,曰:「我必得活哉【四】!」图傲乎救世之士哉【五】!曰:「君子不为苛察【六】,不以身假物【七】,」以为无益于天下者,明之不如已也【八】,以禁攻寝兵为外【九】,以情欲寡浅为内【一○】,其小大精粗,其行适至是而止【一一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不因其自化而强以慰之,则其功太重也。

【疏】夫达道圣贤,感而后应,先存诸己,后存诸人。今乃勤强劝人,被厌不已,当身枯藁,岂非自为太少乎!

【释文】《为人》于伪反。下自为同。

【二】【注】斯明自为之太少也。

【三】【注】宋鈃尹文称天下为先生,自称为弟子也。

【疏】宋尹称黔首为先生,自谓为弟子,先物后己故也。坦然之迹,意在勤俭,置五升之饭,为一日之食,唯恐百姓之飢,不虑己身之饿,不忘天下,以此为心,勤俭故养苍生也,用斯作法,昼夜不息矣。

【四】【注】谓民(亦)〔必〕(一)当报己也。

【五】【注】挥斥高大之貌。

【疏】图傲,高大之貌也。言其强力忍垢,接济黎元,虽未合道,可谓救世之人也。

【释文】《图傲》五报反。

【六】【注】务宽恕也。

【疏】夫贤人君子,恕己宽容,终不用取捨之心苟且伺察于物也。

【释文】《苛察》音河。一本作苟。◎庆藩案苛一本作苟,非也。古书从句从可之字,往往因隶变而讹,苛作苟,亦形似之误也。汉巴郡太守张纳碑犴无拘绁之人,拘作抲,朐忍蛮夷,朐作胢。冀州从事郭君碑凋柯霜荣,柯字作枸,说文抲字解引酒诰曰尽执抲,今本抲作拘。攷工记纷胡之笴,注:故书笴为笱,杜子春云:笱当作笴。管子五辅篇上弥残苛而无解舍,苛,今本讹作苟。皆其明证。

【七】【注】必自出其力也。

【疏】立身求己,不必假物以成名也。

【八】【注】所以为救世之士也。

【疏】已,止也。苦心劳形,乖道逆物,既无益于宇内,明不如止而勿行。

【九】【疏】为利他,外行也。

【一○】【疏】为自利,内行也。

【一一】【注】未能经虚涉旷。

【疏】自利利他,内外两行,虽复大小有异,精粗稍殊,而立趋维纲,不过适是而已矣。

【释文】《其行》下孟反,又如字。

【校】(一)必字依赵谏议本改。

公而不当(一),易而无私,决然无主【一】,趣物而不两【二】,不顾于虑,不谋于知,于物无择,与之俱往【三】,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【四】。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【五】,齐万物以为首,曰:「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,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,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,知万物皆有所可,有所不可,故曰选则不遍【六】,教则不至【七】,道则无遗者矣【八】。」

【一】【注】各自任也。

【疏】公正而不阿党,平易而无偏私,依理断决,无的主宰,所谓法者,其在于斯。

【释文】《不当》丁浪反。崔本作党,云:至公无党也。◎卢文弨曰:作不党是。《易而》以豉反。

【二】【注】物得所趣,故一。

【疏】意在理趣而于物无二也。

【三】【疏】依理用法,不顾前后,断决正直,无所惧虑,亦不运知,法外谋谟,守法而往,酷而无择。

【释文】《于知》音智。下弃知同。

【四】【疏】自五帝已来,有以法为政术者,故有可尚之迹而犹在乎世。

【五】【疏】姓彭,名蒙;姓田,名骈;姓慎,名到;并齐之隐士,俱游稷下,各著书数篇。性与法合,故闻风悦爱也。◎俞越曰:据下文,彭蒙当是田骈之师。意林引尹文子有彭蒙曰:稚兔在野,众皆逐之,分未定也;鸡豕满市,莫有志者,分定故也。

【释文】《田骈》薄田反。齐人也,游稷下,著书十五篇。慎子云:名广。◎俞越曰:汉书艺文志道家田子二十五篇,名骈,齐人,游稷下,号天口〔骈〕(二)。吕览不二篇陈骈贵齐,即田骈也。淮南人间篇唐子短陈骈子于齐威王云云,即田骈之事实,亦可见贵齐之一端矣。

【六】【注】都用乃周。

【疏】夫天覆地载,各有所能,大道包容,未尝辩说。故知万物有可不可,随其性分,但当任之,若欲拣选,必不周遍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遍》音遍。

【七】【注】性其性乃至。

【释文】《不至》一本作不王。

【八】【疏】(异)〔万〕物不同,禀性各异,以此教彼,良非至极,若率至玄道,则物皆自得而无遗失矣。

【释文】《无遗》如字。本又作贵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当作党。(二)骈字依汉书补。

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,令汰于物以为道理【一】,曰知不知,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【二】,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,【三】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(一)【四】,椎拍輐断,与物宛转【五】,舍是与非,苟可以免【六】,不师知虑,不知前后【七】,魏然而已矣【八】。推而后行,曳而后往【九】,若飘风之还,若羽之旋,若磨石之隧,全而无非,动静无过,未尝有罪【一○】。是何故【一一】?夫无知之物,无建己之患,无用知之累,动静不离于理,是以终身无誉【一二】。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,无用贤圣【一三】,夫块不失道【一四】。豪桀相与笑之曰:「慎到之道,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【一五】,适得怪焉【一六】。」

【一】【注】令汰,犹听放也。

【疏】令汰,犹拣鍊也。息虑弃知,忘身去己,机不得已,感而后应,拣鍊是非,据法断决,慎到守此,用为道理。◎俞越曰:史记孟荀列传慎到,赵人,著十二论。汉书艺文志法家有慎子四十二篇,名到,先申韩,申韩称之。

【释文】《去己》起吕反。章内注同。《令》音零。《汰》音泰,徐徒盖反。郭云:令汰,犹听放也。一云:令汰,犹沙汰也,谓沙汰使之令然也;皆令汰之归于一,以此为道理也。或音裔,又音替。

【二】【注】谓知力浅,不知任其自然,故薄之而(后)〔又〕邻伤(也)〔焉〕(二)。

【疏】邻,近也。夫知则有所不知,故薄浅其知;虽复薄知而未能都忘,故犹近伤于理。

【三】【注】不肯当其任而任夫众人,众人各自能,则无为横复尚贤也。

【疏】謑髁,不定貌也。随物顺情,无的任用,物各自得,不尚贤能,故笑之也。

【释文】《謑》胡启反,又音奚,又苦迷反。说文云:耻也。五米反。《髁》户寡反,郭勘祸反;謑髁,讹倪不正貌。王云:谓谨刻也。◎家世父曰:说文:謑诟,耻也。謑,一作(

)。贾谊治安策,()诟无节。髁,髀骨也。髁,通作跨。广韵:跨,同踝。释名:踝,〔确也〕,居足〔两〕旁硗确〔然也〕(三),亦因其形踝踝然也。謑髁,谓坚确能忍耻辱。释文:謑髁,讹倪不正貌。王云,谨刻也。均未免望文生义。《无任》无所施任也。王云,虽谨刻于法,而犹能不自任以事,事不与众共之,则无为尚贤,所以笑也。《横复》扶又反。

【四】【注】欲坏其迹,使物不殉。

【疏】纵咨脱略,不为仁义之德行,忘遗陈迹,故非宇内之圣人也。

【释文】《无行》下孟反。下人之行同。

【五】【注】法家虽妙,犹有椎拍,故未泯合。

【疏】椎拍,笞挞也。輐断,行刑也。宛转,变化也。复能打拍刑戮,而随顺时代,故能与物变化而不固执之者也。

【释文】《椎》直追反。《拍》普百反。《輐》五管反,又胡乱反,又五乱反。徐胡管反,圆也。《断》丁管反,又丁乱反,方也。王云,椎拍輐断,皆刑截者所用。◎家世父曰:释文:輐,圆也。王云,椎拍輐断,皆刑截者所用。疑王说非也。輐断即下文魭断,郭象云:魭断,无圭角也。说文:椎,击也。拍,拊也。言击拊之而已,不用攻刺;魭断之而已,不用锋稜;所以处制事物而与为宛转也。

【六】【疏】不固执是非,苟且免于当世之为也。

【七】【注】不能知是之与非,前之与后,睧目咨性,苟免当时之患也。

【疏】不师其成心,不运用知虑,亦不瞻前顾后,(人)〔矫〕性(为)〔伪〕情,直举弘纲,顺物而已。

【释文】《不师知》音智。

【八】【注】任性独立。

【疏】魏然,不动之貌也。虽复处俗同尘,而魏然独立也。

【释文】《魏然》鱼威反,李五回反。

【九】【注】所谓缘于不得已。

【疏】推而曳之,缘不得已,感而后应,非先唱也。

【一○】【疏】磨,磑也。隧,转也。如飘风之回,如落羽之旋,若磑石之转。三者无心,故能全得,是以无是无非,无罪无过,无情任物,故致然也。

【释文】《若飘》婢遥反,一音必遥反。尔雅云:回风为飘。《之还》音旋,一音环。《若磨》末佐反,又如字。《石之隧》音遂,回也。徐绝句,一读至全字绝句。《全而无非》磨石所剀,麤细全在人,言德全无见非责时,言其无心也。

【一一】【疏】假设疑问以显其能。

【一二】【注】患生于誉,誉生于有建。

【疏】夫物莫不耽滞身己,建立功名,运用心知,没溺前境。今磨磑等,行藏任物,动静无心,恒居妙理,患累斯绝,是以终于天命,无咎无誉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离》力智反。

【一三】【注】唯圣人然后能去知与故,循天之理,故愚知处宜,贵贱当位,贤不肖袭情,而云无用圣贤,所以为不知道也。

【一四】【注】欲令去知如土块也。亦为凡物云云,皆无缘得道,道非遍物也。

【疏】贵尚无知,情同瓦石,无用贤圣,闇若夜游,遂如土块,名为得理。慎到之惑,其例如斯。

【释文】《夫块》苦对反,或苦猥反。《欲令》力呈反。

【一五】【注】夫去知任性,然后神明洞照,所以为贤圣也。而云土块乃不失道,人若土块,非死如何!豪桀所以笑也。

【疏】夫得道贤圣,照物无心,德合二仪,明齐三景。今乃以土块为道,与死何殊!既无神用,非生人之行也。是以英儒赡闻,玄通豪桀,知其乖理,故嗤笑之。

【一六】【注】未合至道,故为诡怪。

【疏】不合至道者,适为其怪也。

【校】(一)古钞卷子本圣下有也字。(二)又焉二字依世德堂本改。(三)确也等五字依释名原文补。

田骈亦然,学于彭蒙,得不教焉【一】。彭蒙之师曰:「古之道人,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【二】。其风窢然,恶可而言【三】?」常反人,不见(一)观【四】,而不免于魭断【五】。其所谓道非道,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【六】。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【七】。虽然,概乎皆尝有闻者也【八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得自任之道也。

【疏】田骈慎到,禀业彭蒙,纵任放诞,无所教也。

【二】【注】所谓齐万物以为首。

【三】【注】逆风所动之声。

【疏】窢然,迅速貌也。古者道人,虚怀忘我,指为天地,无复是非,风教窢然,随时过去,何可留其圣迹,执而言之也。

【释文】《窢》字亦作罭,又作阈,况逼反,又火麦反。向郭云:逆风声。《恶可》音乌。

【四】【注】不顺民望。

【疏】未能大顺群品,而每逆忤人心,亦不能致苍生之称其瞻望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见观》一本作不聚观。

【五】【注】虽立法而魭断无圭角也。

【疏】魭断,无圭角貌也。虽复立法施化,而未能大齐万物,故不免于魭断也。

【释文】《于魭》五管反,又五乱反。《断》丁管反。郭云:魭断,无圭角也。一本无断字。

【六】【注】韪,是也。

【疏】韪,是也。慎到所谓为道者非正道也,所言为是者不是也,故不免于非也。

【释文】《韪》于鬼反,是也。

【七】【注】道无所不在,而云土块乃不失道,所以为不知。

【疏】虽复习尚虚忘,以无心为道,而未得圆照,故不知也。

【八】【注】但不至也。

【疏】彭蒙之类,虽未体真,而志尚〔无〕知,略有梗概,更相师祖,皆有禀承,非独臆断,故尝有闻之也。

【释文】《概乎》古爱反。

【校】(一)赵谏议本见作聚。

以本为精,以物为粗【一】,以有积为不足【二】,澹然独与神明居,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【三】。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【四】,建之以常无有【五】,主之以太一【六】,以儒弱谦下为表,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【七】。

【一】【疏】本,无也。物,有也。用无为妙,道为精,用有为事,物为粗。

【二】【注】寄之天下,乃有馀也。

【三】【疏】贪而储积,心常不足,知足止分,故清廉虚淡,绝待独立而精神,道无不在,自古有之也。

【释文】《澹然》徒暂反。

【四】【疏】姓尹,名熹,字公度,周平王时函谷关令,故(为)〔谓〕之关尹也。姓李,名耳,字伯阳,外字老聃,即尹熹之师老子也。师资唱和,与理相应,故闻无为之风而悦爱之也。

【释文】《关尹》关令尹喜也。或云:尹喜字公度。《老聃》他甘反,即老子也。为喜著书十九篇。◎俞越曰:汉书艺文志道家有关尹子九篇,注云:名喜,为关吏。或以尹喜为姓名,失之。又按释文云:老子为喜著书十九篇。考老子一书,汉志有邻氏经传四篇、傅氏经说三十七篇、徐氏经说六篇,未闻有十九篇之说。吕览不二篇关尹贵清,高注:关尹,关正也,名喜,作道书九篇,能相风角,知将有神人而老子到,喜说之,请著上至经五千言。上至经之名,他书所未见也。

【五】【注】夫无有何所能建?建之以常无有,则明有物之自建也。

【六】【注】自天地以及群物,皆各自得而已,不兼他饰,斯非主之以太一耶!

【疏】太者广大之名,一以不二为称。言大道旷荡,无不制围,括囊万有,通而为一,故谓之太一也。建立言教,每以凝常无物为宗,悟其指归,以虚通太一为主。斯盖好俭以劳形质,未可以教他人,亦无劳败其道术也。

【七】【疏】表,外也。以柔弱谦和为权智外行,以空惠圆明为实智内德也。

【释文】《以儒》如兖反,一音儒。《谦下》遐嫁反。

关尹曰:「在己无居【一】,形物自著【二】。其动若水,其静若镜,其应若响【三】。芴乎若亡,寂乎若清,同焉者和,得焉者失【四】。未尝先人而常随人【五】。」

【一】【注】物来则应,应而不藏,故功随物去。

【疏】成功弗居,推功于物,用此在己而修其身也。

【二】【注】不自是而委万物,故物形各自彰著。

【疏】委任万物,不伐其功,故彼之形性各自彰著也。

【三】【注】常无情也。

【疏】动若水流,静如悬镜,其逗机也似响应声,动静无心,神用故速。

【释文】《若响》许丈反。

【四】【注】常全者不知所得也。

【疏】芴,忽也。亡,无也。夫道非有非无,不清不浊,故闇忽似无,体非无也,静寂如清也。是已同靡清浊,和苍生之浅见也,遂以此清虚无为而为德者,斯丧道矣。

【释文】《芴》音忽。

【五】【疏】和而不唱也。

老聃曰:「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谿;知其白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【一】。」人皆取先,己独取后【二】,曰受天下之垢【三】;人皆取实【四】,己独取虚【五】,无藏也故有馀【六】,岿然而有馀【七】。其行身也,徐而不费【八】,无为也而笑巧【九】;人皆求福,己独曲全【一○】,曰苟免于咎【一一】。以深为根【一二】,以约为纪【一三】,曰坚则毁矣【一四】,锐则挫矣【一五】。常宽容(一)于物【一六】,不削于人【一七】,可谓(二)至极。

【一】【注】物各自守其分,则静默而已,无雄白也。夫雄白者,非尚胜自显者耶?尚胜自显,岂非逐知过分以殆其生耶?故古人不随无崖之知,守其分内而已,故其性全。其性全,然后能及天下;能及天下,然后归之如谿谷也(三)。

【疏】夫英雄俊杰,进躁所以夭年;雌柔谦下,退静所以长久。是以去彼显白之荣华,取此韬光之屈辱,斯乃学道之枢机,故为宇内之谿谷也。而谿谷俱是川壑,但谿小而谷大,故重言耳。

【释文】《谿》苦兮反。

【二】【注】不与万物争锋,然后天下乐推而不厌,故后其身。

【疏】俗人皆尚胜趋先,大圣独谦卑处后,故道经云,后其身而身先(故)也。

【三】【注】雌辱后下之类,皆物之所谓垢。

【疏】退身居后,推物在先,斯受垢辱之者。

【释文】《之垢》音苟。

【四】【注】唯知有之以为利,未知无之以为用。

【疏】贪资货也。

【五】【注】守冲泊以待群实。

【疏】守冲寂也。

【释文】《冲泊》步各反。

【六】【注】付万物使各自守,故不患其少。

【疏】藏,积也。知足守分,散而不积,故有馀。

【七】【注】独立自足之谓。

【疏】岿然,独立之谓也。言清廉洁己,在物至稀,独有圣人无心而已。

【释文】《岿》去轨反,又去类反。本或作魏。

【八】【注】因民所利而行之,随四时而成之,常与道理俱,故无疾无费也。

【疏】费,损也。夫达道之人,无近恩惠,食苟简之田,立不贷之圃,从容閒雅,终不损己为(于)物耳,以此为行而养其身也。

【释文】《不费》芳味反。

【九】【注】巧者有为,以伤神器之自成,故无为者,因其自生,任其自成,万物各得自为。蜘蛛犹能结网,则人人自有所能矣,无贵于工倕也。

【疏】率性而动,淳朴无为,嗤彼俗人,机心巧伪也。

【释文】《蜘》音知。《蛛》音诛。《工倕》音垂。

【一○】【注】委顺至理则常全,故无所求福,福已足。

【一一】【注】随物,故物不得咎也。

【疏】咎,祸也。俗人愚迷,所为封执,但知求福,不能虑祸。唯大圣虚怀,委曲随物,保全生道,且免灾殃。

【一二】【注】(理)〔埋〕(四)根于大初之极,不可谓之浅也。

【释文】《大初》音泰。

【一三】【注】去甚泰也。

【疏】以深玄为德之本根,以俭约为行之纲纪。

【释文】《去甚》起吕反。

【一四】【注】夫至顺则虽金石无坚也,迕逆则虽水气无软(五)也。至顺则全,迕逆则毁,斯正理也。

【释文】《迕逆》五故反。《无软》如兖反,本或作儒,音同。◎卢文弨曰:今书作无耎。

【一五】【注】进躁无崖为锐。

【疏】毁损坚刚之行,挫止贪锐之心,故道经云挫其锐。

【释文】《挫》作卧反。

【一六】【注】各守其分,则自容有馀。

【一七】【注】全其性也。

【疏】退己谦和,故宽容于物;知足守分,故不侵削于人也。

【校】(一)高山寺本无容字。(二)高山寺本作虽未,阙误同,云:江南古藏本及文李二本俱作可谓至极。(三)赵谏议本无也字。(四)埋字依宋本改。(五)世德堂本软作耎。

关尹老聃乎!古之博大真人哉【一】!

【一】【疏】关尹老子,古之大圣,穷微极妙,冥真合道;教则浩荡而弘博,理则广大而深玄,庄子庶几,故有斯叹也。

芴(一)漠无形,变化无常【一】,死与生与,天地并与,神明往与【二】!芒乎何之,忽乎何适【三】,万物毕罗,莫足以归【四】,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。庄周闻其风而悦之,以谬悠之说,荒唐之言,无端崖之辞,时咨纵而不傥(二),不以觭见之也【五】。以天下为沉浊,不可与庄语【六】,以卮言为曼衍,以重言为真,以寓言为广【七】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【八】,不谴是非,【九】以与世俗处【一○】。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【一一】。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【一二】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【一三】,上与造物者游,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【一四】。其于本也,弘大而辟,深闳而肆,其于宗也,可谓稠(三)适而上遂矣【一五】。虽然,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【一六】,其理不竭,其来不蜕【一七】,芒乎昧乎,未之尽者【一八】。

【一】【注】随物也。

【疏】妙本无形,故寂漠也;迹随物化,故无常也。

【释文】《芴》元嘉本作寂。《漠》音莫。

【二】

八字精批八字合婚流年2024姻缘分析

不知命的人,总是身不由已,升势起运的方法就在你的八字命盘里。

婚前担心婚运不佳,婚后一直家运不旺,八字婚书,既能合婚,亦可调运。

2024甲辰龙年,九火运来临,精准详批运势机遇,助你收获爱情、事业高升、财富暴涨:

你的正缘是谁?何时出现?没有人知道。唯有八字会提示你上等婚缘的出现。

未婚 已婚

热门测算

姓名配对测终生运八字事业运八字合婚八字算命2022生肖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