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四十一 山西三

时间:2018-07-15 17:58   点击:8974   标签:

◎山西三

◇平阳府东至潞安府三百九十里,东南至泽州四百十里,南至黄河二百六十五里,又渡河至河南之陕州一百二十里,西至黄河三百十里,又渡河西北至陕西延安府二百七十里,北至汾州府三百九十里,东北至沁州三百四十里。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九十里,至江南江宁府二千四百里,至京师一千八百里。

《禹贡》冀州地,即尧舜之都,所谓平阳也《世纪》云:其地在平水之阳而名。春秋属晋。战国属魏。秦为河东郡地。两汉因之。三国魏始置平阳郡。晋因之。永嘉三年,刘渊字元海僭号,建都于此。其后石赵慕容燕及苻、姚之徒,相继有其地。后魏亦为平阳郡,兼置东雍州。太和中罢。孝昌中,改置唐州。建义元年,又改晋州魏收《志》:真君四年,置东雍州。太和十八年罢。孝昌中置唐州,建义初改晋州,后又置总管府于此。东魏、北齐皆为重镇。后周亦曰晋州。隋初改平阳郡为平河郡以阳与杨同音也,三年废郡,而州如故。炀帝改州为临汾郡。义宁二年,复曰平阳郡。唐武德元年,复曰晋州。天宝初,亦曰平阳郡。乾元初复故。五代梁置定昌军节度开平三年,分护国节度置,兼领绛、沁二州,寻又改为建宁军。后唐同光元年,曰建雄军。宋仍为晋州亦曰平阳郡建雄军节度。政和六年,升为平阳府。金因之河东南路置于此。元曰平阳路。大德九年,改为晋宁路。明初复曰平阳府,领州六、县二十八。

府东连上党,西界黄河,南通汴、洛,北阻晋阳。宰孔所云景、霍以为城景,太也,谓霍山,汾、河、涑、浍以为渊,而子犯所谓表里河山者也。战国时,魏有其地。秦商鞅言于孝公曰:秦之与魏,譬若人有腹心之疾,非魏并秦,秦即并魏。何者?魏居岭厄之西,都安邑,而独擅山东之利。利则西侵秦,病则东收地。魏必东徙,然后秦据河山之固,东向以制诸侯矣。秦、汉以降,河东多事,平阳尝为战地。曹魏置郡于此,襟带河、汾,翼蔽关、洛,推为雄胜。杜畿云:平阳枕山带河,天下要地。是也。晋室之乱,刘渊窃据其地,纵横肆掠,毒被中原。迄于五胡迭兴,索头继起,平阳居必争之会,未有免于锋镝者也。及周、齐相争,平阳如射的。然齐卢叔虎尝谓其主演曰:今宜立重镇于平阳,与彼蒲州相对,深沟高垒,运粮积甲,彼闭关不出,则稍蚕食其河东地,使日穷蹙。彼若出兵,非十万以上,不足为我敌也。其后周主邕伐齐,乃曰:前出河外先是周主伐齐,出河阳,攻拔其南城,故云,直为拊背,未扼其喉,晋州本高欢所起之地,镇摄要重,今先克之。鼓行而东,足以穷其巢穴矣。及晋州拔齐,遂不可复固。唐起义师,亦先入临汾,及西指关中。柳宗元曰:晋之故封,太行倚之,首阳起之,黄河迤之,大陆靡之大陆,在今直隶巨鹿县境,盖约言封域所届也。盖地大力强,所以制关中之肘腋,临河南之肩背者,常在平阳也。朱温争河中,先取晋、绛,克用遂不能与抗。刘知远自河东定汴、洛,亦自晋、陕而东。及女真、蒙古之祸,平阳皆先受其毒,而后及于关、洛。夫平阳之形胜,顾可忽乎哉?

临汾县附郭。古平阳也,相传即尧所都。春秋为晋邑。昭二十八年,魏献子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,赵朝为平阳大夫,是也。其后韩贞子居此。汉为平阳县,属河东郡。高帝封功臣曹参为侯邑。昭帝时,度辽将军范明友亦封平阳侯。后汉仍为平阳县。曹魏置平阳郡治焉。晋因之。后魏为晋州治。隋改县曰临汾。大业三年,州废,属临汾郡。义宁初,属平阳郡。唐武德元年,郡废,属晋州。后因而不改。《城邑考》:今城,明初因旧城增筑。景泰初增修,周十二里有奇,有门四。正德七年,筑东郭新城,周六里有奇,凡三面为门六。今编户一百五十二里。

○平阳城府西南二十里,故尧都也。汉置县。应劭曰:平阳在平河之阳而名。后汉亦为县治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自高梁邑,又南经白马城,西经平阳郡治,又南经平阳县故城东,又南与平水合。东自狐谷亭,又东径平阳城南,又东入汾。平阳城,今在汾水西也。一名刘渊城。相传渊筑此城,自蒲子徙都之。或曰:永嘉三年,刘渊徙平阳,自谓尧后,而平阳城亦曰尧城,因都于此,改诸城门皆因洛阳门名。是渊所都即平阳城矣。《括地志》:今晋州城因平阳城东南为之。《通典》又云:临汾县有古尧城。《郡志》云:刘渊城,今名金店。其地皆在今郡城西。意故城阔远,刘渊城即平阳旧壤矣。

高梁城《括地志》:在临汾东北三十七里,晋邑也。《春秋》:僖九年,晋乱,齐侯以诸侯之师伐晋,及高梁而还。又僖二十四年,晋文公刺公子圉于高梁。《竹书纪年》:晋出公二十年,晋荀瑶城高梁。汉高二十年,封郦食其子疥为高梁侯,邑于此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自杨县又西南过高梁邑西,故高梁氏之墟也。宇文周建德五年,齐主高围平阳,周主邕自将救之,高阿那肱以周师大集,议坚壁勿战,却守高梁桥。既而两军合战,齐主奔高梁桥,遂北走。桥盖以故城名也。《郡志》:今其地名程王里,亦曰梁墟。

武遂城在府南。战国时韩邑。《史记》:楚怀王二十年,昭睢曰:秦破韩宜阳,而韩犹事秦者,以先王墓在平阳,而秦之武遂去之七十里也。《韩世家》:襄王六年,秦复与我武遂。九年,秦复取我武遂。十六年,秦与我河外及武遂。王六年,与秦武遂地二百里。又《秦纪》:武王四年,涉河城武遂。《年表》:昭王十一年,以武遂复归韩。即此。○西平城,在府西北四十里。晋永嘉五年,刘聪据晋阳,以其子骥为征西将军,筑西平城居之。建兴元年,并州牧刘琨伐汉,遣监军韩据德自西河而南,将攻西平,聪益军守之。是也。

柴壁城在府西南六十里汾水上,旧为戍守处。晋元兴初,姚秦拔魏乾壁,魏主驰救,围攻秦将姚平于柴壁,秦主兴将兵救之,将据天渡运粮以馈平,魏博士李光曰:兵法高者为敌所栖,卑者为敌所囚,今秦皆犯之,宜及兴未至,遣奇兵先据天渡、柴壁,可不战取也。因筑重围以绝内外,遂克之。胡氏曰:柴壁在汾东,天渡盖汾津之名,在汾水西岸,今太平县子奇垒与此接界,或以为即柴壁云。○白马城,在府东北二十里。魏收《志》:晋州治白马城,贞观六年,移治平阳古城,即今治是也。

○姑射山府西二十五里,有姑射、莲花二洞,其南面支阜曰平山,平水出焉。其西北为分水岭,西接蒲县界,旧有关,今革。又石孔山,在府西三十五里,当姑射山前,九孔相通,深不可测。

漫天岭府东北五十里。与浮山县东南之龙角山相接,山势回远,因名。

○汾水在府城西二里。自汾州府南流,历灵石、赵城、洪洞等县流经此,又南入襄陵县界。周威烈王时,韩康子都平阳,从智伯伐赵,决晋水灌晋阳。智伯曰: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。魏桓子时韩康子履桓子之跗,以汾水可以灌平阳,绛水可以灌安邑也。旧《史》云:汾水可以灌安邑,绛水可以灌平阳,乃文误耳。后汉建安七年,袁尚遣郭援入河东,与并州刺史高及南匈奴攻略城邑,曹操使钟繇围南单于于平阳,未拔,而郭援自河东驰至,众惧。繇曰:援若度汾为营,及其未济击之,可大克也。援果径前渡汾,济未半,击破之。晋元兴元年,姚兴引兵救柴壁,将据天渡,魏人为浮梁渡汾西,筑围拒之。兴至,屯汾西,凭壑为垒,束柏材从汾上流纵之,欲以毁浮桥,魏人钩取为薪蒸,兴计无所出,柴壁遂陷。后周建德五年,周主攻齐晋州军于汾曲。胡氏曰:汾曲在平阳南,今汾水上有西桥、加泉、吴村等渡,皆东去城二三里。余详大川汾水。

平水在府西南。源出平山,流至城西五里,汇为平湖。又南流至襄陵城北,东入于汾,居民皆引以溉田。一名晋水。○涝水,在府城北。源出浮山县北乌岭山,流入境,一名高河,或谓之长寿河,西流入汾。洪武十一年,知府徐铎引入城为二池,以供民汲,曰永利池。

水在府城东。源出浮山县东南龙角山,西北流入境,合高梁水。又西北会涝水入汾。《唐志》:临汾东北十里有高梁堰,武德中,引高梁水入百金泊以溉田。贞观十三年,为水所败。永徽二年,刺史李宽自城东二十五里夏柴堰引水溉田,令陶善鼎复治百金泊,亦引水溉田。乾封三年,堰坏,乃西引晋水。晋水即平水也。百金泊,在今城东南二十里。○夏池水,在府西南三十里,合流晋水入汾。又天井水,在府北五十里,南流入汾。《志》云:晋将曹穘袭击刘曜将卜休于此。

○匈奴堡旧《志》:在府西南七十里,匈奴种人尝保聚于此,因名。姚秦时为戍守处。晋义熙十一年,并州胡叛秦入平阳,推匈奴曹宏为单于,攻秦将姚成都于匈奴堡,姚懿自蒲坂讨擒之。十二年,姚懿以蒲坂叛,欲运匈奴堡谷以给镇人,姚成都拒之,懿遣将攻成都,为成都所擒。十三年,刘豫伐秦,檀道济等渡河攻蒲坂,遣别将攻匈奴堡,为成都所败。今堙。又府东北旧有冷泉关,今亦堙废。

狐谷亭在府西南。《春秋》:僖十六年,狄侵晋,取狐厨、受铎、涉汾及昆都,因晋败也。杜预曰:平阳临汾西北有狐谷亭,即晋之狐厨邑。预所谓临汾,今绛州也。又府南有昆都聚,时晋惠公为秦所败也。○尧祠,在城南五里。旧《志》云:在城东十里平原上,以尧尝都此也。朱梁开平三年,晋兵攻晋州,大掠至尧祠而去,即此。

襄陵县府西南三十里。南至太平县六十里,东至浮山县百十五里,东南至翌城县百里,至乡宁县百五十里。春秋时,晋大夫食邑也。汉置襄陵县,属河东郡。应劭曰:县西北有晋襄公陵,因名。后汉因之。魏属平阳郡。晋及后魏因之。高齐移禽昌县治此,以襄陵并入。隋初郡废,县属晋州。大业二年,复曰襄陵县。唐因之,仍属晋州。元和十四年,改隶绛州。太和初,复改为河中府。唐末复故。五代晋又改属绛州,寻属河中府。宋还属晋州。今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七十二里。

○襄陵旧城在县东二十五里,县本治此。应劭曰:襄陵在县西北。师古曰:有晋襄公陵,因以名县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自平阳,又南经襄陵故城西。《括地志》:襄陵故城在临汾东南三十五里,是也。《晋·地道记》曰:晋武公自曲沃徙此。晋大兴初,平阳乱,石勒西击靳准,据襄陵北原。永和十二年,姚襄为桓温所败,自洛阳奔平阳,进据襄陵。太元十一年,苻丕自晋阳南屯平阳,与慕容永战于襄陵,大败。后魏主焘神初,擒赫连昌,析襄陵东北置禽昌县,并置禽昌郡。真君二年,郡废,县属平阳郡。后齐移治襄陵,因改襄陵曰禽昌。隋复为襄陵,皆治此。唐移治于汾水西,在今县西南十里,地名宿水店。宋天圣初,徙治晋桥店,即今县也。《一统志》:禽昌城在洪洞县东南二十四里,或谓之白马城。又有城,在县东南二十里,其东面圮于水,余三面尚存遗址,或曰即故襄陵城矣。

乾壁城在县东南,亦曰乾城。晋元兴初,魏主与后秦有隙,命并州诸部积谷于平阳之乾壁以备秦,既而姚兴遣军攻乾壁,拔之。魏收《志》:禽昌县有乾城,即乾壁矣。

○三磴山在县西南十五里,山长九十余里。其形三层,山之北有龙斗峪。又焦石山,在县南十五里,亦曰焦石岭。○崇山,在县东南四十里,一名卧龙山,顶有塔,俗名大尖山。山之西峤,亦曰卧龙冈。东南接曲沃翼城,北接临汾浮山,皆谓之分水岭,南北连亘,长二十余里。

○汾河在城东。自临汾县流入境,又南入太平县界。○晋水,在城北,即平水也。亦自临汾县流入界,引流为中渠、横渠,又为李郭、高石二渠,分溉民田,下流东入于汾。又三交水,在县东二十里,源出崇山,合诸溪水西流入汾。

灰泉在县北二里。又县西南十五里有丹朱泉。又西南十里有娥、英二泉。俱引流溉田,下流注于汾河。

○太平关在县南三十五里。又南至太平县二十五里。旧名故关镇。《宋志》:县有雕掌、豹尾二寨,今废。

洪洞县在府北五十五里。东至岳阳县五十五里,东南至浮山县八十里,西至蒲县百三十里,北至霍州八十里。春秋时杨国,晋灭之为杨邑。汉置杨县,属河东郡。魏属平阳郡。晋因之。后魏改属永安郡。隋属晋州。炀帝时州废,属临汾郡。义宁初,改为洪洞县。唐因之。今城周六里有奇,编户九十一里。

○杨城在县东南十八里,春秋时故国治此。伯侨自晋归周,封于杨。晋灭杨,以赐羊舌。昭二十八年,羊舌氏灭,魏献子使僚安为杨氏大夫。是也。《寰宇记》:杨城在范东村,一名危城,晋叔向所筑。又高梁城,杜预云:杨城东南有高梁亭,在平阳县西,即临汾之高梁城矣。《后汉志》引《地道记》云:梁城去县五十里,叔向是也。

洪洞城在县北六里。东魏、北齐置镇于此。西魏大统三年,宇文泰军于蒲坂,略定汾、绛。东魏行晋州事,封祖业弃城走,薛修义追至洪洞,说之还守,不从,修义遂还据晋州,拒却魏师。姚勖《序行记》:周建德五年,从行讨齐师,次洪洞,百雉相临,四周重复,控险据要,城主张元静率所部肉袒军门请降。《北史》:周主邕攻拔晋州,宇文宪自雀鼠攻拔洪洞。是也。隋末,因改杨县曰洪洞。唐大顺初,遣张等伐河东,军于晋州,李克用遣李存孝营赵城,薛志勤等营于洪洞,即今县矣。

西河废县在县西南三十里。后魏孝昌三年,侨置西河郡,治永安县。隋开皇初,郡废,改县曰西河,属晋州。大业初,县废。唐武德中,复析洪洞,置西河县,仍属晋州。贞观十七年,省入临汾。

○九箕山在县东十五里。厥状类箕,南向有九,一名上山。《志》云:县北有玉峰山,自九箕而来,西临汾水。又英山,在县西南,其东南与姑射山相接。○娄山,在县西三十里,北接赵城县之罗定镇。又县城南有洪崖,高逾百尺,东西袤五十里,涧水出焉,流入于汾。又西南有宝崖,四壁孤绝,北俯汾河。

○汾河在县西二里。自赵城县流入境,又南入临汾县界。《志》云:县南有通利渠,又有众利渠,皆导汾水至临汾县北,溉田各数千顷。○华池泉,在县东十里。县西二十里有普济泉。又南有普润泉。县东南二十五里,又有深泉、宝泉。其相近者,又有双泉及无底泉,俱引流溉田,而注于汾。

○普润驿在县北。《志》云:正统十年建。

浮山县在府东九十里。北至岳阳县四十里,东至泽州沁水县百二十五里,南至翼城县七十五里,西南至太平县百三十里。本汉襄陵县地。高齐省入禽昌,隋复置。唐武德二年,析置浮山县,属晋州。四年,改曰神山。宋因之。金大定七年,复曰浮山。兴定四年,更名忠孝。元仍曰浮山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七里。

○郭城在县南一十里,故戍守处也。魏收《志》:禽昌县有郭城,其城三面险绝,惟东面平坦,即此。《志》云:浮山县旧治郭城,五代唐自郭城移于今治,一名丹朱邑,中有丹朱饮马泉云。

○龙角山在县南三十五里。两峰对峙,旧名羊角山,唐武德中改今名。其东南峰有珍珠洞,又有华池。山之南麓跨翼城县界。○浮山,在县西南六十里,相传洪水时,此山随水消长也,县因以名。又县东八里有南尧山,县东北二十里有北尧山,山上皆有尧祠。

黑山在县北四十里。一名牛首山,又名乌岭,涝水出焉。○秦王岭,在县东北四十里。旧《志》:唐太宗南破宋老生,从霍山潜行至此,以扼前锋,后人因呼为秦王岭。

○涝水在县北。源出乌岭,亦名黑水。旁有小涧沟,合流而入临汾县界。又水,在县东南十五里,源出龙角山西北,亦入临汾县界,下流俱注于汾水。

○平宁里在县东十里。东汉初,绝永安集河东,破青犊贼,报功于此,因名。

鬼门关在县东,出泽州之险道。

赵城县在府北九十里。东北至霍州五十里,西北至汾西县九十里,东南至浮山县百五里,东至岳阳县七十里。周穆王封造父之地,即厉王所奔之处。春秋时,赵简子居此。汉为彘县地,属河东郡。后汉阳嘉三年,更名永安,郡不改。后魏太武帝废,宣帝复置。隋为霍邑县地,义宁初,始析置赵城县,属霍山郡。唐武德元年,郡废,属吕州。贞观十七年,改属晋州。宋熙宁五年省,元丰三年复置。政和二年,升为庆祚军。金复为赵城县。元改属霍州。明洪武三年,改今属。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三十七里。

○故赵城县南三十五里。相传造父始封此,即赵简子之邑也。《志》云:今县东北三里有赵简子城,隋置县于此。唐麟德初徙县于今治。今故城遗址尚存。

○霍山县东北十五里。北跨霍州灵石县界,东抵沁源县界,古冀州之镇也。今详见名山霍山。○罗云山,在县西四十里。山高耸,尝有云气舒布于其上,一名七佛峡。

○汾河在县西。自霍州流入界,又南入洪洞县境。

霍渠在县东南四十里,即霍山之水也。唐贞元中,引流分二渠,名曰北霍、南霍。其北渠分三道,专溉赵城境内之田。南渠分五道,兼溉洪洞境内之田,凡九百有余顷。下流注于汾水。又有大泽渠,在县东北二十里,源亦出霍山。元中统四年,引渠灌田十余顷,西入于汾,俗呼为清水渠。

太平县在府西南九十里。东至翼城县百十里,东南至曲沃县八十里,南至绛州五十五里,西北至乡宁县百六十里。汉临汾县,属河东郡。后魏真君七年,析置泰平县,属平阳郡。后周讳泰,改曰太平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属晋州。十年,属绛州。唐、宋因之。明洪武二年,改今属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五十四里。

○太平城在今县北。《志》云:后魏置泰平县,在今县北二十五里太平关,今关亦名故镇,以此也。隋尝移治于关东北,唐初复还旧治。贞观七年,移县于敬德堡。堡即今县矣。

临汾城在县南二十五里。亦曰汾城。秦昭襄王五十年,发卒军汾城旁,即此。汉置临汾县,属河东郡。魏、晋属平阳郡。后魏真君七年,并入太平县。太和十一年,复置。后齐县废。隋改平阳曰临汾,而故城遂墟。《括地志》:临汾故城,在绛州东北三十五里。盖境相接也。

○汾阳山县南十里。以汾水经其南而名。

○汾水县东三十里。自襄陵县流入境,又西南入绛州境。其渡口曰临汾渡,县境诸小水皆流汇焉。○雷鸣水,《志》云:有二,一出县西北十五里之蔚村,一出县西二十五里之西侯村,俱东流注于汾。又有源泉,在县东北二十五里,潜流地中,而东南出,引渠溉田,下流入汾。

○子奇垒在县东三十里。子奇,后秦主姚兴弟姚平之字也。兴使与狄伯支等将步骑四万伐魏,攻平阳,拔之,遂据柴壁。魏军大至,绝汾水以断粮援,平大败,将麾下三十骑赴汾水而死。今此垒西临汾水,垒侧有柴村,亦曰柴庄,盖即柴壁云。○白波垒,在县东南三十里。后汉末,黄巾余党郭大于汾西白波谷筑垒寇太原,即此。今名永固村。

岳阳县在府东北九十里。东北至沁州沁源县百九十里,西南至洪洞县五十五里,西至赵城县七十里,西北至霍州百十里。汉彘县及上党郡谷远、猗氏三县地。后魏建宁元年,置安泽县,属义宁郡。隋开皇十六年,属沁州。大业二年,改曰岳阳县。十二年,州废,属临汾郡。义宁初,属平阳郡。唐属晋州。宋因之。元省,寻复置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十八里。

○冀氏城在县东南百二十里。汉猗氏县,属上党郡。后魏建义元年,析禽昌、襄陵地,改置冀氏县,兼置冀氏郡治焉。高齐郡废。隋属晋州。唐因之。会昌三年,刘稹以泽、潞畔,河中帅陈夷行以兵守翼城及冀氏,既又诏晋、绛行营帅石雄自冀氏取潞州,仍分兵屯翼城,以备侵轶,是也。宋仍曰冀氏县。元至元三年,省入岳阳。明年,以冀氏当东西驿路之要,复置县,以岳阳并入。寻复置岳阳,而冀氏县废。今名冀氏里。又有合阳城,在县南,亦后魏末置,属冀氏郡,高齐省入冀氏。

和川城在县东北十里。后魏建宁初,分禽昌地置义宁县,属义宁郡。隋初郡废,县改曰和川,属沁州。大业初废。义宁初,复分沁源县置,属沁州。唐因之。宋改属晋州。熙宁五年,省入冀氏县。元初,复置。金因之。元省入岳阳。今名和川里。《志》云:县东北九十里有故唐城,相传尧都故址。

○凤凰山在县北五十里。顶有风洞,有泉二道,流出其中。一名露岩山。○刁黄岭,在县东百九十里。又东至潞安府长子县五十里,岭长二十里,高八里。今详长子县。

千亩原县东北九十里。《左传》:桓二年,晋穆侯夫人生太子,命之曰仇,其弟以千亩之战生,命之曰成师。盖晋侯尝破狄于是原也,今原下为沁水所经。

○沁水在县东百十里。自沁州沁源县流入界。县东南有蔺水,出县北八十里保丰村,南流合焉。又东南流入泽州,下流至河南武陟县入大河。今详大川沁水。

大涧水在县北。《志》云:涧水有二源,一出县北安吉岭,一出县西北金堆里,俱西南流入洪洞县界,引渠溉田,下流注于汾水。又县南有赤壁水,西北流,合于涧水。一名通军水。《志》云:赤壁水出赵城县霍山南,西南流二十里,至县西漏崖入地中,过南三十里,复出而合涧水。又县东北二十五里有下冶泉,出西山石崖下,经下冶村,亦流合涧水入汾。洪武七年,引渠至城东溉田。○八十里川,在县东百六十里,源出长子县发鸠山,西南流入境,合于沁水。其川长八十里,因名。

○东池堡县南三十里,周一里,北面临崖。《志》云:隋大业初,县尝移治于此。○赤壁,在县西一里,亦曰赤壁城,亦壁水经其下。《志》云:晋大兴初,刘曜自长安讨靳准军,至赤壁,即此。恐误。

曲沃县在府南百二十里。东至翼城县五十五里,西至绛州五十六里,南至绛县六十里,西南至闻喜县九十五里。晋新田之地。汉为河东郡绛县地。后汉为绛邑县。晋属平阳郡。后魏太和十一年,改置曲沃县,属正平郡。周明帝移治乐昌城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属绛州。唐、宋因之。明洪武二年,改今属。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六十八里。

○绛城县西南二里。一名新田城。《左传》:成六年,晋人谋去故绛,徙居新田。是也。汉于南境置绛县,此仍谓之绛城,俗又讹为王官城。后魏为曲沃县地。《志》云:魏初置县于绛山北,后周移治乐昌堡,在今县南七里,亦曰乐昌城。隋又移治绛邑故城北,即今县也。○桐乡城,在县西南四十五里,接闻喜县界。汉武元鼎六年,将幸缑氏,至左邑桐乡,闻南越破,因置闻喜县。或曰:桐乡城在今闻喜县西南八里。《一统志》:今闻喜县即故桐乡城,皆误也。

陉庭城在县东,与翼城县接界。《左传》:桓二年,翼哀侯侵陉庭之田,陉庭南鄙启曲沃伐翼。三年,曲沃武公伐翼,次于陉庭,逐翼侯于汾、隰,获之。杜预曰:汾隰,汾水之边也,亦谓之荧庭。襄二十三年,齐侯伐晋,取朝歌,为二队,入孟门,登太行,张武军于荧庭,即陉庭矣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哀侯八年,侵陉庭,陉庭与曲沃武公谋。九年,伐晋于汾旁。贾逵曰:陉庭,翼南鄙之邑,亦谓之陉城。又《韩世家》:桓惠王九年,秦拔我陉城汾旁。张氏曰:陉城在汾水旁。似误。盖谓自陉城以至汾水旁地。

○乔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。山高五里,长二十余里,接襄陵县界,形势陡峻。其西麓有梦感泉,齐主高纬围平阳,恐周师猝至,于城南穿堑,自乔山属于汾水。纬大出兵,陈于堑北。即此。○紫金山,在县南十三里,产铜。山半有泉,下注悬崖,冬则凝而成冰,一名冰岩。山下又有龙底泉,《开山图》谓之绛山。

蒙坑在县东北五十里,西与乔山相接。晋元兴初,魏主围柴壁,安同曰:汾东有蒙坑,东西三百余里,蹊径不通。姚兴来,必从汾西直临柴壁。如此,便声势相接,不如为浮梁渡汾西,筑围以拒之,虏无所施其智力矣。从之,大败后秦主兴于蒙坑之南。五代梁开平三年,晋将周德威将兵出阴地关,攻晋州,梁将杨师厚自绛州驰救,周德威以骑兵扼蒙坑之险,师厚击破之,德威乃解围去。周广顺元年,北汉主引契丹兵围晋州,周将王峻自绛州驰救。晋州南有蒙坑,最险要,峻忧北汉兵据之,闻前锋已渡,喜曰:吾事济矣。北汉主闻峻至蒙坑,遁去。今乔山以北,自西而东,山蹊斜结,即蒙坑矣。

○汾水在县西三十五里。自太平县南流经县界,折而西入绛州境。

浍水在县南五里。《志》云:浍河源有二,一出翼城县之乌岭山,西流入县境。一出绛县东北大交镇东,亦西北流入县境,又西入绛州界,注于汾水。《左传》:成六年,晋人谋迁新田,谓有汾、浍以流其恶者也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懿侯九年,魏败我浍。或谓之少水。《左传》:襄二十三年,齐侯伐晋,戍郫邵,封少水。盖封尸为京观于浍水之旁也。郫邵,见垣曲县。

济溪在县南七里。源出紫金山麓,澄澈细流,民引以溉园圃,北入浍河。又有合水,在县北二十五里,出两崖间,合而成流,因名,西流入汾县南。又有金沟水,居民亦引流溉田,流入浍河。又新绛渠,在县东北三十五里。唐永徽元年,县令崔翳引古堆水溉田,凡百余顷,今堙。○龙泉,在县东北三十五里,一名温泉,亦有灌溉之利。

○祁宫在县西南四十九里。《春秋》:昭八年,叔弓如晋,贺祁也。又晋作祁宫,而诸侯叛。杜预曰:宫在绛西四十里,临汾水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西径祁宫北,有故梁截汾水中,凡三十柱,柱径五尺,裁与水平,晋平公之故梁也。其宫背汾面浍,西则两川之交会也。《竹书》:晋出公五年,浍绝于梁。即是处矣。

蒙城驿县西南四十里。又侯马驿,在县西南三十里。俱洪武八年建置。

翼城县府东南百三十里。东至泽州沁水县百里,西南至绛州曲沃县七十里,西至太平县百五十五里,北至浮山县七十五里。春秋时,晋之绛邑,后更曰翼。汉为绛县地,属河东郡。后魏太和十二年,置北绛县。孝昌三年,兼置北绛郡治焉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县属绛州。十八年,改曰翼城县。义宁初,于县置翼城郡。唐武德元年,改为浍州。二年,又为北浍州。四年州废,仍属绛州。天二年,改曰浍川县。五代因之。宋复曰翼城。金兴定四年,升为翼州,寻又升为翼安军。元复曰翼城县,属绛州。明洪武二年,改今属。今城周八里,编户八十四里。

○故翼城在县东南十五里。晋故绛也,城方二里。《春秋》:隐五年,曲沃庄伯以郑人、邢人伐翼。《诗谱》曰:穆侯迁都于绛,曾孙孝侯改绛为翼。庄二十六年,献公使士城绛,以深其宫,自曲沃徙都之。即此。或以为唐城,误也。后魏北绛县置于此。隋、唐为翼城县治。五代唐徙治于王逢寨,即今县云。又荧庭城,在县东南七十五里,即春秋晋之陉庭也。今详见曲沃县。

皮牢城在县东北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惠王十年,伐赵取皮牢。又《秦纪》:昭王四十八年,王攻皮牢,拔之。今为牢寨村。《括地志》:浍水侧有皮牢城。是也。又有息城,《志》云:在县西三张村,春秋时,郑太子奔晋居此,亦曰寿城。

小乡城在县西南,后魏末置小乡县,属南绛郡。隋初县属绛州,又改为汾东县。大业初省,义宁初复置,属翼城郡。唐初属浍川,寻属绛州。武德九年,省入翼城县。

○浍高山在县南十五里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武侯九年,翟败我于浍。又惠王九年,我败韩师、赵师于浍。《括地志》云:浍高山也,在翼城县。《纪胜》:山形如鸟翼,一名翱翔山,产铜及铁,唐置钱坊二所于此。又有岩洞泉壑之胜。○羊角山,在县东北三十里,即浮山县之龙角山也。又县西北十五里有覆釜山,俗呼小绵山,上有介子推庙。

乌岭山在县东三十五里。又东北至泽州沁水县四十里,山南北有长岭,岭之东西通道,有二岭相对,曰东乌、西乌。唐会昌三年,晋绛行营帅石雄讨刘稹于泽、潞,引兵逾乌岭,破五寨,时刘稹亦遣将安全庆守之。李德裕曰:乌岭距上党百五十里。谓此山也。亦曰黑山。浍水出焉。

○浍水在县南。出东乌岭,旁引溉田,西流经城南,而入曲沃县界。《水经注》:浍水导源黑水谷,经翼城北,盖谓故城也。又女家水,在县东南。《水经注》:翼城东有女家水,出家谷中。《竹书纪年》:庄伯以曲沃叛伐翼,公子万救翼,荀叔轸追之,至于家谷者也。其水西北流入于浍。

马泊泉在县北二十五里。其北有卧马山,泉出山下,因名。又有沙泉,在县东南十二里,二泉皆有灌溉之利,居民赖之云。

○龙化镇在县东四十里。《志》云:镇南连绛县,北接浮山,为商旅辏集之所云。

汾西县在府西北百八十里。南至霍州五十里,西南至蒲县百二十里,西至隰州百六十里,北至霍州灵石县九十里。汉河东郡彘县地。后汉改彘县为永安县。西魏尝置临汾县,兼置汾西郡治焉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县属晋州。十八年,改曰汾西,属吕州。大业二年,属临汾郡。义宁初,属霍山郡。唐武德元年,属吕州。贞观十七年,改属晋州。宋因之。今城周四里,编户十五里。

○新城废县在县西北。后周置,属于汾西郡。隋开皇中,省入汾西县。义宁初,复置。唐初属于北温州。贞观初州废,县仍省入汾西。《一统志》:新城东南三十里有故温泉城。

○青山在县西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:山南入赵城,西北至温泉县,长一百六十里。唐天宝六载,敕改为汾西山,亦姑射之连阜也,产铁。温泉废县,今见隰州。又有商山,在县东南六十里。

○汾水县东三十五里。自灵石县流入境,又东南入霍州界。

小潺涧县东北五里。其源曰白龙泉。又县东十五里有轰轰涧,涧东南有潭,深不可测。涧中又有穴,龙嘘气出入,其声如雷,因名,并东流注于汾水。又有泊池,在城东隅。元天历中,开凿其水,冬夏不涸,亦流入于汾。

○申村堡《旧唐书》:隋末汾西县陷于贼。武德初,权于今城南五十里申村堡置县。贞观十六年,移于今所。《郡志》云:唐开元后县尝徙治厚义村,宋复归旧治。村亦在今县南。

蒲县在府西百四十里。西北至隰州九十五里,西南至吉州百五十里,南至乡宁县百七十里。汉河东郡蒲子县地。后魏侨置石城县。后周大象元年,置蒲子县,属定阳郡。隋开皇五年,属隰州。大业二年,改为蒲县。唐武德二年,置昌州于此。贞观初州废,县仍属隰州。宋仍旧。元初废入隰川县,寻复故。明洪武二年,改今属。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九里。

○蒲县城在今县西南二里。隋大业初县治此。《志》云:县东北有故箕城,隋开皇初蒲县治也。大业二年,移于新城。唐武德初,复移于城东,即今治矣。天复二年,河东将李嗣昭攻慈、隰,下之,屯于蒲县。汴军营于蒲南,别将氏叔琮分军断河东兵归路,而攻其垒,破之。即此。

石城废县在县西六十里。后魏主焘置定阳县,属五城郡。太和二十一年,改曰石城,后周兼置石城郡。周末郡废,又并县入蒲县。宋白曰:后周大象初,于废石城置蒲子县,隋移今治云。○昌原废县,在县西,唐武德初,置昌原县,属昌州。贞观初,废入蒲县。

○翠屏山在县治西南一里。山势耸秀,岩下有涌泉。又县南一里有峨眉山。县东五里有东神山。○孤山,在县北三十里,一名黑儿岭,相传昔有刘黑儿居此岭。沿五鹿山下,至县东北界,长五十里。

○第一河在县城西。源出赵城县之七佛峡,流经此,又西至大宁县界,入于大河,以山溪众水所宗,因名。

○张村岔在县东六十里。向设巡司戍所。

附见:

平阳卫在府治东。永乐元年建,辖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千户。

蒲州府西南四百五十里。南至河南陕州二百三十五里,西南至陕西华州百五十里,西至陕西同州八十里。

古蒲坂,舜都也。春秋时属魏。晋献公灭魏,以封大夫毕万,后遂为魏地服虔曰:魏在晋之蒲坂。秦属河东郡,两汉、魏、晋皆因之。后魏为河东郡治,兼置雍州。东魏初,改置秦州魏收《志》:神初,置雍州。延和初,改秦州。太和中,州废。天平初,复置秦州。西魏因之。后周明帝改曰蒲州建德末,于蒲州置营,河东郡皆如故。隋初郡废,仍曰蒲州。大业三年,仍改为河东郡。唐武德元年,郡废,复曰蒲州武德二年,置总管府。九年,改为都督府,旋罢。开元八年,置中都,升州为河中府,旋罢,仍曰蒲州。天宝元年,曰河东郡。乾元元年,复曰蒲州。三年,仍置河中府《唐书》:乾元二年,兼置耀德军于河中城内,广德二年废。上元初,又为中都寻复改河中府为蒲州。元和三年,复曰河中府。又至德二载,置河中节度,治蒲州,兼领晋、绛、慈、隰、同、虢诸州,其后数有分合改易。光启初,赐军号曰护国。今详见州域形势。五代时,仍曰河中府。宋因之亦曰河东郡护国军节度。金曰蒲州。天德初,复曰河中府《金志》:大定五年,置陕西元帅府于此。元仍旧。明洪武二年,复曰蒲州,以州治河东县省入编户八十七里,领县五。今仍曰蒲州。

州控据关河,山川要会。春秋时,为秦、晋争衡之地。战国时,魏不能保河东,三晋遂折而入于秦。汉以三河并属司隶,为畿辅重地,自古天下有事,争雄于河山之会者,未有不以河东为噤喉者也。曹操曰:河东,天下之要会。晋永兴以后,刘渊据平阳,而蒲坂尚为晋守,关中得以息肩。及永嘉末,赵染以蒲坂降刘聪,而关中从此多故矣。晋亡关中,由于失蒲坂也。刘曜据关中,以蒲坂为重镇。其后苻、姚之徒,皆以重兵戍守。赫连氏因之。拓跋魏争关中,先夺其蒲坂,及赫连定复据长安,又急戍蒲坂以厄之,而夏不复振矣。孝昌末,杨侃曰:河东治在蒲坂,西逼河漘,其封疆多在郡东。是也。西魏大统三年,蒲坂来附,宇文泰遂进军蒲坂,略定汾、绛汾谓今吉州。及东魏来争,未尝不藉蒲坂以挫其锋。唐安史之乱,郭子仪以河东居两京间,扼贼冲要,乃自洛交今陕西州渡河,趋河东,袭据其城时贼将崔乾守河中,子仪自洛交渡河,河东司户韩翻城应子仪,乾遁去。大历初,元载议建中都曰:河中之地,黄河北来,太华南倚,有羊肠、底柱之险,浊河、孟门之限,以轘辕为襟带谓洛阳也,与关中为表里,建都于此,可以总水陆之形势,壮关河之气色。光和四年,朱全忠欲先取河中,以制河东,召诸将谓曰:我今断长蛇之腰,诸将为我以一绳缚之。盖有河中,则河东不能与长安相联络也。既而全忠遣军自水渡河,出含山路见闻喜县,袭取晋、绛,以兵守之,扼河东援兵之路,克用不能进,河中遂陷。胡氏曰:由太原西南至汾州二百六十里,又南至晋州三百五十里,又南至绛州百二十五里。自绛州西南至河中,三百六十五里。援兵纵由捷径得进,而晋、绛扼其冲,遮前险,守后要,进不得援河中,退不得归太原矣。金人谋取关中,完颜讹可曰:河中背负关陕,南阻大河,此战守要资也。蒙古之取关中也,石天应曰:河中自古用武之地,北连汾、晋,西渡同、华,起漕运以通馈饷,则关中可克期而定。明初平关、陕,亦自河中济河。河中为襟要之地,振古如兹也。

○河东废县今州治。秦蒲坂县地,属河东郡。两汉以后因之。后魏移郡治于此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属蒲州。十六年,析置河东县。大业初,为河东郡治。唐武德初,蒲州治桑泉县。三年,还治河东。自是常为州郡治。五代汉乾初,河中帅李守贞与长安叛将赵思绾、凤翔叛帅王景崇相连络,郭威督诸军击守贞于河中。诸将欲急攻城,威曰:河中城临大河,楼堞完固,未易轻也。不若且筑长围守之,使飞走路绝,我坐食转输,彼城中无食,公私困竭,父子且不相保,况乌合之众乎?遂跨长壕,筑连城,列队伍而围之。又循河设大铺,连延数十里,更番步卒守之。遣水军舣舟于岸,寇有潜往来者辄擒之。守贞于是大困,遂克之。即今城也。明初,省县入州。今城周八里有奇。

蒲坂城州东南五里。春秋时,秦、晋战于河曲。杜预曰:即蒲坂矣。战国时为魏地。《史记》:秦昭襄四年,取魏蒲坂。五年,魏朝临晋,复与魏蒲坂。十七年,秦以垣易蒲坂皮氏。汉曰蒲反县。应劭曰:故曰蒲,秦始皇东巡见长坂,故加反云。反与坂同也。后汉曰蒲坂县。建武十八年,上幸蒲坂,祠后土。晋永嘉五年,时南阳王模镇关中,使牙门赵染戍蒲坂,染叛降于刘聪,聪遣染与刘曜等攻模于长安。建兴初,刘聪遣刘曜屯蒲坂,以窥关中。咸和三年,石勒将石虎攻蒲坂,刘曜自将驰救,虎引却。八年,后赵石生起兵长安讨石虎,使其将郭权为前锋出潼关,自将大军军蒲坂。姚秦时置并、冀二州于此。义熙十二年,姚懿以蒲坂叛,秦主泓遣姚绍击平之。十三年,刘裕伐秦,檀道济渡河攻秦并州刺史户昭于蒲坂,泓使姚驴救之,蒲坂降于裕。十四年,置并州镇焉,明年没于赫连夏。后魏主焘始光三年,遣将奚斤袭夏蒲坂,取之,斤遂西入长安,自是为河东郡治。神初,夏主定复取长安,魏主命安颉军蒲坂以拒之。太和二十一年,自龙门至蒲坂祀虞舜,遂至长安。永熙三年,宇文泰讨侯莫、陈悦于秦州,高欢遣将韩轨据蒲坂以救之,不克。既而高欢自晋阳举兵向洛,宇文泰遣别将赵贵自蒲坂趣并州。西魏大统三年,宇文泰取蒲坂。八年,高欢围玉壁,宇文泰出军蒲坂。十六年,高洋篡位,泰大举伐之,自弘农济河而北,会大雨,乃自蒲坂还。后周仍为河东郡治。隋开皇初,为蒲州治,寻析置河东县。大业初,以蒲坂并入焉。《志》云:今州城外东南隅有虞都故城,与州城相连,周九里有奇。其相近有虞坂云。

永乐城在州东南百二十里。本蒲坂县地。后周置永乐县,为永乐郡治,寻省郡,后又省县入芮州。唐初,复置永乐县,属芮州,寻改属乾州。贞观八年,改属蒲州,寻还属虢州。神龙初,复属蒲州。宋因之。金废为永乐镇,属河东县。王应麟曰:毕万始封魏,即河中之永乐云。今有永乐渡,在大河北岸,路通河南乡县。洪武四年,置巡司,属潼关卫。

涑水城在州东北二十六里。《左传》成十三年,晋侯使吕相绝秦,所谓伐我涑水者。又羁马城,在州南三十六里。《左传》:文十二年,秦伐晋,取羁马。亦吕相所云剪我羁马者也。《史记》:晋灵公六年,秦康公伐晋,取羁马,晋侯怒,使赵盾、赵穿、缺击秦,战于河曲。是矣。今谓之涉丘。

中潬城在蒲津河中渚上。隋置,以守固河桥。桥西岸又有蒲津城。隋末,李渊自河东济河,靳孝谟以蒲津、中潬二城降。又西关城,或曰即蒲津城也。五代汉乾初,李守贞以河中叛,郭威等讨之,白文珂克其西关城,别将常思栅于城南,威栅于城西。是也。余详见重险蒲津。

○中条山在州东南十五里,其山中狭,而延袤甚远,因名。亦曰薄山,亦名雷首山。《春秋》宣二年,赵宣子田于首山,即此山也。山之北有数峰攒立,拱揖州城,中高旁下,俗因名为笔架山。《志》云:笔架山在县南十五里。又南五里为八盘山。又十里为麻谷山,下有虞原,相传段干木隐此。余详名山雷首。

首阳山在州东南三十里,与中条连麓,山有夷齐墓。《诗》:采苓采苓,首阳之巅。是也。或以此为雷首山。《十三州志》:首阳一名独头山,山有雷泽,即舜所渔处,其水南流入黄河。《开山图》:首阳与太华本一山,当黄河中流,巨灵劈开为两山,手足之迹犹存,盖传讹矣。或又谓之方山。

历山在州东南百里。相传即舜所耕处。上有历观,汉成帝元延二年,幸河东,祠后土,因游龙门,登历观。是也。《郡国志》:河东有三辂山,北曰大辂,西曰小辂,东曰荀辂,三山各距城三十里,舜耕历山,谓此地云。又九峰山,在州东南百二十里,有九峰叙列,形势秀拔。

风陵堆在州南五十五里,相传风后冢也。亦曰封陵。《史记》:魏襄王十六年,秦拔我蒲坂、阳晋、封陵。二十年,秦复与我河外及封陵以和。亦谓之封谷。《正义》:封陵在蒲阪河曲中。《索隐》云:《纪年》作封谷。《水经注》:函谷关直北隔河有层阜,巍然独秀,孤峙河阳,世谓之风陵。戴延之所谓风堆也。《括地志》:风陵在蒲坂、西南河曲之中。杜佑曰:风陵堆与潼关相对,亦曰风陵山,一名风陵津。曹操征韩遂,自潼关北渡,即其处也。后魏永熙末,魏主西入关,高欢克潼关而守之,使别将厍狄温守封陵。又大统三年,高欢遣窦泰攻潼关,宇文泰潜军袭之,自风陵渡至潼关,窦泰败死。○峨眉原,在州东五里,自西而东,绵亘逶迤,跨临晋猗氏之境。

○黄河在州西门外。自荣河、临晋县流入境,经雷首山西,折而东入芮城县界。杜预曰:黄河经蒲坂南,所谓河曲也。秦穆公五年,与晋战于河曲。吕相绝秦,所谓入我河曲者也。宇文周保定初,凿河渠于蒲州,盖导河入渠,以资灌溉。《志》云:州城北有溥惠渠,又有永济渠,筑堰障之,谓之土龙堰。又有古护堰,在州北一里,古北滩之西,东趋滩角,西抵河岸,长四百余步,用石筑垒,以防黄河涨决,侵啮州城也。其相近者,又有连城、横渠等堰,各长数十丈,以障御大河。

涑水在州东十里,有孟盟桥。其上流即绛水也。自绛县历闻喜、夏县、安邑、猗氏,至临晋县界,合姚暹渠而西出,流经此。又西南注于大河,俗名扬安涧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经雷首山北,与蒲坂分山。是也。○沩水,在州南百里。《志》云:历山下有二泉,名沩、,东西相距二里,南流为妫,北流为,异源同归,西注于河,即尧降二女处。又有舜井,在州治东南二里,城中井脉皆咸,此水独甘。有二井,南北相通,可束炬入,俗以为即《史记》所云穿孔旁出者。宋祥符四年,车驾临观,赐名广孝泉。

谷口泉在州东南十五里。即中条山之水谷口,有泉出焉。又有苍龙谷泉,俱流入于大河。又有泓龙潭,在州东三十里中条山,北流五里,入临晋县之姚暹渠。《志》云: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有玉洞泉,旁又有寒谷泉,俱发源中条山阳,引流溉田,注于大河。

○蒲津关在州西门外,黄河西岸。今名大庆关,山陕间之喉吭也。亦曰蒲津渡。详见前重险蒲津。

风陵关在州南六十里,路通潼关。唐圣历初,于风陵堆南津口置关,以讥行旅。《宋志》:蒲州河西县有蒲津关,河东县南有风陵关。是也。亦曰风陵津,亦曰风陵渡。洪武八年,置巡司于此,属潼关卫。

合河故镇在州南五十里潭郭村。亦为合河铺。

陶邑乡在州北三十里。《水经注》:蒲坂西北有陶城,舜陶于河滨,即此。《唐志》:河中有陶城府,盖府兵所屯也。贞元二年,马燧讨李怀光于河中,军宝鼎,败怀光兵于陶城。今曰陶邑乡。《志》云:州有陶城,又有雷泽,即舜所渔处,在首阳山下,南流入于河。○武壁,亦在州北。《志》云:自蒲州至荣河、河津、黄河岸侧,凡八寨,曰汾阴、胡壁、赵村、薛戌、薛堡、连柏、西仓、禹门,俱元至正末筑。以薛堡居中,可制诸营,移中军于此,更名武壁,周围千二百步,南临绝涧,其北一门。今存遗址。

河东驿在城南,旧在城北一里。洪武九年改建。又有河东驿运所,在城东,洪武十一年建置。

临晋县在州东北九十里。东南至解州七十里,南至陕西阳县八十里。春秋时晋桑泉地。汉为解县地。后魏为北解县地,属河东郡。隋开皇十六年,置桑泉县,属蒲州。义宁初,蒲州移治此。唐还旧治,仍属蒲州。天宝十三载,改曰临晋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六十一里。

○解城在县东南十八里,即春秋时晋之解梁城。解,读曰蟹。僖十五年,晋惠公许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,内及解梁城。《战国策》:赧王二十一年,秦败魏师于解。即解梁也。汉置解县,属河东郡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为南解县,西魏时改废。《春秋》杜预注曰:解梁城,在汉解县西。又北解城,在今县西三十里,后魏太和十一年,置北解县,属河东郡,即此。后周废。○桑泉城,在县东北十三里,春秋时,晋故邑也。《左传》:僖二十四年,晋公子重耳济河入桑泉。杜预曰:桑泉城在解县北二十里也。隋因以名县。又有温泉废县,唐武德三年,分桑泉地置,九年废。

郇城在县东北十五里,文王庶子所封郇国。《诗》所谓郇伯劳之是也。后并于晋。僖二十四年,秦送重耳渡河,围令狐,晋人军于庐柳,咎犯与秦、晋大夫盟于郇。成六年:晋人谋居故绛,诸大夫皆曰,必居郇瑕氏者也。服虔曰:郇国在解县东。郦道元曰: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郇城,在猗氏故城西北。杜预曰:解县西北有郇城。《寰宇记》:城在今猗氏县西南四里,似皆误。○瑕城,在县东南,京相曰: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。《春秋》:僖三十年,秦晋围郑,郑烛之武谓秦穆所云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者。又文十二年,秦侵晋,及瑕。十三年,晋使詹嘉处瑕,守桃林之塞。即此。焦,见河南陕州。桃林,见陕西重险潼关。

虞乡城在县南六十里。汉解县地,后魏分置虞乡县。唐武德初,改虞乡为解县,即今之解州。而于解县西五十里别置虞乡,即此城也。贞观二十二年,省入解县。天授二年,复置,属蒲州。天四年,朱全忠围河中,河中降。全忠自洛阳驰至虞乡受其降。盖虞乡西至河中六十里而近也。宋仍为虞乡县。金因之。元省入临晋。明因之。今复置虞乡县。○阳晋城,在县西南。《括地志》:虞乡县西二十五里有阳晋城,一名晋城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襄王十六年,秦拔我阳晋。又西北有高安城。《赵世家》:成侯四年,与秦战于高安。《正义》云:高安在河东也。又智城亦在县西。《括地志》:虞乡西北四十里有智城,智伯所居。

王官城在县南。《城冢记》云:在虞乡南二里。《左传》文三年,秦师涉河焚舟,取王官。成十三年,晋侯使吕相绝秦,所云俘我王官者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西经王官城,城在南原上,人谓之王城。《志》云:王官谷以王官废垒为名。即此城也。○东张城,在县西,《括地志》:虞乡西北四十里有张杨故城,一名东张城。汉二年,曹参攻魏将军孙军于东张,大破之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西南经张杨城东。魏收《志》北解县有张杨城,是也。

○五老山在县西南五十里,与中条山相接。一名灵峰,峰岩洞壑泉涧之属,参差环绕,以数十计,称为名胜。又二嶷山,在县东北三十里,有大嶷、小嶷,南北并列,亦曰三嶷山。

王官谷在县东南七十里。《志》云:山在中条山中,岩洞深邃,泉壑幽胜。旁有天柱、跨鹤诸峰,瀑布、贻溪诸水。山水之胜,甲于河东。唐末司空图隐于此。○峨眉坡,在县北五里,东连猗氏、闻喜县,西抵黄河,即蒲州之峨眉原也。

○大河在县西。自荣河县南流入境,又南入蒲州界。《志》云:县西三十里有吴王渡,在河东岸,与陕西阳渡相对,即韩信渡河袭魏豹处。昔有吴、王二姓居此,因名。上有吴王寨,洪武四年,置巡司戍守于此。

涑水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自安邑、猗氏县西流入县境,又南而姚暹渠流合焉,并流而西入蒲州界。《唐志》:虞乡北十五里有涑水渠,贞观十七年,蒲州刺史薛万彻所开,自闻喜引流入临晋,以溉民田。

姚暹水在县东南。源出夏县巫咸谷,流经安邑县及解州,又西流入县境,南去盐池十里,本名永丰渠。隋大业中,都水监姚暹重开故渠,因曰姚暹渠,南汇于五姓湖。引流而西,出蒲州东十里孟盟桥入大河。遇山水涨溢,有横决溃堤,侵入盐池之患,因为姚暹堰以障之,今附详大川盐池。

五姓湖在县南三十五里。亦曰五姓滩。滩旁为五姓村,湖因以名,即涑水姚暹渠经流所钟之地也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经张杨城东,又西南属于二陂,东陂世谓之晋兴泽,东西二十五里,南北八里。西陂一名张泽,或谓之张杨池,东西二十里,南北四五里,西北去蒲坂十五里,五姓湖当即两陂之余流矣。《寰宇记》:张泽以唐张嘉贞与弟嘉居此而名,谬矣。

瀵泉在县西三十里。泉有五,陕西阳县有四,此有其一,异出同源,故名曰瀵。大如车轮,常时沸涌。郭璞云:瀵泉在河东西,潜流相通,是也。今详见阳县。

○皂荚戍在县南,西魏大统中,高欢围玉壁,宇文泰出军蒲坂,至皂荚,闻欢退,渡汾追之,不及。胡氏曰:皂荚在蒲坂东也。

荣河县在州北百二十里。东北至河津县九十里,西至陕西韩城县三十里,东南至临晋县六十里。古纶地,夏后少康所邑也。战国时为魏汾阴地。汉置汾阴县,属河东郡。后汉及魏、晋因之。晋乱,刘渊省汾阴入蒲坂县,后魏时复置,兼置北乡郡治焉。后周改为汾阴郡。隋初郡废,县属蒲州。义宁元年,复置汾阴郡。唐初改属泰州。贞观十七年,还属蒲州。开元十一年,获宝鼎,因改县曰宝鼎。宋祥符三年,又改为荣河县,又置庆成军。熙宁初军废。金贞三年,升为荣州。元仍曰荣河县。今城周九里,编户三十二里。

○汾阴城县北九里。战国时魏邑也。《史记》:周显王四十年,秦伐魏,取汾阴。汉置汾阴县。高帝六年,封周勃为汾阴侯。《图经》:城北去汾水三里西北隅有丘曰隹丘,上有后土祠。文帝十六年,以辛垣平言周鼎将出汾阴,乃治庙汾阴,南临河,欲祠出周鼎。武帝元朔六年,获宝鼎于汾阴,因改元曰元鼎。四年,始立后土祠于隹丘。宣帝神爵元年,幸汾阴万岁宫。建武初,邓禹自汾阴渡河入夏阳,是也。晋大兴初,刘曜讨靳准于平阳,使其将刘雅屯汾阴,隋迁县于今治。唐开元十年,改曰宝鼎。《唐史》云:十一年,祭后土于汾阴。二十年,行幸北都,还至汾阴祠后土。皆因故名也。宋大中祥符三年,祠汾阴,有荣光溢河之瑞,因改宝鼎县曰荣河。《括地志》云:故汾阴城俗名殷汤城,以城北四十二里有汤陵云。

○隹丘县北十里。亦曰隹上,亦曰魏隹。如淳曰:隹,音谁。隹者,河之东岸特堆崛起,长四五里,广二里,高十余丈,旧时汾阴县亦在隹上。汉置后土祠,即在县西,汾水经隹北而入于河也。汉元狩四年,得大鼎于魏隹后土祠旁,其后数幸河东祠后土。宣帝及元成时,亦数幸祠焉。唐开元十年,幸东都,既而将幸晋阳,因还长安。张说曰:汾阴隹上有汉家后土祠,宜因巡幸修之,为农祈谷。从之。明年祠后土。二十年,复祠焉。碑文有云:隹上祠者,本魏晋癸阝丘之旧,汉家后土之宫,汾水合河,梁山对麓。是也。

○黄河在县城西。自吉州及河津县西南流入县境,又南而汾水流入焉,复南流入临晋县境。《志》云:县北九里后土祠前有汾阴渡,金人设此以通秦雍之路。今废。

汾水在县北十二里。自绛州及河津县流入境,至县西注于河,

八字精批八字合婚流年2024姻缘分析

不知命的人,总是身不由已,升势起运的方法就在你的八字命盘里。

婚前担心婚运不佳,婚后一直家运不旺,八字婚书,既能合婚,亦可调运。

2024甲辰龙年,九火运来临,精准详批运势机遇,助你收获爱情、事业高升、财富暴涨:

你的正缘是谁?何时出现?没有人知道。唯有八字会提示你上等婚缘的出现。

未婚 已婚
大家都爱看
顶踩排行榜

热门测算

姓名配对测终生运八字事业运八字合婚八字算命2022生肖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