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
周易集说 元俞琰撰。四十卷。俞琰先集诸家《易》说,成《大易会要》一百三十卷,后复采其精华,撰《周易集说》四十卷。其书始作于至元甲申(1284年),完成于至大辛亥(1311年)共四次易稿。俞琰初主程颐、朱熹之说,后乃研求经文,浚发新义,自为一家之言。如俞琰尝与孟淳讲坤卦六二爻,云∶“六二既中且正,是以其德直方,唯从乾阳之大,不习坤阴之小,故无不利。”其说与诸儒不同。有元至大庚戌王都本(佳)。《四库易学丛刊》(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)亦收入。
易图通变 元雷思齐撰。五卷。自序云∶“河图之数以八卦成列,相荡相错,参天两地,参伍以变,其数实为四十,而以其十五会通于中。”其所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倚数之图、错综会变等图及河图遗论,大旨以“天一”为坎、“地二”为坤、“天三”为震、“地四”为巽、“天七”为兑、“地六”为乾、“天九”为离、“地八”为艮。以“五十”为虚数。其说与先儒不同,多自出新意。有明抄本,纳兰性德《通誌堂经解》、《四库易学丛刑》(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)亦收入。
易筮通变 元雷思齐撰。三卷。其五篇,一为《卜筮》;二为《立卦》;三为《九六》;四为《衍数》;五为《命蓍》。其说多出新意,不主旧法。收入《四库易学丛刑》(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)。
周易参同契发挥 元俞琰撰。三卷。认为《参同契》论述内丹原理均使用比喻手法。自序云∶“夫是书所述皆寓言也。以天道言,则曰日月,曰寒暑;以地道言,则曰山泽,曰铅汞;以人道言,则曰夫妇,曰男女。岂真有所谓日月、寒暑、山泽、铅汞、夫妇、男女哉。无非譬喻也。”注本内容丰富,引证多种丹经、歌诀,有些今已为佚书。收入《正统道藏》、《四库全书》,并有多种单刻本传世。均为善本,如洪武十三年刻本,还有明代影刻本。为藏书家所珍藏,如惠氏红豆斋藏本,天一阁藏本,铁琴铜剑楼藏本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说∶“是书以一身之水火阴阳,发挥丹道,虽不及彭晓、陈显微、陈致虚三注为道家专门之学,然取材甚博。”注文有俞琰修持体会,如注“金砂入五内”云∶“金砂之升鼎也,穿两肾,导夹脊,过心经,入髓海,冲肺俞,度肝历脾,复还于丹田也。当其升时,滃然如云雾之四塞,飒然如风雨之暴至,恍然如昼梦之初觉,涣然如沉之脱体;精神冥合,如夫妇之交接;骨肉融和,如澡浴之方起。是皆真景象也,非譬喻也。”美国戴维斯与吴鲁强向西方学术界译介《参同契》,所据底本,即是此书。
周易参同契释疑 元俞琰撰。一卷。据各种版本,列举异文,并叙述他选择的理由。间亦阐发原旨,如对《参同契》之三主题(鼎器、药物、火候),即由此提出。云∶“牝牡四卦,盖缴上文乾坤门户,坎离匡郭之句,总言之也。此四卦乃鼎器、药物,后言六十四卦乃火候也。如中篇谓四者浑沌,亦是缴上文乾刚坤柔、坎离冠首之句,后又曰,六十卦用,张布为舆,恰成六十四卦。六十卦。皆为吾丹道之用。此所以为《周易参同契》也。”俞琰所校勘,仅记“某,一作某,又作某”,未能列所举所据各种宋版之具体,损失了大量信息,今宋版《参同契》均佚,甚为可惜。
周易集说 元俞琰撰。四十卷。俞琰先集诸家《易》说,成《大易会要》一百三十卷,后复采其精华,撰《周易集说》四十卷。其书始作于至元甲申(1284年),完成于至大辛亥(1311年)共四次易稿。俞琰初主程颐、朱熹之说,后乃研求经文,浚发新义,自为一家之言。如俞琰尝与孟淳讲坤卦六二爻,云∶“六二既中且正,是以其德直方,唯从乾阳之大,不习坤阴之小,故无不利。”其说与诸儒不同。有元至大庚戌王都本(佳)。《四库易学丛刊》(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)亦收入。
易图通变 元雷思齐撰。五卷。自序云∶“河图之数以八卦成列,相荡相错,参天两地,参伍以变,其数实为四十,而以其十五会通于中。”其所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倚数之图、错综会变等图及河图遗论,大旨以“天一”为坎、“地二”为坤、“天三”为震、“地四”为巽、“天七”为兑、“地六”为乾、“天九”为离、“地八”为艮。以“五十”为虚数。其说与先儒不同,多自出新意。有明抄本,纳兰性德《通誌堂经解》、《四库易学丛刑》(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)亦收入。
易筮通变 元雷思齐撰。三卷。其五篇,一为《卜筮》;二为《立卦》;三为《九六》;四为《衍数》;五为《命蓍》。其说多出新意,不主旧法。收入《四库易学丛刑》(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)。
周易参同契发挥 元俞琰撰。三卷。认为《参同契》论述内丹原理均使用比喻手法。自序云∶“夫是书所述皆寓言也。以天道言,则曰日月,曰寒暑;以地道言,则曰山泽,曰铅汞;以人道言,则曰夫妇,曰男女。岂真有所谓日月、寒暑、山泽、铅汞、夫妇、男女哉。无非譬喻也。”注本内容丰富,引证多种丹经、歌诀,有些今已为佚书。收入《正统道藏》、《四库全书》,并有多种单刻本传世。均为善本,如洪武十三年刻本,还有明代影刻本。为藏书家所珍藏,如惠氏红豆斋藏本,天一阁藏本,铁琴铜剑楼藏本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说∶“是书以一身之水火阴阳,发挥丹道,虽不及彭晓、陈显微、陈致虚三注为道家专门之学,然取材甚博。”注文有俞琰修持体会,如注“金砂入五内”云∶“金砂之升鼎也,穿两肾,导夹脊,过心经,入髓海,冲肺俞,度肝历脾,复还于丹田也。当其升时,滃然如云雾之四塞,飒然如风雨之暴至,恍然如昼梦之初觉,涣然如沉之脱体;精神冥合,如夫妇之交接;骨肉融和,如澡浴之方起。是皆真景象也,非譬喻也。”美国戴维斯与吴鲁强向西方学术界译介《参同契》,所据底本,即是此书。
周易参同契释疑 元俞琰撰。一卷。据各种版本,列举异文,并叙述他选择的理由。间亦阐发原旨,如对《参同契》之三主题(鼎器、药物、火候),即由此提出。云∶“牝牡四卦,盖缴上文乾坤门户,坎离匡郭之句,总言之也。此四卦乃鼎器、药物,后言六十四卦乃火候也。如中篇谓四者浑沌,亦是缴上文乾刚坤柔、坎离冠首之句,后又曰,六十卦用,张布为舆,恰成六十四卦。六十卦。皆为吾丹道之用。此所以为《周易参同契》也。”俞琰所校勘,仅记“某,一作某,又作某”,未能列所举所据各种宋版之具体,损失了大量信息,今宋版《参同契》均佚,甚为可惜。
《易学古籍概要》